APP下载

内地医学院校新疆少数民族学困生学业帮扶机制探析

2020-12-29温晓年陈炳权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学业少数民族

温晓年,陈炳权

(广东医科大学,广东 东莞 52380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认为民族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地区,但长期以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落后,群众看病难、缺医少药的问题突出。要加快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断满足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升少数民族同胞的获得感、幸福感,提高医疗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是解决新疆少数民族人民健康需求的根本之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医学院校是医疗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目前有大量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分布在内地各医学院校,内地医学院校为新疆培养了大量医疗卫生人才。但是,由于受语言、宗教信仰、饮食习惯、基础知识、生源质量、教学方式等的影响,在内地医学院校就读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内地同专业学生相比,普遍存在挂科、补考人数较多以及学困生比例较大的现象。

1 内地医学院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状况

据笔者对华南3所医学院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可知,截至2019年10月,3所医学院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校总人数为349人,占学生总人数的0.75%,其中维吾尔族252名,哈萨克族53名,柯尔克孜族16名,其余28人分布在其他少数民族;大一84名,大二72名,大三76名,大四73名,大五44名;主要分布在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预防医学、法医学等专业。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70份,收回有效问卷258份。从调查结果得知,185人有挂科补考经历,约占总人数的71.7%。有136名学生有两科及以上挂科,占总人数的52.7%。有85名学生重修科目,占总人数的32.9%。221名学生对于学习现专业感到吃力,占总人数的85.7%。从调查数据得知,内地医学院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吃力,挂科补考、重修人数较多,挂科门数较多和学困生比例较大的现象。

2 新疆少数民族学困生学习困难原因分析

2.1 学生汉语水平有限

从上述数据可知,在内地医学院校就读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他们的语系是阿尔泰语系,与汉语语系存在较大差别。他们从小在家庭生活中主要使用的是母语,虽然在上大学前他们都接受了比较系统的汉语教育,但是由于汉语交流的语言氛围不够浓厚,导致很多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水平有限。据调查,大一新生中有65%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语言障碍。进入大学之后,由于文化习俗、宗教信仰、汉语水平等各种因素,他们与汉族学生交流互动较少,汉语语言能力进步不明显。语言是思维的先导,语言能力极大影响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2.2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由于新疆经济发展、基础教育条件与内地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学生的数理化、英语等基础科目成绩与同期的内地学生相比,普遍低于内地学生。以英语为例,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时间较晚,很多学生到初中或者高中才开始接触英语,加上外语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落后,他们外语能力的提高存在客观劣势。另外,生源质量也存在差异,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单独划线、降分录取”高考优惠政策的受惠群体,高考录取分数平均要低于汉族学生150分,这使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学生在大学起步阶段就处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2.3 教师授课方式一刀切

目前高校教师以学生学业平均水平为依据进行备课,没有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差异性。由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与同专业内地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相对更差一些,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消化吸收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另外在教学方式上,个别教师采取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实效性较差,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很多大学生不愿听讲,在课堂上呼呼大睡、玩手机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也起到了消极作用,很多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对专业学习的兴趣,逃课、早退现象较普遍。

2.4 学生学习适应性较差

一是面对内地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气候、语言、宗教、饮食习惯、教学方式等,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内地高校新环境不适应,导致学习适应性也较差。二是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之后,没有及时转变学习方式,不会有效利用学习资源,学习依赖性强。三是新疆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互动交流较少,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来到大学之后,他们与本民族、本地区的学生情感联系更紧密,交往圈子的封闭性极大限制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互助和学习氛围的营造。

2.5 医学院校课程特殊性

课程学习内容多、考试难度大是医学专业学习的特点。医学课程有外科学、生理学、病理学、内科学、生物化学等,这些科目的学习对一些基础较好的内地学生而言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大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本身知识结构不完善、基础知识薄弱,更加大了学习难度,导致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厌学、怠学现象比较突出。

3 构建新疆少数民族学困生学业帮扶机制的重要价值

3.1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高校是培育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加强民族交融的重要平台,大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困难是由于学习适应性差和基础知识薄弱造成的。通过建立学业帮扶机制,构建学习共同体,帮助新疆少数民族学困生解决学习困难问题,提升其学习成就感,拓宽内地师生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融合互动渠道,加强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2 实现新疆民族繁荣和民族团结稳定的需要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精英和未来,是支撑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保障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的重要稳定力量,是实现新疆民族繁荣和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三股势力”渗透严重,在内地高校就读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三股势力”重要的渗透对象。通过构建学业帮扶机制,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有助于维护校院和谐稳定,阻止极端势力渗透;另一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学困生顺利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毕业之后回到家乡为民族繁荣和民族团结贡献力量。

3.3 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应贯穿学生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学风建设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构建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的学业帮扶机制,是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学困生比例较大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业帮扶机制,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学困生的学业水平,对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新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价值。

3.4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育人需要

在内地医学院校就读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虽然占高校总人数比例较小,但是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才培养工作。由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宗教信仰、风俗、饮食习惯、生源质量、语言等方面与汉族学生有较大区别,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新疆少数民族学困生问题更增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的这种新问题、新特点,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通过构建学业帮扶机制,提高内地医学院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三维”核心价值认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4 新疆少数民族学困生学业帮扶机制的构建

通过构建新疆少数民族学困生学业帮扶机制,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爱党爱国的中坚力量,将来成为民族繁荣和民族团结的核心群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1 实施学业预警

一是新生入学预警。在新生入学之时,在进行新生教育时,要把有关课程的考试难度、老生之前经常遇到的学业问题告知新生,打好学习预防针,让新生对学习难度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二是考前预警。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状况要做好摸底排查,对于学困生要提前介入,在考试前系统地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方面让其认识到考试的重要性,认识到补考重修的利害关系,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备考上,思想上高度重视考试,要为考试做好充足准备。三是考后预警。对于期末考试有挂科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要做好对他们学习的督促工作,督促其尽最大努力复习,减少重修人数。

4.2 组织公共课程辅导

公共课程是大学最基础、最重要的科目,对大学专业课的学习起到很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由于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主要表现在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等公共课程。公共课程的辅导组织和实施起来比较方便,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帮助较大,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可以组织任课教师对学习这些科目吃力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课后辅导。一是建立公共课程辅导运行机制,要广泛征求广大教师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意见,建立科学系统、操作性强的公共课程辅导运行机制,切实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学困生的学业水平。二是建立辅导教师的激励机制,把辅导教师的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或采取其他方式给予辅导教师补贴,激发教师对辅导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对辅导效果的跟踪机制,采取师生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辅导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完善公共课程辅导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辅导效果。

4.3 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

可以建立以学习标兵、奖学金获得者等学习先进分子组成的学习帮扶团队,为新疆少数民族学困生开展“一对一”个体辅导。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带头作用,又可以促进不同民族学生良性互动,增加少数民族学生与内地学生的互相了解,加强思想和文化的碰撞,促进民族融合;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学困生学业上的难点和困惑,帮助他们提升学业成绩。

4.4 制订科学的学业评价标准

由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是减分录取的受惠群体,而他们入学之后,考试评价体系与同期的内地学生是一样的,因此制订合理科学的学业评价标准关系到大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因此,可以适当降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及格线,以减少新疆少数民族学困生毕业难、大面积挂科补考的现象。

4.5 树立先进典型

要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中开展“学习之星”等一些比较好的促学风活动,把一些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学习成绩提升较快或学习成绩优秀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挖掘出来,将他们树立为典型,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先进典型的带动,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培育积极向上、人人爱学习的浓厚学习氛围。

新疆少数民族学困生帮扶机制的构建需要学校、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全程、全方位参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未来的精英和栋梁,必须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才培养工作,采取多种措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新疆地区的医疗事业发展和民族团结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学业少数民族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基于数据挖掘的学业预警模型构建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