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习护生发生护理差错后的真实感受质性研究

2020-12-29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质性护士长差错

姜 颖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据相关文献报道,护生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2.4%~25.7%[1-4]。实习护生发生护理差错损害患者利益,直接影响护生临床实践,从长远来看,会影响护生职业认同感与未来职业发展,也是导致医院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与临床护士发生护理差错不同,实习护生发生护理差错后的心理感受会受到带教教师处理方式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实习护生发生护理差错后的真实感受进行非结构式深度访谈,为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教育管理实习护生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立意取样法,选择我院在临床实习的护生,纳入标准:在实习期间发生过护理差错;有正常的语言表达能力;自愿参与本研究。符合标准者6名,均为女生,年龄17~22岁,平均18.8岁。实习早期2名,实习中期1名,实习晚期3名。学历:大专2名,中专4名。护理差错类型:雾化用药错误1名,发错口服药1名,输错液体1名,抽血后处理不当1名,去除透明敷贴致皮损1名,液体跌落并污染1名。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通过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了解并记录护生发生护理差错时的真实感受,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出要素,并探讨各要素之间及各要素与周围情景之间的关系[5]。

1.2.2 研究场所 双方约定会谈时间和地点,时间选取为护生发生护理差错后两周内,地点为安静的单独房间。

1.2.3 资料收集与分析 访谈前再次说明研究目的,确认研究者自愿参与,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拟定访谈提纲和记录表,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同时仔细观察并如实记录研究对象的情感和表情变化,访谈至受访者认为无新的资料提供为止,访谈时间约1小时。访谈提纲为:发生护理差错时的具体情况;带教教师或护士长的处理方法及看法;差错发生原因的总结和反思。整个过程采用开放式提问,不进行任何的诱导提问,对不清楚的地方进行核实。访谈结束后,以编号代替护生真实姓名,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6]:(1)将录音和观察材料记录下来,整理成文本,反复阅读;(2)找出有意义的部分,进行反思、分析;(3)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4)观点汇集并分类;(5)写出详细的描述;(6)辨别相似的观点;(7)返回访谈对象、相关带教教师进行沟通核实。

2 结果

2.1 主题一:实习护生发生护理差错后的心理变化

2.1.1 紧张与恐惧 实习护生在发生护理差错后大多会异常紧张,惊慌失措。护生C说:“当时发现液体瓶重重地砸在患者伤口上时,我很慌张,捡起液体瓶忘消毒就将输液器针头插进去了,慌乱中又出错。”护生E说:“家属发现发错药时,我很害怕,很恐惧,也不记得具体发的什么药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去找带教教师。”护生F说:“当时刚发现输错液体时我异常紧张,手抖着赶紧关了液体,看了药物名称,去找带教教师。幸好液体是一样的,如果液体不同,会给患者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不禁有些后怕。”

2.1.2 自责与后悔 实习护生对自己的过失很自责,感到无比后悔。护生B说:“后悔自己没有核对完全,只核对了床号。”护生A说:“我觉得我的错比较大,自己犯错了也没上报带教教师,后来不知是哪个班的护士发现了,那位患者成了科室关注的对象,我的带教教师每天给患者处理破损的皮肤。”

2.1.3 退缩 护生A说:“当时感觉天塌下来了,又不敢告诉带教教师,又怕带教教师会受到惩罚。”护生C说:“我担心患者的伤口,当时道了歉后,就再也不敢进那个病房去直面患者和其家属。”

2.2 主题二:实习护生对带教教师或护士长处理方式的看法

2.2.1 感激 大多数实习护生面对带教教师或护士长的批评都是接受的,带教教师并没有将护理差错告知护士长,常常让护生十分感激。护生B说:“护士长和带教教师并没有责怪我,而是细心教导我以后一定要核对清楚。”护生C说:“带教教师看出我的焦虑不安后,陪同我一起去看了患者多次,下班前还特意叮嘱我,患者没问题,你下班吧,不要再想这件事了,我很感谢我遇到这么善解人意的带教教师。”护生D说:“当患者查出来电解质紊乱,带教教师猜到是我抽错血,给我打了很多电话,我开静音都没有接到,最后带教教师被罚了钱,补班两天,但她并没有责怪我,我只被护士长责备了两句。”护生E说:“当得知患者和家属找医院麻烦,医院为此赔了两万元,我非常感谢护士长和院长对我的保护,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让我出面去应对这些事情。”

2.2.2 无助 面对医院和学校的处理,护生常处于被动地位,此时带教教师的不保护态度会给护生带来较大负面影响。护生C说:“带教教师立即推开了我,去给患者查看伤口,给患者和家属解释,被推开的那一刻,我感觉我是个犯错并被罚的孩子,很想哭。”护生F说:“我觉得质控教师有点小题大做,输错液体是我的错,好在两个患者的液体是一样的,并没有给患者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我也从中吸取了教训,科室处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上报护理部和学院教师,我感觉没有人能够理解我。”

2.3 主题三:实习护生发生护理差错后的总结与反思

2.3.1 吸取教训 6名护生均对自己犯的护理差错进行了反思,并从中吸取了教训,其中4名护生没有做好“三查八对”,以后要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护生F说:“以前在学校觉得查对有些麻烦,尤其是操作中,经常忘记,现在觉得真的很重要,可以避免错误或及时发现错误。”还有两名护生认为自己以后要多加小心,提高防范意识。护生C说:“我虽然不是故意的,是手滑导致的意外,但是以后我会更加小心注意。”

2.3.2 无法完全避免 5名护生认为这些错误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但也有护生认为人会犯错,只能尽力去避免。护生C说:“我不是故意的,以后我可以更加小心一些,但是也有可能出现其他的意外,我无法保证以后不犯任何错误。”

3 讨论

3.1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进行系统分析

质性研究对人的感知和世界观高度敏感,从而可精心阐述他们的真实体验。现象学是目前我国护理领域最常用的质性研究方法,研究范围涉及护理教育、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等,其目的在于探讨研究现象内在的、不变的意义[7],让受访者自由表达与本研究有关的思想、感受、体验、情感和忧虑,关注实习护生发生护理差错后的感受、态度以及差错得到处理后护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对其可能产生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分析学生发生护理差错的原因,最大限度减少护理差错对患者的伤害以及对学生持久而消极的影响,更能体现护理的人文关怀本质。但在了解护理差错发生的根源,分析造成护理差错的复杂因素和交互作用时,简单质性分析是不够的,必须使用定量技术,系统地分析数据。因此,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相结合进行系统分析才能达到最佳的研究目的。

3.2 鼓励非惩罚性护理差错处理办法

与临床护士犯错不同,实习护生害怕受到医院和学院的惩罚,怕影响实习和毕业,发生护理差错会选择隐瞒不报,但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去应对护理差错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积极构建与临床护士不同的实习护生护理差错上报制度与途径,使护生自愿上报护理差错事件,让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能够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消除现存或潜在的患者安全隐患,确保患者安全。

3.3 重视护生的职业持续发展

实习护生初入临床,对环境不熟、知识不扎实、技能不熟练、经验不足等原因容易造成护理差错,带教教师和医院管理者对护生的处理态度直接影响到护生的学业生涯甚至职业生涯,将对护生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在本研究中,护生对带教教师的处理态度前后发生着巨大变化,犯错初期带教教师第一时间安慰患者和家属,让护生感到无助,后期带教教师的关心又让护生心存感激。因为护生在犯错后极其敏感和脆弱,需要得到支持和关怀,带教教师和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护生心理留下痕迹。

总之,护理的本质是人文关怀,护生犯错应以预防为主,同时注意事后处理态度和方式,在避免给患者带来伤害的同时,也要让未来的护士感到温暖。

猜你喜欢

质性护士长差错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护士工作安全感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积分制管理对提高护士长执行力的实践
女性自杀未遂患者自杀动机的质性研究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等 你
一张字条:“我不抢救”
基于组织行为学对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必要性分析
新任跨科护士长如何应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