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差异教学研究

2020-12-28魏建文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差异教学教学设计初中数学

魏建文

【摘  要】伴随我国政治与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教育部门也在不断创新我们的教育观念与手段。近些年,我国在教育事业中展开了一系列关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活动,目的是加强人才之间的竞争力。所以,在目前的教学中出现了差异性教学方法,主要宗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差异教学;方法讨论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2-0012-02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politics and economy, the education sector is constantly innovating our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methods. In recent years, my country has launched a series of activities on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education industry, with the purpose of strengthen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alents. Therefore,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have appeared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design; Differential teaching; Discussion of methods

一、初中数学运用差异性教学的重要性

因为中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正处于发展期,处在一个可塑阶段,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方式不同。在初中时期,每个学生的差异性达到了最高峰,而且初中生的差异性跟自己的考试成绩密切相关。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如果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强化,就无法高效完成此门学科的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差异性了解和观察,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必要时进行心理档案管理,培养学生在课堂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课堂中能够积极活跃起来,增强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主性,也能加强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

二、初中数学运用差异性教学法的不利因素

采用“教师说什么,学生听什么”的传统教育方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占主导地位,学生则是被动跟随教师学习,主要以教师的意识为主,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地位。在初中教学阶段,教师和家长的主要想法就是“学生(孩子)考上好的高中,在考试中得高分”,因此在初中这个学习阶段,学生不仅要承受来自教师方面的压力,还要承受家长带来的压力和希望,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

三、初中数学运用差异性教学法的要点

(一)探究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分类制订计划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阶段中,教师应该分类型地制订计划,以保障在实际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满足学生学習的需求,也能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保证课堂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制订教学计划时,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慧,开启思维研究的大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还用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方法,比如对个体存在差异性的学生,应该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让全班学生进行高效和针对性的分组,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对问题进行探讨和解决,最终实现让全班同学综合发展的目标。

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就在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够实现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对于发现或得不出结论的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与教师共同探讨,通过教师的专业性以及科学的指导和启发,学生能熟悉独自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分类。由于数学的教学只在所有科目中占一部分,如果想要在每节数学课中对于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是有很大难度的,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课堂中,不仅缩减了教学时间,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借助播放视频来激励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进行复习和研究。由于每个学生学习水平存在差异性,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很难在教师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跟随教师的想法进行学习和互动,而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则会感觉到教师讲课的速度太慢。所以教师要对每一个不同的学生提供不一样的教学视频,让学生们做到课后时间可以补充不完善的地方,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反复地观看视频和浏览,有助于他们熟悉教师的教学方法,掌握知识的疑难点,真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整体教学

在数学的教学时间内,教师对于学生所完成的学习任务的结果被称之为教学目的,也可以说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高效的指导和启发,有助于加强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制定有层次的数学教学目标,可以正确高效地落实到每一个不同学习现状的学生,促进学生的综合方向发展,实现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三)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分类布置作业

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識,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普遍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会给所有学生布置一模一样的作业,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难以考虑到每个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同质化作业不仅影响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正常学习,也会影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提升。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布置合理的家庭作业。比如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针对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应该加大习题的数量,加强练习;对于学习能力比较中等的学生布置日常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内容;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应该布置基础类型的题目。在学生做错题的时候,教师要积极提供帮助和鼓励,让学生自主去寻找答案,自己去改正错误,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减少错误的发生,得到发展提升。

四、初中数学应用差异化教学的延伸

在初中数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出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主要判断方法是考试。考试作为当今一种主要的评价方式,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它,但是在实际实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与自己对比,把“与自己共同进步”当作学生成功的标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最理想的评价系统应该是实行自上和自下两种评价体系的互相完善,在外层的评价中实行自上的评价方式,在内层的评价中实行自下的评价方式。自上的评价方式多用于鼓励一级的学生群体,自下的评比方式则更多用于二级的学生群体。每个阶段的考试本来就是一种自下的评价方式,无论是学习能力较强还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都可以在这种自下的评价方式中寻找出自己的标准点。在差异化的教育观念下,学生的评价主要以个人评价为主,提倡把优向性评价变成鼓励性评价,把自上评价改变为自下评价,把统一的评价变为多元化的评价。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把着重点主要放在学生的自下发展,让学生自己跟自己比较,多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不断提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五、结语

在我国教育事业新型发展时期,只要我们把这种先进的差异化教学落到实处,做到与实际课堂相结合,再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彦民,张世相.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差异教育的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02).

[2]葛畅.关于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差异教育的研究[J].新校园(旬刊),2017(02).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差异教学教学设计初中数学
初中差异英语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