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策略研究

2020-12-28王海莉白晓利潘薇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1期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文化软实力翻译策略

王海莉 白晓利 潘薇

【摘 要】现有的网络流行语翻译的论文有很多,但本文提出的英译应该重视文化背景和语言发展的作用,增加关联度,扩大认知环境以达到发展文化软实力的目的。本文通过对网络流行语英译的形成方式和特点研究,从文化软实力视角下分析网络流行语翻译的原则和翻译策略,更好的推动文化软实力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文化软实力;翻译策略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声音能够自信满满的在世界舞台上得到广泛流行和赞誉,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渴望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如何将这些流行语自然得体的翻译出来,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流行文化的原汁原味,让外国友人从跨文化的角度了解它们的意义与文化内涵,这就需要研究适合的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方法,这不仅能扩大汉语在全球的使用范围,更有助于国內软实力文化输出。

一、汉语网络流行语概述

1.网络流行语的形成

网络流行语是指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网络上同步发生、迅速发展的热门词语,它反映了现代人在这个多元社会中的千姿百态,超越了语言本身的文化内涵,它效应明显,被广泛引用并赋予特殊含义,具有更新迅速、传播广泛、语义丰富、幽默诙谐等特点,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一方面,它是在文化背景、社会现实、语言心理、网络传播等影响下形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网民直接推动的结果,网络流行语是网民彰显个性、关注社会现实的一种表现。

2.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分析

第一、汉语网络流行语形式简洁,易于理解。如,“打酱油”、“疯狂打call!”,这些词汇虽然简洁但是依然能够准确地表达深刻的含义,反映词汇后面的真实内容。还有不少的网络词汇是以拼音缩写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比如BT(变态)、PF(佩服)、PMP(拍马屁)等等。第二、内容亲民、幽默传神。如“白富美”、“矮矬穷”、“偶像”被理解为“呕吐的对象”、“再见”被指“再也不见”等。第三、使用时效短、年轻化。网络流行语是时代的产物,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事物和现象。如今年的“逆行者”、“后浪”、“云监工”与疫情相关;使用人群年轻化,如流行在年轻人口中的“奥利给”、“内卷”、“凡尔赛”等。

二、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翻译原则

第一、注重信息对等。在进行网络流行语翻译的时候,译者必须要准确地把握这一词汇的现实意义,所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同时还要考虑英语的表达方式和受众接受度,从而能够将词汇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比如对于“凤凰男”的翻译,则可以生动地表达为“a poor man who succeeds after hard work”,这能够让受众很清晰地了解到这一词汇的来源和含义。

第二、注重社交语用等效。网络流行语的语用意义与词语赖以存在的语境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社交语用等效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从社交文化的角度考虑语言的使用,译者必须在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中准确把握原词的含义,否则会造成语用失效。如“神马都是浮云”根据功能对等理论可以译为“everything is but a floating cloud”,感叹人生的感情色彩可以很好的在情景中体现出来。

第三、注重文化内涵对等。译者应充分认识原文的文化特色与内涵深度,把握好中西方文化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析原文的文化信息,尽可能地表述准确,再现原文文化。如“剩女” 不是“left woman”而应译为“3S Lady”,这与美国类似“剩女”的新词3S Lady(single单身,seventies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stuck嫁出去)在社会文化背景是对等的,这就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相似性原则。

三、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策略

1、创新传统的翻译方法

由于翻译对象是时代感气息很强的流行词语,译者需要具有大胆的创新精神,在不违背英语习惯用法的前提下,译者可以采用科学的传统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等),进行大胆的创新。比如说“拼爹”一词,指的是“年轻人比拼各自父母的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等等”,这些人认为自己学得好,不如有个“成功”的老爸。在翻译成英文时多数人还是认为直译为“competition of family background”,大胆一点尝试也可以译为“Daddy-is-the-key”,这个翻译更加传神,既从本意上将“爹”这个象征家庭背景的词表达了出来,又在形神兼备的程度上强调了“拼”,这一翻译把这个中文流行语点活了。又如“犀利哥”被译为“Brother sharp”,“中国热”被译为“Sinomania”,“手机幻听”被译为“ringxiety”,“无手机焦虑症”被译为“Nomophobia”,也都在传统翻译方法中体现了创新。

2、保留原本特色的拼音音译法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软实力格局的分布和变化,在汉语热的背景下,随着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增长,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流行语在没有对应的英语翻译时,最好以比较容易被国外接受的拼音字母进行翻译,这样它的影响会更为广泛,更能扩大中国的影响力,体现文化软实力。比如:“屌丝” 在百度翻译中被翻译为“loser”,可是结合现实来讲,这样的翻译并不准确,自称“屌丝”的人客观上来讲并不都是“loser”,英语文化中还没有与之相对的词语,我们可以把这个词用拼音“Diaos”表示出来,用来代表 “common people”“ordinary guys”“grass roots”,又如“山寨”“shanzhai phenomena”,“给力”“geilivable”等音译词都可彰显中国特色。

3、彰显黑色幽默的中式构词法

在翻译网络热词时,译者可以灵活运用已有的技巧,结合流行语的发音和涵义的相似性,创造一些中式混合词,彰显中英语言的幽默。比如流行语“秒杀”“seckilling”由“second秒和killing杀死”拼合而成,既给人幽默感,又能很好地传达内涵意思,比“instant ordering”更加传意达旨;“吃货”一词是指那些在任何美食面前没有抵抗力,有时甚至可能会因此失态的人,在英语中的“foodie”或者“food bully”,表达的意思与中文“吃货”是可以最大程度地对应的;再如“非主流” 和大众持不同意见的人“maverick”,“伪娘”像女人一样的男人“Woman-like man”等。

四、结语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大众化的文化产品,流行语直接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审美观念,对于年轻人而言,它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交流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加和谐,中外年轻人以此为契机交流更加的快捷,进而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切实推动文化软实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东,陈圣白.翻译与文化软实力探析[J].外国语文,2012,28(4):99-102.

[2]傅恒.关联翻译理论关照下网络流行语英译探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507-509.

[3]陈德彰,热词流行语翻译谭[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

课题研究:

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文化软实力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方法和策略研究)的课题成果。课题编号:20200602063

(作者单位: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网络流行语文化软实力翻译策略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