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
2020-12-28黄菊
黄菊
【摘 要】音乐教育在高校教学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学阶段应当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高校的音乐教育恰好能满足这方面的教学目标要求。高校的普及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对音乐教育有全方位的了解,而与此同时,高校的专业教育能让学生找准兴趣方向,重点学习和进修,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因此,高校的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对于高校的音乐教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教育;音乐教学;普及教育;专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5-0080-02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国家之间的竞争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都知道,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优秀人才为国家所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正因如此,在高校阶段对于学生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善和改革是非常重要的,能够直接影响人才教育的成果。高校音乐教学能够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中,我们将探究大学的音乐教学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方式和拓展方法。
一、高校音乐教育的现存问题
高校音乐教学对于学生成长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项技能特长,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艺术在大学范围内的流行与传播。从这些角度而言,高校的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
但是,由于相关教育部门在教学认识方面的知识储备更新不够及时,很多教学内容还存在相当程度的不合理性。一方面,他们不注重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固执采用呆板陈旧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变得乏味枯燥;另一方面,对于教学的认识不够充分,认为音乐教学仅仅是乐理知识和技巧的介绍和训练,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尽管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有大量的院校已经开始着手于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整合高校普通教学和专业教学的优点进行融合教育。但是,由于经验不足、观念不到位等问题,这些措施还存在一些实施方面的问题。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陈旧落后,教学方式墨守成规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音乐教学应当是一个非常具有活力,能够激发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兴趣和思考兴趣,增进学生学习热情的科目。但是,在很多院校的音乐教学中,并没有准确把握音乐教学的特点,他们把音乐教学与其他类型的教学混为一谈,在他们的教学理念中,音乐教学不过是一门需要考试的课程而已,与其他科目的教学内容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无非是理论知识的介绍和重点知识的精讲以及反复的多元化训练。他们没有意识到作为一种艺术培养类的学科,音乐教学除了让学生具备非常深厚的音乐基础之外,还需要让学生产生对于艺术教学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音乐教学,进而爱上高校课程。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远远超过了音乐教学本身能带来的教学价值。古板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不但会抹杀这门课程的活力,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二)相关部门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是非常低的
现如今的高等院校,特别是综合性比较强的高等院校,他们对于课程设置的框架和理念有时候其实是非常不合理的。就算是音乐教学专业,也要设置大量的文化类课程。这种文化类通识课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帮助,这是毫无争议的,但是,高校通识课程讲解的一般都是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就已经熟练掌握的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大量的讲解,不仅不会让学生全面发展,还会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时间减少。这种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是非常不合理的。尤其是在综合性大学的教学中,应当非常注意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给专业音乐教学设置必要的课时和相对合理的教学框架。
(三)学科之间的互动融合不多
现在的高校教学已经越来越注重学科之间的包容性和互动性,任何一个学科都需要源源不断地吸收其他学科的优质营养来丰富自己的学科内涵,也就是说,高校的音乐教学不应该仅仅是技术教学和基础知识的巩固这么简单,还需要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而这些渗透和融合都是要通过高校的普及教育实现的。现阶段的高校音乐教学中,大多数院校已经能够做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专业教学,或者是优质的通识教育,但是如何合理地对这两种教育方式进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科融合的最大价值,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音乐教学与专业教学融合对高校教学意义重大
将音乐教学与专业教学进行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的教学理念,并不是凭空捏造的教学新思路,这是由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势和人才培养的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崇尚优秀人才的时代,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升学校的总体水平,还能为国家的振兴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我们必须不断适应相关的教育教学形势,进行合适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音乐教学已经不再单单是培养艺术家的过程,它更重要的是为国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交叉人才,如幼儿教师等等,具体的必要性可以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学生的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成才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上文中,我们提到,高校的专业课通识教育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些综合能力与学生的音乐水平的提升可能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成才观,渗透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让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不是讓学生拥有多么优秀的专业素养,它更注重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包括学生的精神品质、综合意识、团队意识等等。通过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学生能够认识到音乐教学其实本身并不是一种教学目的,学生进行音乐相关内容的学习,也并不仅仅是为了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人,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成为一名音乐性专业人才。这样,在未来的创业和择业的过程中,学生能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不至于因为自身能力的限制而错过一些优质岗位。
(二)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纯粹的音乐艺术类人才的需求其实是非常小的,更多的是需要类似幼儿教师这一种,能够掌握一定程度的音乐知识,同时具有其他专业技能的学生,这种学生对于社会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也是国家迫切需要培养的人才。社会呼唤人才,这种人才应该是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的全方位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教学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融合专业教育和音乐教育,培养优秀人才。
三、专业教育与音乐教育融合与拓展的具体措施
从上文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高校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于音乐教学和专业教学的融合,对于提升教学水平,提升人才总体素质有非常重要的帮助。那么,应该如何实现专业教育与音乐教育的融合和拓展呢?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育工作者应当转变自身的教育认知,接纳新的教学理念
上文中我们提到,教师其实是高校阶段学生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引路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师的思想,让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学融合的必要性,是对学生进行教学融合和拓展的关键。高校可以采用教师讲座、公益演讲、精品课品鉴等活动,让教师逐渐接纳课程融合的概念,明确高校音乐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拥有一项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生活品位的形成等等,让教师自发地促成教学融合的形势,推进教学工作的进行。
(二)应当制定相对合理科学的教学模式和课程框架
在认识到教学融合对于学生教学的影响之后,应当着手制定相对科学合理的体系,在强调学生音乐教学的重要性的同时,还要为学生安排足够量的专业教学,让学生对专业课内容足够重视的同时,还能够得到音乐教学的熏陶。主要做法有两种:一方面,是将学生的音乐课程从选修课程变成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区别主要是考查方式、课时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相同。一般来讲,学生会更多关注必修課。为了让学生重视音乐教学,在专业教学中穿插必要的音乐教学,可以适当提升音乐教学的分量,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另一方面,要优化学生的专业课课程设置,筛选有用的课程,去掉一些不必要的课程的多余课时。如对于幼儿教师专业而言,应当减少大学英语、数学等方面的课程设置。
四、结语
音乐教学对于高校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为让学生能够学会一项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调节学生的心态,陶冶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正因如此,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专业课程和音乐课程的融合与拓展,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人才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彬.论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4,(03).
[2]陈放.论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