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曲《采茶扑蝶》的民族演奏特色探讨

2020-12-28王歌

艺术评鉴 2020年22期
关键词:钢琴曲

王歌

摘要:《采茶扑蝶》最开始是由李谷一进行演唱的民族音乐,后由刘福安教授改编成钢琴曲,改变后的《采茶扑蝶》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曲风,又与西洋乐器巧妙结合,因而受到音乐爱好者的一致好评。本文主要针对该钢琴曲的综述、民族演奏特色和演奏时需要掌握的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钢琴曲  采茶扑蝶  民族演奏特色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2-0064-03

隨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音乐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以受到大众喜爱的钢琴曲《采茶扑蝶》为例,该钢琴曲是由我国著名的音乐教授刘福安依据我国龙岩乡的一种民族歌舞改编而来,在具体的改编过程中既充分保留了原有的民族特色,同时又依据现代编曲手法对其进行创新,因此该曲在改编后深受大众追捧。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从民族演奏特色的角度对钢琴曲《采茶扑蝶》进行深入探讨。

一、概述

(一)创作背景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劳动不仅使人们在自然中得以生存,同时也孕育着人类的灿烂文化,人们既在劳动中成长,又在劳动中获得长久的发展。《采茶灯》这一民间歌舞就是人们在采茶的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它是一项将说唱和舞蹈融合成一体的艺术,广泛受到民间百姓的演绎和传唱。而钢琴曲《采茶扑蝶》是由我国著名的音乐教授依据这一民间歌舞改编而来,改变后的曲调优美高昂、轻快活泼,深受大众喜爱。

在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采茶扑蝶》经历一系列的发展历程。1952年在福建的南门搭起了六个戏台,其中福建省的龙岩乡以《采茶灯》参加演出并受到群众的喜爱;随后福建省文化局通过商讨,一致决定将《采茶灯》改名为《采茶扑蝶》,并参加六省市的文艺汇演,最终获得大奖,接着被中央歌舞团选中;在1953年《采茶扑蝶》代表中国参加了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并在大赛中获得银奖;2005年《采茶灯》在政府的一致商讨下决定被收录到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行列中,也因此成为一部大家都熟知的作品。而我国著名的音乐协会教授刘福安先生就是被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乡土气息所感染,在保留其特色的同时,将现代主义乐器与之进行巧妙融合创新,这样不仅为这首歌舞增添了一些音乐表现形式,又可以体现出一丝现代气息,因而这首钢琴曲在问世以后很快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二)对钢琴曲《采茶扑蝶》的分析

这个钢琴曲在具体的改编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音乐创作中比较常见的带变奏复三部曲这种组织的形式,整个作品都是建立在C小调的基础之上,整首曲子的节奏速度都是快板。刘福安教授在对该曲进行改编的过程中主要运用反复的手法对该曲子的主题进行诠释。

对这个曲子进行分析首先体现在曲子的调式方面,刘福安教授出于对原创作品的尊重和喜爱,在钢琴版的《采茶扑蝶》中对原创作品进行了三大部分的保留,第一部分是在采茶过程中对采茶场景的一个再现,在该具体情境中整个氛围是比较快乐活泼的,充满欢快气息,主要通过一种优美轻快的旋律将本首曲子的主题再现给观众,向大家生动地描述了一副劳动人民在田园间辛勤劳动的场景;第二部分主要描述在后山采茶时的一种景象,这一部分属于整个曲子的第二次变奏,在这一部分中,曲子的音符也是在高八度的位置上演奏出来,第二部分的整个曲调是比较舒缓的;第三部分是整个曲子中的“扑蝶”部分,在该部分曲调中,作者运用两个相互对应的声部,听起来就好像两个人在对答一样,同时仔细听起来又像两个采茶女在追逐蝴蝶一般,整个曲调是比较活泼的,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三个保留的原创部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给人一种一环扣一环的感觉,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运用音乐中调式和调性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让整个曲子不断地向前推进。

比如在采茶这一部分,整体的节奏就是比较欢快的,作者主要运用A、G羽调式来模仿民族音乐演奏的方式,用这种调式突出了这首曲子的主题,并且将具体场景生动地展现在观众眼前,为观众形象地描述出一幕劳动人民在茶园辛勤劳作的场景。在这一首曲子中,作者依据具体情节的不断推进,在作曲过程中不断进行转换曲调,四度宫音系统的曲调转换,让整首曲子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活力。

其次这首钢琴曲在对音乐节奏的把握方面也是十分具有特色的,作者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曲子所蕴含的民族特色,特意在曲子的引文部分,用钢琴模仿出民族打击乐的节奏,用这种方法沿袭福建当地的民间特色,让人眼前一亮。同时在该曲子中,创作者也依据福建当地的民族习惯,把喜欢用锣鼓和唢呐的习惯特点融合其中,给人一种亲切感和特殊的区域特色,并且也通过不同乐器间的相互变化使用,让原创的曲子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来。

这首曲子具体来讲,第一次变调演奏体现在29~33小节和35~40小节,而第二次变调则体现在第53小节中,主要通过高八度的位置为大家营造出一种欢乐的氛围,而在这首曲子的第43小节当中,创作者主要通过一种不连贯的演奏方式,为大家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运用“加花变奏”的演奏方式,让整个曲子在高潮部分过渡地更加流畅自然,同时八度和弦的运用也提高了曲子的流畅度。

众所周知,一首曲子的曲式主要指乐曲所运用的结构形式,通过具体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首钢琴曲的曲式是十分简单的带再现的单三段体。在曲子的开头部分,作者通过钢琴模仿民族乐器的节奏旋律进行开篇,为观众营造一种和谐自然的环境;在第二部分作者开始变换旋律,慢慢由最初的欢快变成了舒缓,旨在为听众再现场景;而在曲子的第三部分,再一次运用第一部分使用到的旋律,主要通过节拍的不同把音乐的旋律推向高潮。这首曲子总体来看其布局十分简单明了,方便大家掌握。尤其在整个曲子中值得一提的是200~204小节所采用的四部和声部分,这一部分才真正将整个曲子的感情推送到高潮,为人们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在曲子的最后,作者通过速度较快的琶音来结尾,非常具有特色。

最后就是钢琴曲的旋律特点。在这首钢琴曲中,它的主要旋律是由小三度和大二度一起构建而成,但是在具体的演奏过程中,也会有四度音程贯穿其中。在具体的旋律上,作者是有规律地对音乐材料进行重复利用,这样使得整个乐曲更加具有民族风味。通过具体研究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采茶扑蝶》这一首钢琴曲它从羽音部分开始,整个旋律都是在围绕调式骨干音开始,以此促进整个曲子的流畅,有利于大家歌唱。在这首曲子中,作者运用了多种旋律对其进行演奏,主要体现在:1.重复使用前面所使用到的音乐材料,这种手法在钢琴曲中的运用是十分常见的,对具体的小节或者乐句进行重复,重复所得就是旋律,对旋律展开发展是其主要的手段,在该钢琴曲中我们可以依据其运用的反复记号,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创作者在该曲中使用了重复的创作手法;2.创作者在歌曲的转折位置使用跺句手法,以此来将一段一段的音乐多次重复,这种手法的有效运用可以拓宽该曲子的整体结构,并对曲子的主题进行强调。例如在《采茶扑蝶》这首曲子中,创作者就多次运用跺句手法重复音型,为听众生动地展示出采茶女追逐蝴蝶的场景。

二、民族演奏特色探讨

(一)广泛运用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素材,展现我国民族智慧

纵观古今,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国家,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民族特色,而且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我国很多杰出的音乐作品都是在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元素的基础上改编创作完成的,刘福安教授的《采茶扑蝶》就是代表作品之一。该钢琴曲是在《采茶灯》中《正采》《倒采》以及《扑蝶》三个曲调的基础上改编创作而成,不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创的民族风格,同时也将现代音乐充分融入其中,从而创作出一个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

(二)该钢琴曲中富有民族调式特性

通过具体的调查,我们从中可以得出,我国的音乐民族调式主要以五声调式为主,即以“宫商角徵羽”这五个为主,这种民族调式和西方在音乐中所使用的大小调式有明显区别。在《采茶扑蝶》这一部钢琴曲中,刘福安教授在对和声的处理上和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从这首钢琴曲的形式上来看,它打破了以往采用三度叠加为和弦基础的和声模式,而是多使用附加音和弦、分解和弦等的和声方式。这些和声方式的使用,突破了以往和声方式使用的束缚,对我国创作出新的具有民族风格的音乐奠定了基础。在复调方面,他将西方的复调技术方法和我国支声复调技术方法进行融合,从而创作出一种新五声调式作品。总的来说,《采茶扑蝶》这首钢琴曲不仅体现出欧洲国家的音乐风格,同时也是对中国音乐思维方式的一种体现,向大家展示出我国民族音乐同世界音乐结合发展的潜力。

(三)向观众展现我国伟大的民族精神

刘福安教授主要是被《采茶灯》中的氛围和民族特色所感染,为了体现我国人民的劳动精神和民族氛围所以对其进行改编。因此,这首钢琴曲,不管是从整个主题还是曲子所拥有的旋律来看,都能很好地体现我国民族精神。通过具体调查我们看到,当前我国很多音乐作品都以宣扬我国民族精神为主。《采茶扑蝶》这首钢琴曲,创作者主要在创作过程中采用单三段体来展现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同时在该曲子的开始阶段,刘福安教授通过用钢琴模拟民族打击乐,这种做法可以快速地将观众带入民族节日氛围当中,引发大家共鸣,也可以充分体现出我国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风格。在该曲子中,作者也多处仿用不同的民族乐器,这不仅可以丰富钢琴表现手法,同时也可以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魅力。

三、该钢琴曲的演奏与分析处理

《采茶扑蝶》这首钢琴曲的创作极具我国民族特色,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演奏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才能让有关作品的二度创作更进一步。

(一)对民间乐器的模仿使用

《采茶扑蝶》这一钢琴曲是刘福安教授依据舞蹈民乐合奏曲改编而得到的,在具体改编过程中,采用了很多不同的节奏音型模仿出不同的乐器,以此提高演奏效果。

在该钢琴曲中,作者运用五度音模仿锣鼓的敲打声音。左右手的配合一定要密切,在具体演奏过程中,和弦一定要弹出应有的气势,也要固定手势,不然容易弹出不够集中的声音。演奏者一定要将力量集中在手指的尖部,轻扣钢琴键,以此弹出短促清脆的声音,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

(二)处理好曲子中的重音地方

不同国家的钢琴演奏都是有所差别的,尤其体现在对重音位置的处理上,因此,创作者在对《采茶扑蝶》的改编过程中,需要处理好重音。

比如在该曲子的189小节处就要出现重音,实际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注意强调该重音,以此来表现和其他地方的不同,这样可以加强曲子的韵味感,使整个曲调更加欢快明亮。

(三)演奏要表现出欢快的节日气氛

演奏者需要向观众传递出一种欢快的节日气氛,从而将曲子推向高潮。因此,在最后的演奏过程中,要着重注意音色的立体感,用钢琴打造出音响的效果,把整个演奏推向高潮。

四、结语

《采茶扑蝶》这首钢琴曲作为一首改编的作品,对于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十分重要,同时它也从一定程度上向我们展示出了中西方音乐创作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该钢琴作品的民族演奏特色进行细致分析,从中探讨出该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希望对我国钢琴编曲有一定借鉴作用。

参考文獻:

[1]吴敏.舞台舞蹈《茶香万里》对龙岩民间舞蹈《采茶扑蝶》的继承[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2]吴荣华.福建民歌《采茶扑蝶》音乐版本探究[J].福建茶叶,2018(11):89-90.

[3]贺馨瑶.以《采茶扑蝶》为例论茶文化与钢琴演奏的融合关系[J].福建茶叶,2018(06):451.

[4]秦杰.《采茶扑蝶》音乐特点及美感体验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24):265-266.

[5]许慧.论钢琴曲《采茶扑蝶》的民族特色与演奏风格[J].黄河之声,2013(10):45-46.

猜你喜欢

钢琴曲
夜的钢琴曲(六)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