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探讨
2020-12-28陈智敏
陈智敏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因此,数学教师要把生活和教材相结合,展开生活化教学,鼓励学生多向生活学习,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完成知识的迁移和升华,提升数学学习质量和效率,发展个体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是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重要学科,其价值和意义在于解决人们遇到的难题.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生要能够运用数学思维来观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另一方面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与探究意识.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意义
虽然新课改教学理念非常重视生活化教学,也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但是实际教学中受到中考及其他考试影响,很多教师的课堂授课依然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能够提升最终考试成绩,很少有数学教师愿意把教学重点和内容放在考试范围之外,这就导致学生欠缺实践能力.目前,很多数学教学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不足,教师没有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也就没有把教学重心放在生活化教学上,严重影响了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目的是用知识来武装头脑,掌握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新课改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目前,新课改教学理念中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管理部门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对教师来讲,要把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指导初中生形成生活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如何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遇到的生活问题,从而提升自我实践能力.
二、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面对现状,初中数学教师要了解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并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
1.挖掘生活素材,设计教材内容
相较于小学数学,初中数学内容难度更大、知识更多,学生理解和吸收起来存在着很大困难,容易跟不上课堂教学节奏.有鉴于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掌握班级实际学情,深入挖掘生活中与本节课知识密切相关的生活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活泼、具有创新性的课堂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际上,生活化的课堂氛围能把抽象的知识内容变得立体、形象,使学生形成课堂学习动力.
例如在讲解“展开和折叠”的知识点时,笔者在课前阅读教材内容,并上网查阅教学素材,发现蜂房非常适合本节课课堂教学.结合生活中常见内容来设计本节课,能使授课过程变得有趣.在讲解知识时,笔者说:“同学们,大自然中有很多让人叹为观止的事物,其中蜂房就是典型代表.法国科学家在18世纪曾经测量过蜂房,发现同等面积的情况下建造蜂房用料最省,让人叹服.”紧接着笔者播放搜集到教学素材(蜂房、冰糖等),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从而引申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在由生活素材所设计的问题的引导下,班级学生进入了奇妙的建筑世界,体会到对称之美,对本节课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
2.营造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相较于小学阶段的知识,初中数学知识难度增加,知识面变得更广,学生要从原来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自然、有趣的课堂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能积极配合教师,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妨从生活中挖掘素材,调动和激发学生的认知,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日常生活,带领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在讲解“用多边形拼地板”时,笔者先为学生展示了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地砖图案,引导他们认真观看,并思考这些美丽图案都由哪些已经学过的图形构成.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很快发现地砖图案是由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组成.笔者继续引导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看到过由五边形或八边形拼成的图形,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材内容结合生活素材,使学生不再对数学知识感到陌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便于后续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突破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
3.回归生活实践,体会数学应用
新课改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使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学会应用知识,以此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树立应用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知识的信心.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后,内心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成功感和成就感.有鉴于此,数学教師要抓住初中生的特点,为他们创造机会应用数学知识,促使他们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实践.
在讲解完“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后,学生了解到一次函数求解的步骤及方法.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学生根据教师提示,思考有哪些生活现象运用到一次函数,有的想到“时间一定时,距离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数”,有的想到“在水池中抽水机抽水速度一定时,抽水量g是抽水时间t的一次函数”.这些生活现象与学生息息相关,能有效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促使其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紧接着,教师通过学生提出的生活现象来命制两道习题,带领学生根据现象得到一次函数数学模型,运用新知识解答数学问题,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总之,生活实践与知识相结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4.注重相互整合,强化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与之对应的是,教材中的抽象内容与具象生活也存在相关,教师应在教学中进行相互整合,以此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初中生在学习中更加热爱生活,能探究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问题.数学知识与生活的交互,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并应用教材内容,另一方面能帮助他们拓展数学思维,实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在面对新问题时更加从容,能够冷静应对遇到的困难,有效提升解题质量和效率.
在讲解“泳池注水”问题时,笔者布置过这样一道习题:游泳池如果只打开进水龙头,20个小时会注满水池;如果打开出水龙头,24个小时放空水池;那么,同时打开进水龙头和出水龙头,多久能注满水池.上述试题非常贴近生活实际,但很多人感觉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感觉不太符合日常生活情景.面对这一困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存在类似的场景,有人马上想到火车站售票大厅,大厅中不断有人排队、不断有人离队;有人想到草原上的草,一边自我生长,一边被牛羊消耗.上述内容由“泳池注水”问题引申而出,学生举一反三,掌握问题所在,从而找到问题的正确解法,提升了自身应用知识的能力.由此可知,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数学与生活的相互整合,使数学知识生活化、具体化,引导学生真正掌握教材内容,形成应用能力.
5.注重知识外延,享受探究之美
数学知识最大的价值在于生活应用.在课堂上除获取数学知识之外,学生还要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在生活中进行探究与实践,注重知识外延,享受探究之美.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很多数学教师单纯地认为“题海战术”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但事实恰恰相反.表面上看学生在大量练习后能见识到各种题型,实际上却把数学思维局限于数学教材之中,这也不符合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理念和核心素养的要求.
在新课改教学理念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引导他们在一定情境问题中通过小组讨论与探究来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讨论,学生经历了知识探究和问题生成的过程,能充分感受探究的乐趣.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打折促销的问题,教师不妨以这种问题为背景来展开研究,促使学生思考使用怎样的优惠组合最有利,如何做一名理性消费者.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以小组探究的方式,把数学知识延伸到生活消费领域,对相關数学知识形成新的认识,再由各小组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最终得到正确答案.这种以生活问题为背景的知识外延,巧妙地把数学知识融入其中,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形成数学核心素养,又让他们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和成就.
6.设计生活习题,培养实践能力
数字课堂试题训练是巩固学习成果的好方法,也是数学教师了解班级实际学情的重要途径.讲解完某一知识点后,教师要设计好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作业,以题型训练来巩固课堂知识,借助生活习题来培养实践能力.生活化练习题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是巩固课堂所学的重要方法.实践表明,数学课堂试题训练有助于初中生掌握教材内容,在思考中培养应用能力、发展数学生活化思维.
在学完教材内容后,学生要根据教师要求来完成试题,结合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来活学活用数学知识.如,学习完“不等式”后,学生探讨小区附近两个商家销售可乐(可乐完全相同)的情况,A商家第一瓶可乐没有优惠,第二瓶及以后有九折优惠,而B商家不管买多少都有九折优惠,通过计算确定买哪家的可乐最优惠.商家优惠促销是最常见的销售活动,教师把课堂内容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探究和计算哪个商家的活动最合适.求解完成后,发现当购买数量小于10时,B商家合适;均为10时,两家无任何差别;大于10时,A商家合适.借助生活化问题,学生灵活运用课堂所学内容,对知识展开探究,发展了数学应用能力,体会到了数学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符合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师要依据新课改精神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深入挖掘日常生活素材,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积极思考、共同探究,体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成就感,夯实数学知识基础,全面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帆,牛芳.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
[2]胡阳明.夯实数学基础,突破学习瓶颈:初中数学教学心得略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