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习作能力初探

2020-12-28郭桂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2期
关键词:习作能力中高年级农村小学

郭桂兰

【摘要】重视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却发现,农村小学的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中高年级,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本文结合农村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讨提高农村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能力的策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难点,重视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然而,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却发现农村小学的学生在作文中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中高年级,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学生习作水平较低,普遍存在题材单一陈旧、千篇一律等问题。作文内容十分贫乏,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学生提及作文,总是望而生畏,总是抱怨写作文困难。教师怕教作文,作文指导课上,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探讨农村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能力提升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现状

(一)学生缺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据了解,大部分农村小学生,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学生讨厌作文,总是担心自己的作文写得逊色,被老师责骂,被同学嬉笑;害怕自己的作文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后,遭到他人的“白眼”。因此,渐渐失去写作文的兴趣。每一次写作文,大部分学生也都是敷衍了事,特别是有要求写作字数的时候,他们便想方设法拼凑字数,导致写的作文偏离题意,不伦不类。

(二)缺乏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多数学生写作文,总是想写点什么。可是又写不出什么内容,直接的原因是缺少素材的积累。任何文章和作品都要反映生活,都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而很多学生平时没有注意观察生活,对周围的人和事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经常是绞尽脑汁,拼命想从脑子里挤出一篇作文,可就是无话可说,无从下手。

(三)学生见识少

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主要以写人、记事为主,按理说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应该有内容可写。可由于农村学生生活面窄、见识少,同时社会交往能力也较差,课外阅读书籍十分匮乏,所以写作内容十分贫乏。更因为大多数农村学生从小生活在一个闭塞的、循规蹈矩的小空间里,使得作文选材窄、内容浅、立意旧。

(四)缺乏教师有效的指导

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还不够到位。作文指导课上,有的教师简单讲一下要求,便让学生自由发挥,导致部分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有的教师抓住学生不放手,让学生按照规划好的步骤和方式来完成习作,导致学生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二、提高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讲,他们的见识比较少,很难通过语言去体会到某些情感。而教師结合实际创设的情境不但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能触动学生的写作灵感,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和灵感,便能写出饱含自己情感的作文。

(二)指导学生作文方法

1.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学生写作文,经常是绞尽脑汁,拼命想从脑子里挤出一篇作文,可就是无话可说,无从下手。那是因为不少学生平时没有注意观察生活,对周围的人和事熟视无睹,习以为常,忽略了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源泉。

作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指导他们从观察生活现象入手,指导他们细心观察周围的景物、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捕捉素材的能力。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使他们学会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

2.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选材

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对问题的实质往往看不清、抓不住,写起作文来东扯西拉,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凑够字数就算完成任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选材。让学生明白:哪些内容该写,哪些该舍去;哪些该详写,哪些该略写;这些都为表达中心服务。并逐步引导学生懂得:生活中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作文时也应注意选取新角度去观察思考,提炼中心。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眼光也会越来越敏锐,提炼中心和选择材料的能力也会提高。

3.引导学生言之有序,突出中心

古人云:“文以意为主。”针对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毛病,教师应当结合阅读教学,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在分析课文时,注意引导学生欣赏、品味作者的写作方法。平时,在阅读课教学时,巧妙地灌输作文知识,持之以恒,学生就会明白,哪怕文章有再多不同的写作方法,但不管如何,都应为中心服务。

(三)实施有效的习作评价策略

对学生习作评价,教师一定要摆正心态,欣赏学生的习作,要发现学生的优点,而不是指责不足,要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而不是培养作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其次,教师要利用好作文评讲课,采用多种评价机制,鼓励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习作评价中来。再次,在作文评价中,教师不能用似是而非、含含糊糊的评语,一定要对症下药,给出具体的评价,并提出建议。

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作习惯。同时,努力提高作文教学能力,积极探索提高中高年级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策略,完善作文教学的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梅玲.读写结合 乐在其中——浅谈农村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与习作兴趣培养[J].语文课内外,2018(28):313.

[2]徐秀群.浅谈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J].文理导航,2018(6).

[3]徐玉莲.农村小学高年级互改互评习作教后策略的研究[J].读与写,2020,17(17):62.

[4]潘志娟.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J].散文百家,2020(4):152,154.

[5]冯家有.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9(7):34-35.

[6]赖渊萍.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魅力中国,2019(16):271.

猜你喜欢

习作能力中高年级农村小学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探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多点开花,务实有效的举措
用“开放式”作文教学点燃学生写作激情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程中对“自主阅读”教学的尝试
“弱连接”理论视野下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