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及创新路径探析

2020-12-28李昀彦

今传媒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创新路径新媒体

李昀彦

摘 要:公共艺术以其高度的公共性、文化综合性、城市互动性的特性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众在多样介质构成的艺术性景观、设施参与互动中,也集中体现了城市文化形态。随着Web3.0的到来,互联网成为最重要的应用方式。其信息开放、共享、互联、融通,为公共艺术注入了新的可能。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公共艺术进行研究,探析新媒体公共艺术的现状以及创新路径,能够促使公共艺术优化内容和平台建设,同时引发全民深入地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公共艺术;新媒体;创新路径;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206;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12-0110-03

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空间存在的一种艺术表现,不仅是文化的继承和当代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标志着城市身份的标识。相较于以往传统的公共艺术,新媒体带领下的公共艺术以独特的交互方式呈现,成为现阶段的热潮,带给欣赏者和公众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感,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在以上条件下,笔者对新媒体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和具体应用的艺术作品展开分析,以此探究公共艺术在新媒体中的特征和创新路径。

公共艺术存在于公共空间当中,以壁画景观、雕塑景观、装置景观的表现形式来呈现。从根本上说,公共艺术的公共方式所依赖的并不是艺术的风格、样式,而是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当代文化的形态。

新媒体依托于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传递信息。新媒体在技术上的使用是数字化的,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高度的互动性[1]。新媒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有很多, 包括录像、互动装置、虚拟现实、电脑动画、数字特效、数字音乐等。在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新媒体公共艺术能发挥作用,普及公共艺术,优化生存状态,唤起民族文化的记忆。

一、新媒体公共艺术的发展变化

(一)实现普及公共艺术文化和民族文化

公共艺术借助新媒体平台,衍生出了相应的服务和信息传播。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微信公众平台有两种公众号,一种是订阅号,以传播信息为主,它的推送信息模式和明确的落点达到率,使得公众无论什么时候打开微信都可以看到消息,以及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都能够达到很好的传播效率;另一种是服务号,通过VR实景,让你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公共艺术,并且身临其境,与此同时,当你走到公共艺术前,这些服务号会推送相应的介绍和它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

除此之外,新媒体的出现使其注入了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媒体作为人类感知世界的中介和通道,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从以往人类五感的延伸,逐步到“人体的延伸”,一步步更加接近自然和本源[2],继而能更好地探索民族文化。例如,公共光影艺术——杭州G20峰会期间的钱江新城灯光秀,配有音乐,自然山水,建筑人文,呈现出一幅具有“中国气派,江南韵味”的画面。

(二)实现了公共情感的交互

一方面,设计者与公众的沟通交互性。网络可以同时接纳人们对媒体的参与和交流,传播方式由传统的单向转变为双向甚至多向交流。公众不再是单一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可以主动地进行搜索、推送、评论、发布、回复信息。公众的角色也从单一的受者角色转变为产消合一的“媒体”[3]。通过公众与设计者全过程的情感交互,进而达到情感的认同,从而奠定艺术品的“群众基础”,搭建了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另一方面,公众与公共艺术的体验交互。新媒体技术打破了艺术品与公众的距离,如声光影像的表达形式营造了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官刺激,公众可以参与其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感。相比于以往被动地去解读,更能引起公众的兴趣和关注。新技术在公共艺术的运用中愈来愈广泛,给新媒体公共艺术的自我展示和创新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4]。

2018年,创意工作室Varvara&Mar的交互装置艺术作品“wishing well”。人们可以向许愿池扔一枚硬币,随机运用新媒体技术将愿望化作蝴蝶,落到手中,最后和其它蝴蝶飞入数字墙。这个艺术体现了视觉表现的延续,鼓励公众梦想,为公众提供了神奇的体验,收集所有人的愿望,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所有人营造了积极的社交情感语境。

(三)實现公共艺术多样化

一方面,表现形式的多样化。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多媒体技术被广泛挖掘,应用于公共艺术中,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艺术界的关注和认可。而公共艺术的表现也不只拘泥于雕塑、壁画等。多媒体互动装置的原理是通过声音、光、电讯,以及信息等多种媒介去释放信息, 在公共空间中形成一定的视觉动感,从而达到一种互动[5]。媒体融合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表现为传播语态亲民化、互联网化、生活化;技术的多元化,如AR虚拟技术,增加了体验感;内容的表现可视化;影像画面、声音、字母、特效等多方面结合,使得公共艺术的表现也多元化。例如,在深圳北站STATION数字动态艺术雕塑、可爱的动物、壮丽的风光,抽象的艺术都可以在I-station上呈现多样色彩和动感的影像。

另一方面,主题的多样化。公共艺术的生产设计者不只是专业的人,大众也可以参与进来,在此基础上丰富了艺术的设计主题。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它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是为对象生产主体”[6]。

二、新媒体公共艺术的创新路径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的时代,获取的信息来自于大数据,通过算法推荐实现场景化和定制化,数据是其幕后力量。未来也将会更加智能化和标准化,形成 “脚本化现实”[7]。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如制作门槛高、制作成本高、内容易同质化、创作自由度高、易走向庸俗化的困境,我们需要探索新的发展创新路径。

(一)增强地方特色,彰显文化风采

经济的迅速发展,过分追求利润而忽略了艺术内容的匠心,导致艺术灵韵丧失,促使文化工业现象日益严重,个人也逐步成为“单向度”的人。在城市文化工业转变中, 有不少别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和民俗文化已经消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艺术家应当结合城市文化以及民俗特色融入艺术景观之中,赋予城市灵魂,重新散发出历史元素的光芒[8];另一方面,新媒體技术的大数据等应用使得设计者们注重技术的使用和叠加,从而忽视了公共艺术作品的内涵。因此增加审美创新性,避免同质化成为创作的新要求。公共艺术不仅要融合地方特色,还要注重真善美的意义表达,切忌生搬硬套[9]。

(二)拓宽传播渠道

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外显,是建设、传播和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体现精神内涵、文化气质和美学韵味的城市公共空间和视觉文化的景观,它们以直观的视觉、形象生动的形象矗立于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精神载体[9]。但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大众对于公共艺术这一概念较为模糊。以往通过传统媒体,对于公共艺术的教育和传播较为老旧,新媒体的出现可以使其重新迸发新的活力。

借助媒体的社会功能来普及公共艺术的相关知识,不应只是停留在实体艺术作品上,而是要让这一概念进入日常生活中。拉斯韦尔、赖特以及施拉姆分别提出的大众传播基本社会功能中,都提到了教育功能,将前人的经验、知识加以记录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完善、发展和创造[10]。新媒体环境下的大众传播具有实时发布的能力,并且实时跟进,双向互动性强,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能够更加便捷、更加自由、更好地普及公共艺术文化。通过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趣味性和碎片化来带动人们对于公共艺术的兴趣。

(三)探索交互式体验的新形式

交互性是公众参与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属性。然而这种互动的作品目前还不多,大多数拘泥于物理式、机械式的互动[11]。互动性表现形式仍然十分匮乏,尤其是情感心理上的共鸣。如沉浸式艺术,其不是一个停留于绘画艺术作品表层的鉴赏,而是通过创造性的表现手法,将受众深深吸引其中,仿佛身临其境,可以感受绘画描绘的场景,成为绘画艺术作品的主角。VR艺术的出现为虚拟现实艺术提供了一条创造性通道,仿佛是从现实世界走入另一个现实的大门。

(四)建筑的再改造,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以通过公共艺术实现环保与生活之间的融通,实现环保公共设施的落地,以环保视角和人类行为为出发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共艺术以其多样的表现手法展现了时代精神内涵和艺术创作的氛围,不仅传达着当下公共艺术创作的生态理念,也体现了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自然空间。

(五)借助优化平台和适当引导

网络传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和平台,再加上海量的信息爆炸,容易形成“信息茧房”。因此平台需加大对优质内容的引导,建立良好的内容筛选机制和推送机制,对教育传播公共艺术起到推动作用,宣传时代精神和民族内涵。

三、结 语

新媒体时代下,公共艺术已不再是单一的公共性艺术表现,而是集技术手段、传播形式、表现形式、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发展趋势。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技术的加持下,公共艺术的设计要多加思考民族文化内涵、情感共鸣以及审美创新性,才能够对广大受众负责,对新媒体负责。

参考文献:

[1]匡文波.关于新媒体核心概念的厘清[J].新闻爱好者,2012(19):37-392.

[2]文春英,蔡利平.“媒体X”:再论媒体的社会功能[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12).

[3]蔡露露.新媒体背景下中国汉服文化传播策略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7-28.

[4]彭伟.基于社交行为触发的新媒体公共艺术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0(1).

[5]马辰雨.浅析视觉传达设计形式在现代公共艺术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7(12):2.

[6](德)卡尔·马克思著.徐坚译.政治经济学批判[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5.

[7]刘恪.开源从过去到未来的媒体艺术[J].世界美术,2019(2):2.

[8]翁倩.城市景观公共艺术建设的地域化表现[M].现代园艺,2017(12).

[9]李建盛.北京公共艺术与首都城市文化建设[N].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14-20.

[10]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01.

[11]王峰,魏洁.交互性城市公共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向[J].艺术百家,2011(6):161-164.

[责任编辑:杨楚珺]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创新路径新媒体
中国古建筑色彩研究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