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彦琮“八备”说对典籍外译译者素质的启发意义

2020-12-28高查清蔡满园

关键词:外译佛经典籍

高查清,蔡满园

(1.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文理系,安徽 合肥 230051;2.信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一、引 言

在中国国力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国家战略。要想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当今中国,就必须要让他们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过去,聆听厚重的中国“故事”,进而窥斑知豹、了解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国典籍外译活动便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方式和渠道。

中国典籍“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承和演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生、发展和流变”[1],是对中国文化的最全面记录和最深刻诠释。典籍外译离不开译者,译者是典籍外译活动中最活跃、最重要的角色。什么样的译者,或者说,具备什么样素质的译者,才能够不负重托,准确、有效地把中国灿烂辉煌的典籍介绍给世界,与各国人民分享呢?其实早在隋代,我国名僧释彦琮就在其译论名篇《辩正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佛经译者“八备”说,论述了佛经译者必须具备的八个重要条件,或者说从事佛经翻译必须达到的八项标准或要求,它对中国典籍外译译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意义和启发、指导作用。“八备”的具体内容如下:

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其备一也;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其备二也;筌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暗滞,其备三也;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其备四也;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其备五也;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炫,其备六也;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其备七也;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其备八也。[2]

二、“八备”的语义与思想内涵

简单地说,“八备”中的“一备”要求译者虔诚于佛法,把以佛法渡人作为平生志向,不怕翻译工作耗时漫长;“二备”要求译者在开始译经之前就严以律己,遵守戒律,不沾染喜好讥刺(或惹人讥刺)的恶行;“三备”要求译者通晓记录经、律、论三藏之内涵,通达大小两乘佛教的义理,不被佛经的微言大义所困扰;“四备”要求译者广泛涉猎古籍史书,工于连词成文,善用典雅词句,不至于造成译文粗陋笨拙;“五备”要求译者胸怀宽广宽厚仁慈,冲虚融和,能够博采众长,不固执己见;“六备”要求译者钻研佛理与翻译技艺,淡泊名利,没有卖弄夸耀之心;“七备”要求译者通晓梵语,熟练掌握翻译技巧,不会在翻译过程中让佛教思想有所失落;“八备”要求译者略懂《三仓》《尔雅》等文字训诂之书,粗通篆书和隶书等汉字传承与形态结构,不违背汉语的常规表达方式。

仔细品读,不难发现“八备”的核心其实是“八不”,即“不惮久时”“不染讥恶”“不苦暗滞”“不过鲁拙”“不好专执”“不欲高衒”“不坠彼学”“不昧此文”。在每一个“不”之前,有两个铺陈性短句,与其后的八个“不”形成条件关系。如第一条中“诚心爱法,志愿益人”是“不惮久时”的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做到“诚心爱法,志愿益人”,在译经时才能“不惮久时”;反过来说,如果做不到“诚心爱法,志愿益人”,就无法做到“不惮久时”。同样,第二条中“将践觉场,先牢戒足”是“不染讥恶”的条件;要想“不染讥恶”,就必须做到“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余者同理,皆为先述说对译者的行为要求,后点出对译者的素质要求。

换个角度看就可以发现,这“八备”既论及译者的译技,也涵盖译者的译德。其中的一、二、五、六条强调的是译者的道德操守和品行胸怀,三、四、七、八条则纯粹关乎知识素养和翻译能力。彦琮之所以对译技之外的译德格外重视,可能是因为他不仅是个律己甚严的佛经译者兼组织者,同时也是个虔诚的僧人。而当时从事佛经翻译的译者主体,除了朝廷委派的官员之外,基本上都是僧人。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所翻译的都是自己顶礼膜拜的佛经,所以彦琮对译德的格外强调也就可以理解了。

三、“八备”说对典籍外译译者素质的启发意义

翻译本来就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有人甚至认为完全对等的翻译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国清代学者马建忠在《拟设翻译书院》中曾经感叹“夫译之为事难矣”[3],另一位清代学者魏象乾亦称:“窃惟翻译之道,至显而寓至微,至约而寓至博,信乎千变万化、神妙莫测也。”[4]普通翻译如此,典籍翻译更是难上加难。典籍基本上属于古代文本,它比当世文本的外译多了一个译古为今的过程。将中国古籍译为现代汉语,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中国远古时代文字系统很不发达,远未达到成熟阶段,据传《周易》成书时常用汉字仅一千八百多个。要用数量如此不足的文字表达复杂深奥的思想内容,必然会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互用现象非常常见,通假字俯拾皆是,导致不少词句具有多义性,产生歧义也在所难免。其次,中国古代文士特别追求言简义丰,很多文本的语言过于简洁凝练(如《周易》《道德经》等古籍)。第三,古代语言的句法结构与现代语言多有不同,历史背景和语言环境也与当今时代差别巨大。这些差异导致大部分古籍理解起来很不容易,即便本土读者,如果不借助工具书,在阅读这些典籍时,都会觉得举步维艰;要将典籍翻译成外文,遇到的问题必然更多、更复杂。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典籍外译的不易,决定了典籍外译对译者有着特别的要求。具体而言,对从事典籍外译活动的译者有以下要求:

(一)使命担当和爱岗敬业精神

“八备”的第一条中,“诚心爱法”之“法”当指佛法,“志愿益人”要求译者把借助佛法“渡人”作为理想和抱负。可以说,“爱法”和“益人”就是佛经译者的使命担当,这种使命担当会增强他们译经的自觉性,让佛经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不惮久时”,“爱岗敬业”。与佛经翻译类似,典籍翻译活动同样需要译者具备这种使命担当和爱岗敬业精神。翻译工作劳心费神,翻译中国古代典籍更是如此——如上文所言,典籍翻译需要经历“译古为今”和“译中为外”两个翻译过程,其中所消耗的心神又岂是平常翻译的辛苦可比!如此“不惮久时”地从事典籍外译工作,如果译者缺乏“志愿益人”的公益精神,没有使命担当和爱岗敬业精神,如何可以完成?!

(二)干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

“八备”的第三条是从吃透原文意旨方面对译者提出的要求。准确理解原文是翻译工作的起点。不能透彻理解原文意旨,如何能够以此为基础进行翻译,如何能够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哲罗姆在《约伯记》译文的序言中说:“有一点我很清楚,就是我只能翻译已经弄懂了的东西。”[5]在《圣经》首五卷译文的序言中他还说:“句子要靠译者的博识与精通语言才能理解、翻译。”[5]

在典籍翻译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典籍中的不少篇章言辞简约,深奥隐晦,如果没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是不容易吃透文章意思的。所以典籍翻译的第一个最重要的任务便是确切领会原文的意旨。

试看《论语》中的一句话: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6]172

《朱子集注》曰:“周,普遍也。比,偏党也。皆与人亲厚之意,但周公而比私耳。”[7]该句意思大致是,君子以正道交友但不勾结拉拢人,小人勾结拉拢人却不能以正道交友。但有人却将该句英译如下:

An intelligentleman, said the Master, cares for the whole more than for the parts, while an uncultured man cares for the parts rather than for the whole.[6]16

回译为汉语,则大致意思是:

孔子说:君子关心整体胜过局部,而小人关心局部胜过整体。

显而易见,译者是把原文中“周”和“比”的意思完全理解错了。在这个基础上译出的句子,当然与原文的含义大异其趣。严格说来,这样的译文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典籍”了。把这样的译文交给国外读者,很难想象他们能够从中读出原文的意旨,并且领略到中国典籍的精彩。

(三)广博的百科知识储备和高超的文学修养及文字输出能力

“八备”的第四条“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要求译者具备广博的百科知识储备,另外还要求译者具备高深的文学修养和流利的文字表达能力。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将翻译分为三种类型: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8],典籍翻译则涉及了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两个过程——先译古为今,然后再译中为外。所以,作为典籍翻译的译者,除了像普通译者那样具备双语能力之外,还要拥有深厚的古文功底以及广博的历史、百科知识。我国翻译家林纾认为“非‘史才’不敢译史书”,因为“外国史录多引用古籍,又必兼综各国语言文字而后得之”[9]。中国典籍在这一点上表现尤为突出。中国典籍为浓缩的中华历代文化的精华,旁征博引之文数不胜数,典故运用比比皆是。如果译者没有浩瀚的知识积累、广阔的知识面,则很难通达文章深意;如果译者没有高深的文学修养、相当的国学基础和挥洒自如的文字表达能力,则在外译过程中不能准确、流畅地表达原文本义、再现原文意旨和精彩。试想,疙疙瘩瘩、佶屈聱牙的译文,又怎能让国外读者领略中国典籍的深刻、典雅和优美呢?

(四)博采众长的团队合作意识

“八备”第五条“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要求译者不武断固执,不刚愎自用、固执己见,而要有听取不同意见的“雅量”,能够虚怀若谷,广开言路,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团队协作。这种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对典籍翻译尤其重要。中国典籍博大精深,涵盖的范围极广,某些古文文本的意思还存在争议,各家注疏也是各执己见,莫衷一是,如果译者没有深厚的古文功底,没有博览并细致比较各家观点,甚至请教相关专家,要想准确传达其深刻内涵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如果译者只工于(现代)汉语和某种外语之间的转换,却于古文并无多少研究,那么,比较稳妥的解决办法就是邀请精通古文的专家学者加入翻译团队,以“接力”的方式进行合作,最终完成典籍外译任务。中国早、中期的大规模佛经翻译就是以团队合作的方式,确切地说是以译场的形式进行的。译场一般要设译主、证义、证文、书字梵学僧、笔受、缀文、参译、刊定、润文等九个职位。之所以要如此兴师动众,就是要确保译者对原文理解无误,译出的文字“毫芒之间,泯然无微疹”[10],甚至达到与“读原本无二”的地步。我国近代翻译家林纾本人并不懂外语,但他却和一些精通西文的朋友合作,先后译介了英、法、美、俄、德、日、希腊、瑞士、挪威、比利时、西班牙等十余国97位作家的184种文学作品,其中不乏像《鲁滨逊漂流记》、《巴黎茶花女遗事》(即《茶花女》)、《黑奴吁天录》(即《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样的名篇。清代翻译家高凤谦说:“若译书之人,必兼通中西文而后可。其有专精西文者,可以文士辅之。”[11]林纾的这种“翻译”模式,与其观点不谋而合。

(五)潜心钻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八备”第六条“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炫”中,“耽于道术”要求佛经译者一心专注于佛经翻译,不追名逐利,不炫耀自我。典籍翻译对于译者也有着同样的要求。长期以来,翻译的报酬一直很微薄。当前,很多文本的翻译是千字50元。上海市翻译家协会秘书长赵芸向当地媒体透露,目前的文学图书翻译,稿费一般千字50元到70元不等,偶尔有给到80元、90元的。[12]2016年,国家版权局和国家发改委颁发的新稿酬标准规定:实行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的基本稿酬标准,每千字原创为80-300元,改编为20-100元,汇编为10-20元,翻译为50-200元。翻译的报酬如此微薄,难怪李景端先生慨叹“新稿酬标准既叫好又失望”[13]。更重要的是,目前翻译作品在学界不被视为创作,在高校职称评审中也不算是学术研究成果。典籍翻译工作本来就要比普通翻译工作更费时、费力,得到的报酬却如此微薄,并且还不被认作学术成果,如果译者不能甘于寂寞、甘于清贫,没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意志、决心和韧性,没有潜心钻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缺乏“淡于名利”的道德情操,又如何能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翻译工作中,做好典籍外译工作呢?

(六)过硬的外语水平和文字理解及转换能力

“八备”第七条“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要求译者通晓梵文,熟练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如此才能让所译佛典不会遗失原文本旨(此处的“彼学”即佛经原典)。不要说典籍翻译,任何涉及语际转换的翻译,都需要译者有过硬的双语能力和语际转换能力,这是作为译者的基本前提。译入佛典如此,典籍外译亦是如此。何刚强认为,在翻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要突出四项要求,首要的一条就是“扎实的双语语言基本功”[14],原因即在于此。

(七)训诂考据能力和熟练使用辅助工具的能力

“八备”的第八条“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要求译者能够使用语言文字工具书,有训诂考据能力,熟悉并遵守汉语的表达规范。据僧睿《大品经序》说,鸠摩罗什整整花了一年时间重订《大品经》,其中“校正检括”就用了四个月零八天。译文用字也极为审慎:胡本(西域诸国文本)有误,用梵文校正,汉言有疑,用训诂来定字。[15]《文心雕龙·练字》曰:“篆隶相熔,苍雅品训。古今殊迹,妍媸异分。字靡易流,文阻难运。声画昭精,墨采腾奋。”[16]这几句话说明,《仓颉》和《尔雅》等工具书不仅于文章内容表达是否正确非常关键,而且在文学创作中对于文章美丑、高下有巨大影响力。训诂考据能力对于文章写作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对于典籍翻译同样重要。

如上文所述,由于典籍成文时间久远,很多字、词、语法的含义已经与现在多有不同,如果译者没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和相当专业的训诂考据能力,就无法准确理解原文本义,而典籍中不确的表达或者字词缺失的现象,就更考验译者的训诂能力了。如果译者连原文本义都无法理解,又怎么能够将典籍准确翻译为外文,让国外读者领略到真正中国典籍的风采呢?

当然,当今时代,由于物质条件提高和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如果译者能够熟练掌握书籍尤其是古籍查阅技巧,熟练使用网络数据库,那么就可以在训诂考据工作中节约大量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更准确地完成译古为今和译中为外的工作。

(八)洁身自好的品德修养

“八备”第二条“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要求译者在成为译经僧之前,首先要告诫自己严守戒律,不染上招人非议的恶习。古希腊哲学家斐洛(Philo Judaeus)认为,《圣经》译者必须要得到上帝的感召,才能从事《圣经》翻译[17]13-14,中世纪哲学家奥古斯丁(St.Augustine)也有类似看法[17]34。尽管从事典籍外译的译者们所翻译的并非宗教典籍,但典籍翻译在很多方面与宗教典籍翻译有相似之处——况且宗教典籍也是典籍的一部分;尽管我们不认为翻译需要神灵的感召,但对于所译文本以及文本作者的信任和热爱,这本身就是做好翻译工作的一个重要促进甚至保障因素。不管怎么说,在伦理道德和行为举止上严格自律、洁身自好、不动辄招惹是非、全身心都投入到翻译工作中的译者,要比行为失范、放任随意、不负责任的译者更有利于典籍外译工作的完成。

四、结 语

尽管彦琮法师的“八备”翻译观有重复、累赘之嫌,尽管“八备”很可能只是对译经僧众而非对译者个体的要求[18],它却不仅对佛经翻译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在中国译学史上亦有着重要地位,甚至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第一篇正式的翻译专论”[19],对当今的翻译实践仍有启发和指导作用。它要求译者具备广博的知识修养、纯熟的语言素质和高深的文章造诣,同时还强调译者的宗教觉悟和个人品行。可以说,“八备”对译者的使命担当和爱岗敬业精神、潜心钻研和无私奉献精神、干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博采众长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训诂考据能力、外语水平和文字理解及转换能力、广博的百科知识储备和高超的文学修养及文字输出能力,还有品德修养,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典籍翻译与佛经翻译有相似的要求,“八备”对于从事典籍翻译的译者而言,更具有不同一般的价值和意义。从事翻译工作的个体和团队,要以“八备”的精神为标杆和目标,从精神品质到知识水平到义务能力等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典籍外译工作,把灿烂的中华文明更好地与世界人民分享。

猜你喜欢

外译佛经典籍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美丽的佛经故事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协通论视佛经一例
文化翻译视阈下《流浪地球》的英文译制讨论及其对影视外译的启示
走向世界的汉语词汇
布达拉宫纸质文物修复——以佛经公文为例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非遗背景下德宏州少数民族史诗典籍外译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