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提高

2020-12-28白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期
关键词:内科心血管医护人员

白静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

0 引言

经济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而健康问题也“浮出水面”,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日益提高。鉴于心血管疾病发病速度快,难以预测,容易出现许多的并发症,又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所以采用有效的策略进行科学的预防,促使护理质量和效果的全面提高,已经成为当前医护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更好地增强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实效性,一线的医护人员必须积极地探寻新的护理方式,从整体和细节两个方面入手,把握心血管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各种数据和结果进行科学地解析,组织不同形式的检查,加强常规性、基础性的护理,同时辅以心理护理,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切实解决心血管疾病的各种突出症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以满足不同病情患者的实际需求。下面,就结合心血管患者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提高内科护理的质量,进行如下探索。

1 心血管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

医护工作一直以来,始终是各地区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许多问题在护理中络绎不绝的出现,对于护理质量和效果的提高,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成为医院整体效率得以全面提升的绊脚石。对于心血管护理工作而言,面临的各种现象如下:

1.1 具体的数据研究不透彻,导致护理工作无法顺利地开展。由于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有的病人来的比较匆忙,甚至是在急诊科进行的各项检查,当时没有专门的医护人员,所以一些数据提供的并不是很具体、详细。再加上工作繁忙,有的医护人员极易出现漏洞,可能会出现二次检查的情况,导致工作不够细致,护理效率提高不上去。

1.2 没有与主治医师进行协商,致使护理程序不严。繁琐复杂的护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拥有足够的耐心。但是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导致许多的一线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对于患者的病情没有深入地了解,不知道与主治医师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一些问题随之而来,这也在无形之中造成整体的护理程序不够严格,协商和融合的方式不恰当,对于心血管患者的真实情况了解不全面,护理工作无法顺利地开展和实施。

1.3 实际护理考虑不全面,心理防护不到位。患者第一和至上的护理原则是一线护理人员,必须遵守的,也是难以改变的事实。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然而心理护理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实际的护理中,部分工作人员由于担负着繁重的任务,再加上许多外部因素和条件的制约,无法与患者进行密切的情感沟通,对于患者出现的诸多心理问题缺乏防范意识,不能看清楚患者出现焦躁心理、紧张情绪的真实状况,做不到身体和心理护理的双重结合,致使护理成效不高,患者的配合度不强,患者难以顺利地康复。

1.4 护理的引导工作不科学,没有突出护理的重点。科学性、创新性是护理工作的一大特色,也是护理工作的焦点和重点。但是在进行心血管的护理中,部分工作者对专业的护理工作没有进行深入地学习,在参与各种培训的过程中,不能做到积极主动,护理素养和意识有待提升。

1.5 护理工作确保科学体系的保障,无法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一直以来,传统的医护工作中,由于护理制度不够严密、规范,导致许多医护人员在护理中,方式和方法流于形式,没有侧重点,总觉得干多干少一个样,真正的护理意识不强烈,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对于护理工作缺乏自主意识,对于整体护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产生阻碍。

2 针对具体的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

为确保心血管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医院必须从根源入手,细化具体的措施和方法,让护理工作更符合实际,更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全方位解决上述问题。具体的护理对策如下:

2.1 依靠数据,进行科学的护理评估,为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基。大部分患者来的时候比较匆忙,在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才知道心血管疾病的由来。面对此种情况,作为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工作人员,需要拥有足够的细心,仔细认真地研究患者的各种数据,以此为基础,对患者的整体病情,进行科学地评估和分析,全面而深刻地掌握患者的发病情况,要对患者的病史、发病特点和规律,进行深入地了解,尤为关注患者的心律、心电图、血常规等基本情况,协助主治医师的工作,把各项工作做到位[1]。同时要把各项检查的重要数据,进行汇总和整理,并做好记录,然后把重要的信息反馈给医生。比如来了一位六十五岁的老人,他的发病情况比较特殊,他患有糖尿病,此时医护人员就需要与以医生进行协商,要对症下药,做到事无巨细,以达到内科护理效率的提高。

2.2 依据临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地观察,确保护理工作的推进。临床观察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患者的用药、饮食情况,只有勤于观察,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才能了如指掌,才能真正推动护理工作的全面开展,从而提升护理的实际水平。为此,作为医护人员在用药方面,要多与患者的家属接触,认真地阅读药物的说明书,并把注意的事项告知患者或家属,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要及时给予说明和解释,在患者用药期间,要多巡视、多观察,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与之交流,一旦出现过敏或不良反应,要帮助其排解,以减轻病痛对患者的折磨。另外关于饮食方面,更要进行科学地引领,总体上要以低脂、低盐清淡为主,可以适当地食用绿色有机蔬菜,在这里需要尤为强调的是,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糖分过高的水果,可以食用瘦肉、鸡蛋、牛奶、奶制品、豆制品来均衡营养,但切记不可吃油腻、油炸食品,鱼翅或是肥肉[2]。

2.3 遵循实际,恰当地开展心理护理,增强护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心理防护是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和实施的主要环节。一般情况下,心血管患者的发病比较严重,住院时间相对较长,极易产生浮躁心理,心理负担十分地沉重,不可避免地产生消极的情绪[3]。鉴于此,医护人员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多与患者进行情感的沟通和交流,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善于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患者,要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其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把内心的情绪通过语言描述出来,让患者多参加户外活动,晒晒太阳,感受一下温暖的阳光,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让患者更轻松愉悦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2.4 注重教育,把健康引导作为重要任务,全面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健康教育是患者出院后的一种有效防范措施。为了让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减少复发的次数和频率,医护人员需要把健康引导放在关键性位置,用患者更容易接受的语言,去进行细致地说明,加强出院后的指导和帮助,要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必要地阐述。因为对于心血管患者来说,出院后的康复治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医护人员要对身体状况、饮食情况、锻炼身体方面,需注意的问题、以及复查的必要性,进行耐心地解释,让患者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心血管预防的意义,以实现医护工作的延伸和拓展,全方位提高护理工作的层次和质量。

2.5 建立科学完善的护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需要根本制度和体系的保障的,护理工作更应如此。护理人员作为心血管患者护理的重要人物,其护理意识的增强尤为必要。为了达到护理效率的提高,需要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考核制度,结合每个患者的病情,对症下药,合理地布置,要做到奖罚分明,责任到人,严格规范工作人员的言行和举止,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方法,提高工作人员的主人翁意识,深刻地意识到心血管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心血管内科护理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期间,作为一线的优秀护理人员,必须巧妙地运用以上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和途径入手,细化护理环节和步骤,精心地布置和安排护理措施,遵循患者第一的原则,善于运用科学化的护理方法,把心理护理、健康护理和基础护理有机地统一起来,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加强与主治医师的交流与沟通,及时地进行评估,要重点突出薄弱环节,努力学习专业的护理技术,从而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猜你喜欢

内科心血管医护人员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内转科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