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运用在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固术围术期心理干预中的效果分析
2020-12-28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467000李英英刘冬艳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467000)李英英 刘冬艳
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观念要求各项护理行为不仅要满足疾病治疗,还要满足患者主观意愿,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选取我院43例后巩膜加固术围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以人为本理念运用在心理干预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43例后巩膜加固术围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n=22)、对照组(n=21)。对照组男11例,女10例,年龄14~25岁,平均年龄(19.27±2.14)岁;观察组男13例,女9例,年龄15~28岁,平均年龄(22.14±2.25)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采用后巩膜加固术予以矫正,术后局部使用抗炎药物预防感染。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后病房环境及设施介绍、术前指导患者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术日晨常规禁食准备、术后加强切口及引流管道的护理,并实施常规心理指导等。观察组在心理干预环节落实以人为本理念。①术前心理干预:分析患者心理状态,根据患者负面情绪产生原因,站在患者角度讲解手术成功治疗案例,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以稳定术前心态。但需注意年龄问题,避免专业性强的术语,且要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以提升患者主观认识度。②术中心理干预(针对局麻患者):时刻关注患者情绪波动,可采取沟通方式转移其注意力;情绪起伏较大时,护理人员可通过握手等增加其安全感,还可分享手术进程,消除其恐惧、紧张等负性心理。③术后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耐心地对患者及家属讲解注意事项、术后反应(如水肿、胀痛、出血等),并指导患者卧姿,防止手术反应加重;按时巡视时主动询问患者感受,并告知患者及家属进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防止便秘;主动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各项反应的原因、应对措施、注意事项,提高护理满意度,以维护医患关系。
1.3 观察指标 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S A S评分为(4 6.8 5±5.6 7)分、S D S评分为(57.86±5.73)分,对照组SAS评分为(4 7.5 4±5.0 9)分,S D S评分为(58.03±5.64)分,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t1=0.419,P1=0.677;t2=0.098,P2=0.922)。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为(44.01±2.46)分、SDS评分为(47.03±2.79)分,对照组SAS评分为(53.17±4.28)分、SDS评分为(53.34±4.16)分,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55,P1=0.000;t2=5.867,P2=0.000)。
3 讨论
心理干预是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方式、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帮助患者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1]。以人为本理念强调护理人员在心理干预时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帮助患者缓解心理问题。尹春娥[2]研究显示,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手术患者生理应激反应,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以人为本理念可提高后巩膜加固术围术期患者心理干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通过术前教育更加细节化,根据患者年龄进行图文、视频讲解,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健康认知,缓解焦虑等负性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术中关注患者情绪,通过握手、语言交谈缓解患者恐惧心理,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提高遵医行为。
综上所述,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固术围术期患者治疗期间,在心理干预时运用以人为本理念,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