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小檗碱、克拉霉素、雷贝拉唑、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观察
2020-12-28河南省武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54950刘欣
河南省武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54950)刘欣
临床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1]。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显著改善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减少消化性溃疡复发几率,降低胃癌的发病率。但是,近年来由于幽门螺杆菌耐药性的增加,其根治率呈现下降的趋势。我国第4次幽门螺杆菌治疗共识推荐含铋治疗方案,建议联合益生菌、中医药及乳铁蛋白等[2]。多项中药文献研究显示,部分中药成分具有显著的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其中包括黄连素片。既往有多项采用小檗碱二联疗法或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临床报道,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3]。本试验采用盐酸小檗碱、克拉霉素、雷贝拉唑、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探讨其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初次治疗患者120例,其中有8例患者资料不符合纳入标准或拒绝试验等因素被排除,剩余112例幽门螺杆菌患者进入随机分组。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格,将入选患者顺序编号,依据1∶1的比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8~70岁,平均为(45.6±12.9)岁;伴随疾病慢性胃炎患者44例,消化道溃疡患者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5例。观察组中男性29例,女性27例,患者年龄分布在30~68岁,平均为(47.1±11.7)岁;伴随疾病慢性胃炎患者43例,消化道溃疡患者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伴随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具有可比性。本试验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试验药物 盐酸小檗碱片(0.1克/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022453,生产企业: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胶体酒石酸铋胶囊[规格:每粒含胶体酒石酸铋168毫克,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346,生产企业:盈信药业(汕头)有限公司];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规格:20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715,生产企业:成都迪康药业有限公司);阿莫西林分散片(规格:0.5g/粒,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6510,生产企业:石药集团中诺药业有限公司);克拉霉素缓释片(0.5g/粒,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1041,生产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小檗碱+克拉霉素+雷贝拉唑+胶体酒石酸铋,盐酸小檗碱片,一次0.3g,一日3次;克拉霉素缓释片,一次0.5g,一日2次;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一次20mg,一日2次;胶体酒石酸铋胶囊,一次3粒,一日2次。
对照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雷贝拉唑+胶体酒石酸铋,克拉霉素缓释片,一次0.5g,一日2次;阿莫西林分散片,一次1.0g,一日2次;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一次20mg,一日2次;胶体酒石酸铋胶囊,一次3粒,一日2次。
两组患者治疗以14天为1个疗程,入选患者在治疗期间,禁烟酒,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1.4 随访 在患者两组服药后第1天、第14天及第42天进行门诊或者电话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服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4周,对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复查。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以13C呼气试验检查阴性为诊断标准,检测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情况包括药物引起的腹泻、口苦、头晕、纳差、皮疹等。临床症状改善以腹痛、腹胀、胃灼痛、反酸等进行评价,临床症状减少为原来的50%以上为有效。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例数和百分数,两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 治疗后4周,观察组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85.7%、8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9.3%和8 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联合克拉霉素的含铋剂四联疗法能够达到与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标准四联疗法相似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同时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推荐盐酸小檗碱联合克拉霉素的含铋四联疗法作为阿莫西林耐药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4]。由于幽门螺杆菌耐药菌株的大量出现,临床研究显示,传统经验性治疗方案常常无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之前,如果医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对幽门螺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
抗生素耐药,尤其是阿莫西林耐药,已经成为阻碍根治幽门螺杆菌的重要因素,所以寻找不含高耐药抗生素的替代疗法,可能是未来延缓或者阻碍幽门螺杆菌耐药的有效措施。近几年,国内外多项研究探讨根治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新思路,联合中药、益生菌等治疗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药理学研究显示中草药黄连素可以有效地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并且能够保护胃黏膜,具有抗炎、消除氧自由基的作用。传统医学中,中药饮片黄连是作为治疗消化道溃疡、肠胃炎的重要药物。黄连素主要成分为盐酸小檗碱,由中药黄连提取出来的。本试验结果显示,治疗后4周,观察组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85.7%、8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9.3%和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盐酸小檗碱联合克拉霉素的含铋剂四联疗法能够达到与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标准四联疗法相似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临床症状改善率相当。
综上所述,盐酸小檗碱联合克拉霉素的含铋四联疗法与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标准四联疗法方法均能够有效地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新的治疗方案可以作为阿莫西林高耐药地区的治疗方案。需要指出的是,本试验研究样本量较少,并且为单中心设计,试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尚待多中心、双盲、随机临床试验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