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反复发热1 例
2020-12-27吴艳玲冷建春
吴艳玲,冷建春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1 病例资料
患者高某,男,71 岁,住院号:585819。因“意识障碍26 天”于2019-05-29 日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入院诊断:(1)大面积脑梗死(基底动脉栓塞);(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安装心脏起搏器状态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3)肺部感染;(4)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5)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测得最高体温:39.4℃,查血常规、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示:中性粒细胞数:7.7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C 反应蛋白:103.3mg/L,降钙素原:0.39ng/mL,胸部CT 提示双肺感染,痰细菌培养提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治疗上先后予以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甲磺酸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抗感染,退热及补液支持治疗,中药上予以荆防败毒散、参苓白术散等,但患者仍反复发热,体温波动在37.8℃-38.8℃之间。中医诊察:患者发热,醒状昏迷,喉间痰鸣音显著,留置胃管,导尿管引流出淡黄色清亮小便,大便调,舌体短缩,脉结。此后予以盒灸关元穴1 周后,患者未再发热。
2 讨论
灸法以其操作方便、疗效显著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对于“热证可灸”、“热证禁灸”这也是历代医家常争论的话题。《伤寒论》中示以无论实热、虚热均不可行灸法。实热证不可用灸法可引“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表明邪郁于表,卫阳郁闭,邪热不得宣泄,病属表实热证,当发汗解表以达邪,若误用艾灸,其热邪必内透而不能外达,不仅不利于解表反增里热,是以邪热本实,误灸之后使阳热更盛,而致耗血伤阴;而虚热证也切不可用温补之灸法,如用灸法,则易助热成火邪,耗伤阴血,使阴伤更甚,筋骨失濡,而至“血难复也”。于此“热证禁灸”之说为不少医家所认可。但也不乏诸多医家推崇“热证可灸”之说。关于“热证可灸”的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在金元时期得到了丰富及完善。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认为无论实热虚热均可行灸法,对于实热证,灸法可引火邪外出,热能引热,从而以热治热;对于虚热证灸法则能滋阴清热,并特意强调灸法补泻原则的重要性。且历代诸多医家也将艾灸运用到临床,无论实热证还是虚热证也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灸法具有退热、抗炎、抗病毒、调节中枢神经传导、调节免疫应答等功能。一方面,艾灸作用于体表后,可使局部循环血流量增加,局部组织代谢旺盛,有利于散热[1],灸法还可以减少内生致热源对体温调节中枢的影响,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幅度减低或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降低热势或退热的作用[2];另一方面,现代灸疗的治疗作用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而且这种作用呈双向调节的特征,即低者可以升高,高者可以使其降低。艾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然后传递到经络系统,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最后作用于人体各脏腑的病变部位,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之更好的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
临床上多重耐药的发生多与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及病势密切相关。本例患者结合病史、血常规、痰培养、胸部CT 等检查,肺部感染诊断成立,且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上予以充分抗感染治疗,患者仍反复发热。此多属于中医内伤发热范畴,多以气血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为主要病机,结合患者病史,患者老年男性,既往大面积脑梗死术后,长期卧床,且存在意识障碍,咳嗽发射、吞咽反射均受损,病程长,病情重,营养状况差,加之长期使用抗生素及其他寒性药物,患者久病体虚,以致气血阴阳亏虚,阴阳失衡而引起发热,且发热经久不愈,正气虚甚,而致病情益重。而以盒灸关元穴1 周后,患者发热症状好转,表明灸法对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发热症状具有良好疗效。结合此例患者,关元穴为强壮要穴,具有益气补虚之功,而灸法亦能促进脏腑功能及阴阳平衡的恢复,采用盒灸关元穴能起到顾护正气、扶正祛邪、调整脏腑阴阳之效,待气血阴阳调和则发热自除。
综上,“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临床上多重耐药感染多发生于基础疾病多、长期卧床及营养不良患者,证候往往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患者正气亏虚,卫外不固,正虚邪恋,更容易加重病情或耐药[3]。而灸法可通过其“以热治热”之功,不仅可以退热,还可通过其调节免疫应答等功能,增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免疫力,从而起到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平衡气血阴阳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多重耐药患者发热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