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卷入式”教研引导下探索“生命”主题活动环境创设*

2020-12-26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17期
关键词:大王花儿教研

袁 雪

(合肥市宿州路幼儿园教育集团森林城分园 安徽合肥 230000)

卷入式教研是教师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描述性讲述、分析来确定学习的内容及设计方案的教研模式。针对教研活动的预期目标,以全员卷入、全程卷入和实践性主题引领为特征,让不同状态下的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方案的研讨。将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体现到教研活动方案中,以提高其对活动的认同感,最终使其能够自主参与其中,围绕聚焦的问题展开专业的研讨,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解决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

幼儿生命教育,是指通过生理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教育、品德教育和灵性教育等途径,让幼儿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环境、与时空的关系,最终学会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达成全人健康的发展目标。

然而,“如何开展适宜化、本土化的生命主题教育,使其有效地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之中”是贯穿整个主题活动始终的一个困惑。可喜的是,在园内卷入式教研的支持下,在教师间相互探讨交流中,在教师不断地自我反思和与儿童的对话里,整个主题的方向逐步明晰。从开展、调整到完善,探索出一条合适幼儿自主感知生命的实践路径。

一、汲取集体智慧,点亮幼儿生命教育的起点

大自然对幼儿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科学探究方面的第一目标为“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相应的教育建议是“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自然、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渐热爱、尊重、敬畏自然”等。《指南》的解读为幼儿园开展“生命”主题活动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如何细化“生命教育”的主题?从哪里作为切入点?怎样解释更易于幼儿理解抽象难懂的生命概念?主题探究的路径是教师预设还是幼儿选择?这些都是正式开展“生命”主题活动前需要考虑的难题。通过园内“亮点的分享 经验的分享——《指南》指导下工作总结研讨活动”的卷入式教研学习,我意识到发掘幼儿兴趣点的重要性,幼儿目光所及即我们追求的方向。教研中提出关于开展主题教育的“顺应思路”,提醒教师们在开展活动时,要时刻做好引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紧跟幼儿步伐,善于观察,抓住契机,带领幼儿进一步积极探索。

二、且思且行,研思相长,以“花”为例,递进生命教育的展开

(一)花主题的来源——紧跟幼儿兴趣,明晰主题方向

幼儿的学习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开学初,天然妈妈为班级送来几束勿忘我干花,吸引了大家的兴趣。孩子们经常过去闻一闻,看一看,摸一摸,与同伴讨论花的名称。三八妇女节时孩子们亲手制作了送给妈妈的礼物——康乃馨,大家对花的兴趣越发浓厚。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后,经过集体投票,我们决定开展“探秘花儿”的综合主题活动。

(二)花的探讨与思考——丰富相关经验,促进主动探究

通过直观感受可触可闻的花儿后,孩子们对花的探究热情更加高涨。以此为契机,我邀请家长和孩子共同探索更多花的秘密。通过调查发现,孩子们认识的花有玫瑰花、荷花、桃花等常见花,也有猪笼草、彼岸花、大王花这些不常见的花。一次次的讨论让主题活动逐步深入,同时孩子们对花的了解也更有科学根据:真花会枯萎而假花不会;花朵很脆弱,不能随便触摸;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知道花的名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探秘花儿”活动中许多疑问得到了解答,班级的主题墙内容也逐渐因孩子们的发现和创作而丰富起来。“花之密语”“我喜欢的花”“花可以用来做什么”成为班级主题墙上孩子们最感兴趣和最喜爱的三个板块。随后的 “探索主题墙之美 任重道远而潜行——主题墙观摩评比活动” 让我产生困惑:是否真正做到把环境创设的权利还给孩子?教研活动中老师们从“主题墙的板块划分是否清晰、主题是否明确、内容是否丰富以及是否符合该年龄阶段的幼儿特点” 等方面提出了改善的建议。专业互动下的真知灼见,促使我进一步反思如何真正给予幼儿自由。或许适当地设置“留白”更有利于幼儿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生成未知的新活动。于是“捕捉幼儿兴趣点,随机生成探究内容”就成为下一阶段生命主题活动的侧重点。

(三)一朵花里看世界——串联区域游戏,深化主题外延

在一次分享活动中,多多同学提到了食人花(大王花),随后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并围绕“大王花会不会结果实”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孩子们了解到大王花不吃人也不吃动物,而是依靠别的生物存活,它能吸引苍蝇等动物为它传粉等。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时不时都在讨论大王花的秘密,有些小朋友还说要爸爸妈妈带他们去马来西亚看看大王花。大王花可以说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花了。

循着上次教研的思路与幼儿后续的反馈,调整后的主题墙上新增了起名为“大王花的秘密”的留白板块,幼儿可以把大王花的秘密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结合“区域互评 交流成长——卷入式教研活动”的分享交流,我们发现幼儿对主题的兴趣点还可以适宜地与班级的区域活动进行串联,于是“寻找大王花”“大王花的秘密”等问题展板就成为美工区与图书角的创作延伸,区域里的墙面和柜面也变成了孩子探索的“记录单”,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也能继续探讨花儿的秘密。

(四)花的轮回与升华——因时制宜巧构思,灵活运用“旧”材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儿逐渐枯萎,孩子们开始尝试各种方法让花的生命延续下去。踌躇之际,“外出学习 互助教研——创意美术分享活动”打破了“花”主题的季节局限性,为主题的延伸和拓展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发散空间。 此活动鼓励幼儿利用自然材料进行创作和想象,低结构的材料更有利于激发幼儿高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于是,幼儿园里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都成了幼儿进行艺术创想的最佳材料。花的凋零,看似是游戏的终结,实则孕育着新游戏:生活区新增了捣花汁、做香水的工具;美工区有干花作画、鲜花汁扎染;植物角开展秘密花园的观察写生;花店里加入了树枝和黏土,孩子们可以按照喜好制作手工花……

三、致谢集体力量,浇灌生命之花

如果我是一艘航行在教育大海中的小船,那么集体的教研智慧就是推动小船不断远航的风帆。和孩子一起探秘花儿的过程,亦是一次自我成长的过程。“卷入式”教研的逐层深入,助力“生命”主题落地生根;教研团队的思维碰撞给予我不断反思和进步的空间;专业互动的有效启发,让我更加有的放矢地调整生命主题的探索路径。

每一个细节调整,都是一门值得推敲的学问。每一次的专业对话,也将不断地激励我们做一个勤于研习、善于反思的老师。我们应该主动地把教研的智慧灵活地运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让每个孩子从中受益。

猜你喜欢

大王花儿教研
谁来当大王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虎大王
大王的生日礼物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
破烂大王不好当
《花儿与少年》的搞笑瞬间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