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教学生活化,情真意切乐表达
——小学作文“三重”教学法初探

2020-12-26吴叶军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17期
关键词:佳作习作创设

吴叶军

(歙县新安小学 安徽黄山 245200)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而表达是人生活、发展的需要,是人的基本必备能力。所以,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习惯。

对学生写作现状的分析,不难得出结论:学生之所以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写不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有一部分原因学生不知道基本的语言表达技巧,也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经历通过笔表达出来。通过这些年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索,我总结出“三重”作文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习作兴趣、乐于表达真情实感有很大作用。

一、重情境创设,追求习作练习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快乐、轻松、愉悦等因素对认知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创设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克服对作文的恐惧心理,进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由此可见,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因此对写作刚起步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利用课堂这块阵地,通过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感受,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

例如,在写人物特点的主题作文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我事先跟同事说好,让其特别“打扮”一番(为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然后在上课铃响后去教室找我(传达下午去教育局参加培训的通知),而我故意不在教室里,最后同事把这个通知告诉学生,并要求学生转告于我。在同事完成这一“任务”后,我“若无其事”地进教室,学生果然很认真地告诉我下午培训的事情。当然,为了使这个情境更加逼真一点,我顺势问学生:是哪位阿姨?长什么样子?我让学生仔细回想,学生基本把我同事的样子描绘了出来,包括说话的内容。有了这样的情境创设,我顺势让学生把整个事情完整地复述了一遍,并写了一篇题为《今天,遇上一位陌生阿姨》的作文。

古人有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创设情境,其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留意生活中的细节,这样才会让自己在写作时有素材。有了在教室里的情境创设做铺垫,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无论在家里、学校,还是身处大自然,以及未来走上社会,都应该留心观察,对于印象深刻的生活片段,鼓励其通过习作的方式进行记录,然后与同学分享。当学生不再把写作文当成是任务,而是抒发自己情感、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习作生活化就成为可能。

二、重写后修改,力求“我手写我心”

一篇好的文章要经过反复的雕琢与思考,推敲与修改,才能成为一篇美文。因此,学生在完成一篇习作后,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对修改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我班,摒弃了传统的教师一人改作文的做法,遵循“竞争式修改,螺旋式提高”的原则,创新了作文修改环节。

首先,取组名。我把全班同学分为八个修改小组,每组学生的习作水平相对均衡,强弱搭配。同时,每个小组给自己取一个满意的名字,比如“梦之队”“地表最强战队”“不服来战队”,通过组名,组员潜意识里就有了比拼的意识。

其次,巧分工。在每一个小组里,每个学生都有相应的任务,比如有的学生负责找错别字、数段落及字数;有的学生负责总结文章思想、内容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情况;有的学生负责记录修改作文完成时间。通过对学生任务的量化,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就有了明确的方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一个月下来之后,组员的修改任务实行轮转,保证每个学生对修改的各个环节都熟悉掌握。

再次,亮成果。为体现“竞争式修改”,每个小组的总体表现会以分数进行量化。例如,修改所花时间长短、修改得精彩与否等。每组精挑一篇公认为修改得较为得意的作文,利用投影,向全班展示,并由组长配以解说,教师此时可以适当进行补充。对于修改得比较精彩的环节,可以加分,对于修改所花时间较少的小组也会加分,而这两个环节是相互制约的,一般情况下,所花时间越长,修改得相对越全面。如果小组既想获得时间方面的加分,又想获得修改方面的加分,小组成员就必须精诚合作,以不断提高修改的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组员都学会了如何去修改文章。

最后,精总结。在整个修改过程中,教师只是在各小组间巡视指导,记时间,加分数,等各小组完成“亮成果”环节后,教师对八篇修改习作进行总评,一般以修改得较为成功和值得再改进两大方面来进行点评。总结结束,教师对于小组分数最高的前五名授予“动车组”荣誉称号,倒数三名的则授予“火车组”称号,并勉励其再加把劲。

一次作文,经过不同学生的不同层面的修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修改能力,还让学生知道了写作的一些“雷池”,从而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了规避。通过这样的“竞争式修改”,实现了学生习作水平的“螺旋式发展”,最终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境界。而这,恰好解决了学生作文怎么写的难题。

三、重习作展示,肯定自我写作价值

让学生的习作有更多的读者,是学生乐于写作的动力。因此,通过多种途径展示学生的习作,肯定学生自我写作价值,是教师在习作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节。在我班,我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习作展示,以激发学生持续写作的热情。

第一,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佳作赏析”板块展示。在每学期的班级文化建设中,“佳作赏析”板块是雷打不动的。每次作文教学结束之后,学生修改完毕,通过学生自荐,全班投票选出当次优秀习作,选入“佳作Top10”;同时,为了鼓励写作基础较弱同学的习作积极性,教师从他们的习作中挑选出佳句作为“佳句Top10”,然后一起粘贴于“佳作赏析”板块里,课后学生便经常光顾于此,取经学习。而被选上的同学,心里高兴,写作也更有了信心。

第二,通过班级刊物进行展示。如果说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佳作赏析”的读者是本班学生,那么作为班级动态宣传的重要平台,班报的读者不仅是班级学生,还有学生的家长,因此班报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班报上刊登学生的优秀习作,对于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肯定其自我写作价值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月刊,学生最期待的就是月末班报发下来的那一刻,他们都在翘首期盼自己的习作能被刊登。

第三,通过正式刊物展示。对于班级学生的优秀习作,我稍微指点学生再次修改,并帮忙投稿。所以,班上时不时就会有学生的习作被正式刊物刊用,并寄来样刊和稿酬。为了激发学生对发表文章的欲望,我会在班上隆重举行一个交接仪式,将样刊和稿费(汇款单)郑重交给习作作者。在学生接到自己样刊和稿酬的那一刻,掌声经久不衰,学生的习作热情也因此得到了持续性的激励。

第四,通过各种平台展示学生的习作,让学生的写作价值得到体现,使学生产生了读者意识:把自己的感受、想法通过文章与更多的人进行分享、交流,让学生懂得写作的意义: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从而解决了学生为了什么而写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自觉抵制抄袭行为。”通过“三重”教学法,学生的作文不再写空话、套话,更不会去抄袭,因为学生懂得了如何去感知生活,锻炼了观察力与思考力,提高了修改与写作能力,并产生了初步的读者意识,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想,学生唯有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现实的良好习惯,并懂得如何表达,才会有一篇篇真情实感的佳作产生!

猜你喜欢

佳作习作创设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佳作欣赏
佳作展示
佳作精赏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习作展示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