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26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330800彭琴谈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6期
关键词:负面血液护理人员

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330800)彭琴 谈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所有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出60例根据护理方式分两组。将选择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参照组(30例),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35~60岁,平均(48.24±2.26)岁;透析时间5~11个月,平均(8.25±1.13)个月。选择舒适护理模式的患者纳入研究组(30例),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35~60岁,平均(48.32±2.19)岁;透析时间5~11个月,平均(8.30±1.09)个月。在性别、年龄及透析时间比较上,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患者;患者自愿加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无法正常交流者;合并低血压或意识不清者。

1.2 方法 应用常规护理于参照组中,即血液透析过程中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与详细记录,并讲解血液透析的流程、优势与注意事项等,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则遵医嘱进行相应的处理。应用舒适护理模式于研究组中,方法:①血液透析前护理:术前进行访视,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并做足相关准备。由于血液透析治疗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部分患者不可避免的出现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可向每一位患者发放宣传手册,以便其阅读后提高对血液透析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视频、图片等方式帮助患者进一步了解血液透析的流程、作用等,促使患者自行调整内心的负面情绪。此外,通过交谈了解影响患者情绪的主要因素,为患者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促使负面情绪缓解后提升患者身心舒适度。②血液透析中护理:在穿刺时首先检查血液透析机的设置参数、运转情况,主动向患者解释各项操作的目的、作用等,通过交流、播放愉悦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对穿刺的注意力,在穿刺成功后将导管妥善固定,并对患者电解质与体液变化情况进行严密观察,详细记录液体出入量。需注意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并保证力度轻柔与缓慢,一旦发现患者穿刺点渗血,即刻调整并固定穿刺针,在出血点使用棉球进行适当压迫。③血液透析后护理:血液透析结束后对内瘘进行包扎与固定,在患者穿刺点做止血处理,主动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同时,向患者与其家属讲解血液透析后相关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以SAS评分为工具,分别于护理前后评估两组患者抑郁情绪,该量表共有20个条目,其中包括惊恐、害怕等,总分为0~100分之间,可将患者抑郁情绪划分为轻度(50~59分)、60~69分(中度)、70分以上(重度)。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指标采用表示,行t检验,若检验结果显示P<0.05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组(35.54±2.19)分优于对照组(50.61±2.62)分,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与常规护理区别在于,舒适护理模式更注重人本理念的体现,强调以患者为中心而开展各项工作,以满足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需求[1][2]。例如,在血液透析前,通过访视了解患者血液透析前的身心状态,结合宣传手册、视频与图片强化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的认识,避免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存在知识误区或了解不深而陷入负性情绪中。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注重转移患者对穿刺与治疗的注意力,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让患者尊重感与被重视感得到满足后放松紧绷的神经,保证血液透析治疗顺利完成。待血液透析治疗完成后,护理人员及时进行包扎、固定内瘘与穿刺点止血等处理,稳定患者治疗后的内心情绪,通过注意事项让患者重视血液透析后的护理,充分体现出舒适护理模式的人性化与全面化特点。结合此次研究数据,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更优,差异显著(P<0.05)。

总而言之,应用舒适护理模式于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可缓解血液透析给患者带来的负面情绪,有利于保证患者的舒适状态。

猜你喜欢

负面血液护理人员
血液发生相关microRNAs研究进展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