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策略探究

2020-12-25刘士明

幸福家庭 2020年18期
关键词:学生家长共育习惯

■文/刘士明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实施的大背景下,小学班主任要将小学教学延伸到家庭中,积极引导学生家长正确管理学生的日常学习,配合教师工作,开展家校共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一生。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和家长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更要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配合和监督指导。小学班主任要指导家长注重教育方法的使用,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共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小学班主任要多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将自身的工作经验教授给学生家长。小学班主任要让家长明白自己的行为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家长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例如,家长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就可以在晚饭后和孩子一起看一些课外书,边看边描述书中的场景,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读完以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谈论书中的内容,并说出自己的读后感,加深孩子对阅读内容的记忆。小学班主任还要正确引导学生家长对学生进行鼓励式教育,多表扬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和家长不可只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培养。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不完整的阶段,他们的思想意识还比较单纯,很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扰,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可塑性较强,需要家长和班主任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例如,家长在要求学生尊重长辈、爱护小动物、爱护公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时,就要先做到这些,在一言一行中影响学生。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家长的道德素养也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小学班主任要积极与家长沟通,通过和学生家长的相互配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长会和学生家长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明确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监督学生的一言一行,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促进家庭文明建设

促进家庭文明建设至关重要,也是构建家校共育体系的重要方式。小学班主任要教育和引导家长以身作则,提高自身修养,做到有效的自我约束,让家长重视自身行为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原生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家长要营造一个温馨和睦、充满书香气的家庭环境。首先,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父母双方要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自然会感到温馨和幸福。如果夫妻不和,家中经常吵吵闹闹,孩子会感到不安、压抑和焦虑。其次,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如利用节假日开展家庭娱乐活动,利用双休日全家人到大自然中游玩等。孩子生活在欢乐和谐的家庭中,有助于身心健康成长。

不是只有在家里才可以进行家庭教育,孩子和父母共同完成的教育都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多事情都是新鲜的,都有学习的必要,家长也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耐心讲解孩子未知的事物。例如,假期家长可以带孩子出去旅游,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习惯、风土人情;参观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博物馆,让孩子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等。

家庭、社会时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孩子积极向上,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性格。班主任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家庭教育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建立家校共育体系,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学生家长共育习惯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上课好习惯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客户告知书)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人兽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