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故事依托创意美术发展幼儿的文学想象能力

2020-12-25亚小民

幸福家庭 2020年18期
关键词:民间故事想象美术

■文/亚小民

幼儿教育要重点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其中,文学想象力是教师容易忽略的。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重要题材之一,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日常故事,对幼儿的启蒙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有着广阔的文学想象能力培养空间。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尝试通过民间故事依托创意美术促进幼儿文学想象能力的发展。

每个孩子都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哪怕一个小小的事物,幼儿也可以进行一场童话故事般的联想。幼儿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让孩子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开发幼儿的智力,引导幼儿在有趣的教学情景中爱上学习,开拓自己的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将民间故事融入幼儿教学中,通过一个个短小有趣的民间故事,丰富幼儿的文学常识,不断提高幼儿的文学想象能力。尤其在创意美术课程中,民间故事的融入,可以让幼儿萌发出更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并融入美术创作中,不断地开发幼儿的思维。

多方位提高幼儿的文学想象能力

民间故事大多是从生活出发,但又不局限于实际情况,融入了很多的奇思妙想,使得故事本身充满幻想,十分有趣。幼儿的想象能力非常丰富,需要外界的刺激,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民间故事,进一步地培养幼儿的文学想象能力,拓展幼儿的知识层面。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幼儿播放“夸父逐日”的一小段动画片,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拓展幼儿的知识层面。通过观看夸父逐日的片段,幼儿了解到夸父威猛好胜,与太阳你追我赶,但是总追不上,在路途上又累又渴,喝光了黄河、渭水仍然不够,还要去北边大泽找水喝,却渴死在了路途中,而他随手携带的手杖葬于此地,形成了一片茂密的桃林。教师可以让幼儿自主表达自己对这个神话故事的理解,也可以鼓励幼儿根据这则上古神话故事自己创编故事,并在班上与其他幼儿分享,让幼儿畅所欲言,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文学想象力。

打造幼儿对创意美术的实践力

民间故事作为一种集体创作,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类型化倾向,民间故事可以辅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内容。尤其是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民间故事展示美术作品,极大地丰富课堂内容,让幼儿通过创意美术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

例如,在幼儿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幼儿展示电影《哪吒》的相关片段,让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对哪吒的认知,不断地丰富幼儿对民间故事的了解和喜爱。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画出自己喜爱的民间人物。幼儿会认真思考,发挥自己的创作能力,创作一幅有趣的画面。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帮助幼儿,解决幼儿的困惑,不断提高幼儿在创意美术中的自信心。

幼儿习惯于通过视觉和听觉接收信息,往往缺少实践的自觉意识。提高幼儿创意美术的实践力,最关键的就是培养幼儿的内在驱动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幼儿对创意美术的兴趣,让幼儿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萌发更多创意,并用自己的实践表达这些创意,有效提高幼儿对创意美术的实践力。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对于幼儿的奇思妙想,教师要给予鼓励,不可打击幼儿的积极性。

教师要将民间故事融入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幼儿的知识层面,引导幼儿在有趣的教学情景中爱上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从一个个经典故事中感受到真善美,开拓幼儿的学习思路,让幼儿萌发出更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并融入美术创作中,不断地开发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美术创作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猜你喜欢

民间故事想象美术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创意美术
漫话民间故事
创意美术
漫话民间故事
创意美术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