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蜈蚣本草考证及临床应用
2020-12-25严宝飞朱星宇陈亚运戴仕林杨月东刘圣金
严宝飞 ,朱星宇,陈亚运,戴仕林, ,刘 嘉,杨月东*,刘圣金,
(1.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1800;2.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中药资源产业化与方剂创新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循环利用重点研究室,江苏 南京 210023;3.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中药蜈蚣为蜈蚣科动物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L. Koch)的干燥体,其性辛,温,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嗝,半身不遂等病症的治疗[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蜈蚣主产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等地,此外,四川、广东、广西等地亦产。蜈蚣科动物哈氏蜈蚣(S. subspinipesdehaaniBrandt)、横棘蜈蚣(S. subspinipessubspinipesLeach)、赤蜈蚣(S. morsitansLinnaeus)、墨江蜈蚣(S. mojiangicaZhanget Chi)、黑头蜈蚣(S. negrocapitisZhanget Wang)、多棘蜈蚣(S. subspinipesmultidensNewport)在地方上也做蜈蚣药用,但产量仅占药用蜈蚣产量的2 %左右[2-5]。现代研究表明蜈蚣中含脂肪酸、肽类、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胆甾醇和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6-9],具有中枢抑制、抗惊厥、抗炎、镇痛、抗菌、抗肿瘤、血管及心肌保护等药理作用[9-13]。蜈蚣及其组方临床应用广泛,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和恶性肿瘤等疑难及危重病症[14-15]。
本文对蜈蚣进行全面的本草考证,并对蜈蚣及其组方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蜈蚣资源的后续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1 蜈蚣的本草考证
1.1 名称考证
蜈蚣别名较多,《尔雅义疏》称“蒺藜”。《庄子》曰:“蝍蛆,甘带”。《广雅释虫》云:“蛆,吴公也”。《说文解字》称:“蚣”。《本草经集注》云“一名蛆”。《埤雅广要》曰:“百足”。《证类本草》称:“刀环虫”。《本草纲目》曰:“蜈蚣一名天龙”。《药性切用》曰:“蜈蚣即百足虫”。《药材学》称:“蜈蚣又名百脚”[16]。《山东药用动物》称:“蜈蚣又名百足虫、千足虫”。
1.2 产地考证
《神农本草经》记载:“生川谷”,即蜈蚣多活动于山川山谷中。《图经本草》记载:“蜈蚣,生吴中川谷及江南,今江浙、山南、唐、邓间皆有之,多在土石及人家屋壁间”,江南、江浙为今长江下游地区,山南即今湖北、陕西、河南境内,唐、邓为今河南邓县、泌阳。陶隐居云:“今赤足者多出京口,长山、高丽山、茅山亦甚有,于腐烂积草处得之”,京口即今江苏镇江地区,长山即今山东地区,高丽山即今河北、北京一带,茅山即今江苏句容地区。《续明道杂志》记载:“黄州出大蜈蚣”,黄州即今湖北黄冈一带。《蜀本草》记载:“生山南谷土石间,人家屋壁中亦有……今出安、襄、邓、随、唐等州”,安、襄、随即今湖北安陆、襄樊、随州地区。《图经衍义本草》记载:“生大吴川谷、江南”。《本草纲目》记载:“蜈蚣西南处处有之”,西南即今广西、云南地区。《本草崇原》记载:“蜈蚣江以南处处有之”。《本草述钩元》记载:“川广最多,江南亦有”。《岱山镇志》记载:“磨心岭土人种蜈蚣以为田,供药肆之采用……春夏之交,乡村儿童上山采捕……每年所出不下数十万条”,磨心岭在今浙江省岱山镇境内,且当地蜈蚣产量很大。
《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蜈蚣为夜行肉食性动物,喜栖于潮湿阴暗的地方。主产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等地,此外,四川、广东、广西等地亦产”。《中药大辞典》记载:“栖息于丘陵地带和多砂土的低山区,喜欢在温暖的地方。分布很广,主要以陕西、江苏、浙江、河南、湖北等地产量较大”。《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记载湖北、江苏、浙江等长江下游地区蜈蚣产量占全国90 %以上。
综上所述,蜈蚣古代产地主要是以江苏、浙江为代表的长江下游地区,河南、湖北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广西、云南为代表的南部地区,其中江苏、浙江、湖北出现频率较高。现代蜈蚣产地文献记载包含了古代文献记载的产地,因此,蜈蚣的产地从古至今没有变化,江苏、浙江等长江下游地区及湖北自古以来为蜈蚣的主产地。
1.3 基原考证
《神农本草经》描述为:“赤头足者,良”,即红头红足蜈蚣。《图经本草》描述为:“以头、足赤者为胜”,即红头、红足蜈蚣品质好。陶隐居云:“黄足者甚多,而不堪用,人多火炙令赤以当之,非真也”,即红头黄足蜈蚣。《续明道杂志》记载:“黄州出大蜈蚣”,即大蜈蚣。《本草衍义》描述为:“蜈蚣,背光黑绿色,足赤,腹下黄”,即黑头红足蜈蚣。《蜀本草》描述为:“形似马陆,身扁而长。黑头赤足者良”,即黑头红足蜈蚣。《本草纲目》描述为:“春出冬蛰,节节有足,双须歧尾……南方有极大者”,即双须歧尾蜈蚣。《本草崇原》描述为:“春出冬蛰,节节有足,双须岐尾,头上有毒钳。入以头足赤者为良……蜈蚣色赤性温,双钳两尾,头尾咸红”,即双须歧尾蜈蚣。《本草述钩元》描述为:“背丝腹黄。头足赤而大者为公。黄细者为母”,即红头红足蜈蚣。《神农本草经赞》描述为:“赤连歧尾,黑簇双须”,即双须歧尾蜈蚣。根据蜈蚣生物学特征及本草对应的产区可得出,大蜈蚣、红头红足蜈蚣和红头黄足蜈蚣(从动物学理论分析,不同产地同一物种群间的差异可导致虫体步足颜色的不同[5])为蜈蚣科动物少棘蜈蚣;黑头红足蜈蚣为蜈蚣科动物黑头蜈蚣;双须歧尾蜈蚣为蜈蚣科动物多棘蜈蚣。
自1963年版《中国药典》后历代药典均记载蜈蚣为蜈蚣科动物少棘蜈蚣的干燥体。《常用中药鉴定大全》记载哈氏蜈蚣、横棘蜈蚣、赤蜈蚣可药用。1996年版《云南省药品标准》记载墨江蜈蚣亦可药用。《新编中药志》记载黑头蜈蚣可药用。《中药大辞典》记载蜈蚣为蜈蚣科动物少棘蜈蚣和多棘蜈蚣的全体。
综上所述,古代文献记载的蜈蚣来源为少棘蜈蚣、多棘蜈蚣和黑头蜈蚣,现代临床使用的蜈蚣为少棘蜈蚣、多棘蜈蚣、赤蜈蚣、黑头蜈蚣、墨江蜈蚣、哈氏蜈蚣和横棘蜈蚣,现代使用的蜈蚣品种包含了古代文献记载的蜈蚣来源,但由于现代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及蜈蚣临床需求量的增加,现代药用蜈蚣的品种较古代有所增加。
1.4 捕捉期考证
《图经本草》曰:“七八月取之”。《证类本草》曰:“七月、八月采”。《本草蒙筌》曰:“端午收者美”。《岱山镇志》记载:“春夏之交,乡村儿童上山采捕……”。
自1963年版《中国药典》后历代药典均记载蜈蚣为春、夏二季捕捉。《中药大辞典》记载养殖蜈蚣在七八月前后采收;野生蜈蚣应在夏季雨后捕捉。
综上所述,蜈蚣的捕捉时间古代与现代一致,均在春夏二季捕捉。
1.5 炮制考证
陶隐居云:“勿令伤,暴干之”,即晒干。《日华子本草》云:“蜈蚣,入药炙用”,即采用火炙法。《雷公炮炙论》载:“以蜈蚣大者一枚,炙为末,和苦酒敷之,亦治口噤”,即采用火炙法。《续明道杂志》载:“黄州出大蜈蚣,土人捕得以烟熏干”,即采用烟熏干法。《本草蒙筌》云:“入药慢火炙黄”,即采用烘焙法。《本草纲目》云:“今人惟以火炙去头、足用,或去尾、足,以薄荷叶火煨用之……口内麻木者:用蜈蚣3条(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煨)……用赤足蜈蚣,焙为末,入片脑少许,唾调敷之……腹大如箕:用蜈蚣三、五条,酒炙研末”,即火炙、薄荷叶煨、蜜炙、酒浸、纸裹煨、烘焙和酒炙法。《本草备要》云:“取赤足黑头者,火炙,去头、足、尾、甲,将荷叶火煨用,或酒炙”,即采用火炙、荷叶煨和酒炙法。《得配本草》云:“去头、足用,荷叶包煨,或以柳末于新瓦上同炒,俟黑为度,或酒炙,随病法制”,即采用荷叶煨、柳末炒和酒炙法。《岱山镇志》记载:“春夏之交,乡村儿童上山采捕以竹签撑之,卖与收客,用火焙干”,即采用烘焙法。
1963~198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蜈蚣的炮制方法为用竹片绷直,干燥。1995年版《中国药典》后历代药典规定蜈蚣的炮制方法除干燥外为去竹片,洗净,微火焙黄,剪段。《中华本草》记载蜈蚣的炮制方法为3种:蜈蚣:取原药材,除去竹片及头、足,用时剪成小段;炙蜈蚣:取蜈蚣,先将头、足除去,用文火焙,焙至黑褐色,不得焦;酒蜈蚣:取净蜈蚣,喷洒白酒适量拌匀,置锅内,用文火加热,微炒干,取出,放凉,每蜈蚣100 kg,用白酒20 kg。
综上所述,古代文献记载的蜈蚣炮制方法为:晒干、火炙、烟熏、烘焙、薄荷叶煨、荷叶煨、纸裹煨、蜜炙、酒浸、酒炙和柳末炒。现代炮制方法为:直接干燥、烘焙和酒炙。
2 蜈蚣及其组方在临床各科应用
2.1 在皮肤科的应用
皮肤科主要使用蜈蚣治疗银屑病、带状疱疹、丹毒等。杨素清等[17-18]运用以蜈蚣为君药的蜈蚣败毒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风热型)8周,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PASI)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另外,杨素清团队[19-24]对上述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发现,以蜈蚣为君药的蜈蚣败毒饮可能通过降低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白介素17(IL-17)、IL-23、核因子κB(NF-κB) mRNA、角蛋白(keratin)6 mRNA等的细胞表达,从而抑制HaCaT细胞增殖,诱导HaCaT细胞凋亡,调控T细胞相关因子,降低免疫反应,最终起到抗银屑样改变。刘杰[25]运用以蜈蚣为君药的蜈蚣托毒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瘀滞肌肤证)6周,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ASI评分、中医血瘀症候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贾华魁等[26]亦证实,含蜈蚣组方可抑制T淋巴细胞所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2及干扰素γ(INF-γ)因子,最终起到抗银屑病作用。
2.2 在神经内科应用
神经内科使用蜈蚣主要治疗面神经炎、缺血性脑卒中、神经痛等。面神经炎(面瘫)方面,临床疗效观察报道较多:翁柠等[27]使用蜈蚣胶囊治疗急性面神经炎2周,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赵进[28]使用以蜈蚣为君药的牵正复颜饮治疗风痰瘀阻型周围性面瘫2周,结果显示治疗组的面神经分级标准(House-Brackmann)量表临床疗效、分级、积分,中医症状临床疗效、积分,社会生活功能(PDIS)和躯体功能(PDIP)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以上两组研究安全性评价提示无明显不良反应。缺血性脑卒中方面,部分研究已达分子水平:崔娜等[29]使用复方蜈蚣散治疗气虚血瘀型脑缺血性中风4周,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及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王丽娜等[30-31]研究发现,蜈蚣提取液能降低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血小板生成素(TPO)含量及生物活性,修复损伤的内皮细胞,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从而抑制血栓形成,以及上调缺血区半暗带脑红蛋白(NGB)表达,最终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杨飞雪[16]研究发现,含蜈蚣制品(脑络欣通胶囊)可升高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降低vWF含量和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及CD62P活性,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从而起到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最终达到脑保护作用。
2.3 在肿瘤科应用
蜈蚣临床应用于多种癌症治疗。目前认为,蜈蚣可能通过抑制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调节免疫等多途径起到抑瘤作用。(1)抑制血管生成:彭平亚[32]研究发现,蜈蚣可降低MCF-7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卢云峰[33]研究亦发现,蜈蚣提取液可抑制裸鼠MDA-MB-231人异位乳腺癌移植瘤组织中的VEGF及Ang-2 的表达;而VEGF与Ang-2是血管生成中最主要的生长因子,因此蜈蚣及蜈蚣提取液最终起到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刘细平等[34]发现,蜈蚣提取液能通过抑制VEGF 与Ang-2的表达进而抑制Bel-7404 肿瘤的血管生成。(2)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廖柳等[35]研究证实,蜈蚣提取物通过降低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磷酸化,调控STAT3相关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从而降低金属蛋白酶2(MMP-2)、VEGF等下游靶蛋白的表达,最终起到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刘翔峰等[36]研究发现,蜈蚣醇提液可能通过阻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通路和激活应激活化蛋白激酶1(JNK1)通路,上调抑癌基因p53、B淋巴细胞瘤2基因相关X蛋白(Bax)和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最终抑制Bel-7402的增殖。刘兵等[37]发现,少棘蜈蚣活性蛋白通过溶解肿瘤细胞中的某些结构蛋白,破坏肿瘤细胞的完整结构,对舌癌Tea-8113细胞增殖起到抑制作用。(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陈园等[38]发现,蜈蚣提取物可使人肺癌A549细胞停滞于DNA合成后期/细胞裂期(G2/M期),诱导细胞凋亡。周恩相[39]体外研究证实,蜈蚣提取液作用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G1/G0期,促进Bax基因的表达,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体内研究证实,蜈蚣提取液通过上调S100钙结合蛋白A9(S100A9)、细胞角蛋白19、半乳凝素-7在MDA-MB-231治疗组中的表达,促进裸鼠MDAMB-231移植瘤细胞凋亡。周永芹等[40]发现,蜈蚣提取物通过Bax和caspase-3介导的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降低Bcl-2和存活蛋白(survivin)表达量,从而诱导小鼠体内人宫颈移植肿瘤细胞凋亡。Ding等[41]发现,蜈蚣提取物能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上调胱天蛋白酶9(caspase-9)和caspase-3 的表达,下调Bcl-2/Bax 蛋白比率,通过线粒体途径促使人胶质瘤U87细胞株凋亡。(4)调节免疫:陈茂华等[42]证实,金头蜈蚣多糖不仅能明显抑制荷瘤小鼠肝癌生长,还能增加脾脏重量,增加血清白介素2(IL-2)含量,降低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对实验小鼠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Zhao等[43]发现,蜈蚣提取物多聚糖蛋白复合物(SPPC)可显著增加裸鼠外周血中CD4+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数量,提高Th1/Th2细胞因子比率,抑制IL-10、TGF-β、花生四烯酸代谢酶[环加氧酶2(COX-2)和细胞色素P450 4A(CYP4A)]及各自产物的表达,破坏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功能,进而调节免疫作用。刘细平等[44]研究发现,蜈蚣提取液能提高Bel-7404人异位肝癌移植荷瘤裸鼠的胸腺指数、脾指数,增强裸鼠免疫功能。
2.4 在其他科应用
蜈蚣在男科、呼吸科、骨科等科也均有应用。周宇[45]研究证实,“水蛭-蜈蚣”药对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5(PED5)活性,上调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一氧化氮合酶(NOS)蛋白的mRNA表达,降低血清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最终改善勃起功能障碍。李海燕等[46]发现,“全蝎-蜈蚣”药对可减少哮喘模型大鼠的支气管壁和平滑肌厚度,抑制胶原纤维增生,减少气道重塑,同时还可减轻气道炎症。赵海梅等[47]研究结果示,“全蝎-蜈蚣”药对可提高胶原免疫性关节炎大鼠的小肠黏膜IL-2、IL-4、IL-10表达水平,进而有效缓解免疫性关节炎的关节损伤。此外,蜈蚣及其组方制剂还应用于儿科、风湿科等科室,但临床报道较少,参考价值不大。
3 总结与展望
本文对中药蜈蚣的名称、产地、基原、捕捉期和炮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考证,对蜈蚣及其组方在临床各科应用进行了全面总结,为扩大蜈蚣的开发应用提供了文献依据和理论支持。
除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少棘蜈蚣外,多棘蜈蚣、黑头蜈蚣和哈氏蜈蚣等品种也作为中药蜈蚣的地方习用品使用,这些品种的使用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建议可以进一步对其成分、药理、毒理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弥补正品蜈蚣资源之不足。历代文献中载有蜈蚣多种炮制方法,在方法与辅料的选择上较现代更为丰富。目前关于蜈蚣炮制的研究鲜有报道,不同炮制方法及辅料的选择对蜈蚣的成分、药性、临床疗效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目前蜈蚣应用与研究主要集中在皮肤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其药理机制主要为抗炎、止痛、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肿瘤等方面,但蜈蚣的临床研究仍存在不足:(1)蜈蚣的临床使用剂量、服用方法仍遵循古代本草文献记载,尚缺少客观的大数据、多中心的循证医学支撑;(2)蜈蚣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虽有报道,但与其传统中医功效及现代药理作用相关的物质基础并不明确,且需要的剂量或浓度也不明确,故将蜈蚣及其复方制剂开发成新药也尚待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