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2020-12-25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福台初级中学赵新全

数学大世界 2020年17期
关键词:布置分层数学知识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福台初级中学 赵新全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界开展了一轮又一轮的教学改革,不断地更新当前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人才。伴随着这样的背景,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有效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不同的数学课堂学习体验,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帮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发展。

一、学生的合理分层

在我校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在新生入学的时候会对学生进行一次摸底考试,根据一段时间的学习,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评价等了解学生的数学成绩以及数学学习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和数学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两种不同的层次,A层次和B层次。A层次是一些数学基础较好,在数学课堂上也能够很好地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走的学生,而B层次的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在数学课堂中接受新知识的时候也比较困难。对学生分好层次之后,教师就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不同的教学。当然,这个层次的分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会定期对学生的层次进行重新分配,这样B层次的学生都会有机会进入A层次,A层次的学生也只能更加努力才能够保持在A层次中。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而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之前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的整节课的教学方向,教学目标的确定对整节课的教学有奠基作用。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注重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使其符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要求。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部分知识时,首先分析教材以及教学标准,了解本部分的教学主要内容,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A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四种不同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能熟练应用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拓展思维。B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认识和初步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方法,并且能够简单运用;能够运用所学的判定定理解决数学问题。这两种不同的教学目标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设定的,这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因此,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开展和实施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对于A层次的学生要设定比较全面的促进思维和学习能力发展的目标,对于B层次的学生应该设定一些注重基础知识的目标,进而保障学生的进步。

三、课后作业的分层

课后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延伸,也是教师不可忽略的环节。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注重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在学生认知范围之内的作业,使得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由于作业太容易而起不到效果或者作业太难而完成不了的情况。

例如,在我所执教的班级中,每次上完数学课,我都会设计和布置两份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对于A层次的学生,我会布置一些具有探究和思考特征的作业,比如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进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对于B层次的学生,我会比较注重基础,会根据教学内容和数学知识布置相应的难度较小的练习题,以此来巩固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夯实学生的基础。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学生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完成作业获得提高,进而实现学生有效发展。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充分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创新教学方式,更要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

猜你喜欢

布置分层数学知识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特别号都有了
雨林的分层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