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
2020-12-25江苏省海安市白甸镇瓦甸初级中学马月彪
江苏省海安市白甸镇瓦甸初级中学 马月彪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十分严谨的学科,在练习中稍微马虎一点,或者是因为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不牢固,就会导致错误出现。针对学生在练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利用这些错误资源进行探究学习,从而培养学生逐渐由错误走向正确,帮助他们形成自身的数学思维,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
一、初中学生数学习题错误的类型及原因分析
在初中数学练习中,学生常犯的错误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低级性错误;第二种是高级性错误。低级性错误主要是由于马虎等因素造成的,学生只要进行反思或者在教师的点拨下,很快就能掌握;而高级性错误则是因为学生自身认知出现错误导致的,而且高级性错误也是初中学生数学错题资源构成的主体。导致学生出现高级性错误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学生对数学知识感知、应用的能力较弱;二是他们对相应数学概念、定理理解得不深刻、不扎实,从而出现了知识混淆的情况;三是他们没有建立数学思维,不会运用数形结合等数学思维能力解题;四是学生产生了思维定式,不会灵活运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策略
1.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运用错题资源,首先必须借助学生的错误练习题,引导他们强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自主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加认真地理解并记忆相应的数学概念,扎实掌握相应的数学概念。
例如:在学习完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九章《中心对称图》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围绕中点四边形这一主题,设计如下问题:
(1)顺次连接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形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2)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所形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3)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所形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结合问题给出的信息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然后根据所学的知识,就能很轻松地辨别出这些特殊的四边形分别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四边形其各边中点连接起来会形成正方形?通过这样的拓展,帮助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帮助他们扎实巩固相应的数学概念,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2.利用变式训练拓展学生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相应数学概念的基础上,还可以利用错题资源进行变式训练,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灵活运用相应的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习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苏科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对称图形——圆》第五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内容时,针对学生确定位置关系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在帮助他们扎实掌握相应的概念与公式之后,还可以进行这样的变式训练,由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变形到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进行求解:
例1:已知两圆的圆心距为4cm,且其半径R和r分别是方程x2-5x+6=0 的两根,请判断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
例2:如果两圆相离,且两圆的半径R和r分别是方程x2-7x+3=0 的两根。请写出两圆圆心距的范围。
通过设计这样的变式练习,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同时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促使他们可以灵活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内容,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和意识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还可以利用错题资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意识,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数学题目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这样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渗透数学建模思想,从而逐渐帮助他们掌握数学的本质。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说题比赛,引导他们述说自己对于题目解题的困惑、总结解题失败的原因,或者是阐述解题的得意之举、瞬间灵感的来源以及题目的变式之想。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提炼出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揭示出问题的本质,进而更深入地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
4.引导学生进行错题反思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在习题教学中利用错题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通过反思,弄清楚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了解自身的错误究竟是知识混淆导致的还是因解题技巧失误导致的,是个别问题还是普遍问题,是自身原因还是题目原因,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对症下药,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汲取经验教训,迅速从错误当中走出来,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他们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习题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在习题教学中有效利用错题资源,针对学生错题中的典型,进行巧妙设计,使学生发现错误,并探究错误产生的原因,能帮助他们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进而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