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

2020-12-25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磨头小学邓翠翠

数学大世界 2020年17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情境探究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磨头小学 邓翠翠

数学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终极目标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教师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引领者、点拨者与指导者,在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努力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构建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开始数学课堂教学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投入对新知识的探究之中。有效的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生动、更形象、更富有情趣。

比如,教学“奇妙的图形密铺”时,教师可以从玩拼图入手,给出一个不完整的“姚明”的拼图,教师问:“同学们,猜猜这是哪位体育明星呢?”生答:“姚明。”教师继续问:“那我们应该选哪一块拼图拼上去呢?”学生选了一块正确的。教师追问:“为什么不选另一块?”生:“因为要没有缝隙。”教师指出在玩拼图时要做到“无空隙”,接着用同样的方法提出“不重叠”这个概念,为引入“密铺”做了铺垫。这样,学生兴致高涨,学习就变成一种自主、自觉、自由、自在的活动。

贴近学生生活的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唤醒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体精神,让学生迅速进入数学学习状态之中,乐于接受知识,让学生真正成了数学课堂的主人,而不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通过构建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够让数学教学的信息更加具有新颖性、新奇性与趣味性,这样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与热情。需强调的是,教师构建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的方式、方法、策略是多样化的,可以从新旧知识的“链接”处去构建,可以引导学生辨析相关数据的变化规律去构建,可以利用数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热点、亮点去构建,也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去构建等。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

数学学习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思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克服困难而获得成功,就会感到满足,就有了继续学习的动力。课堂上教师应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1.为学生提供“先学”的机会

课堂上可以安排“先学”这一环节,即教师课前设计好关于探索新知识的一些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文本),理解教材(文本),从而探究到解决相应的问题的策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让学生先去预习数学教材(文本),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学生开拓数学学习的“新思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以让学生预习教材(文本)并总结:通过预习,对于“分数”自己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通过预习明白为什么必须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零,而不是在小数“后面”添上或去掉零。学生通过预习,数学学习的主体意识得到唤醒,学习的欲望更强烈。

2.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并解疑

首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鼓励学生互相质疑并解疑,将没有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其次,由学生上讲台将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其余学生上台讲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策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有效互动、讨论、探索、交流,以让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探究,获取知识,在主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撞击出智慧的“火花”。比如,“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教师就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争论、辨析“割”与“补”这两种方法求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优越性,让学生通过质疑、释疑并最终解疑,从而唤醒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体意识,张扬学生的个性。

三、开展激情四射的探究活动

1.激发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积极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师应该充分进入学生的情感中去,与学生进行彼此毫无分歧和亲密无间的交流。”

数学课堂上,教师要以“情”激“趣”,自己要“身临其境”地进入角色,激情四射,以自身的情趣去感染、激发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积极情感。一旦学生有了积极参与的情绪,就会形成对教师的期待,对知识的渴望,就会迸发创造的欲望,从“乐学”到“会学”再到“学会”。

2.引导学生探究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探究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如,《认识一元以下的人民币》教学片段如下:

师:爱学习的白兔正好缺一个卷笔刀,一个卷笔刀1 元2 角,怎么付1 元2 角钱?小朋友们以四人为一小组,把信封里的钱拿出来试着去付1 元2 角,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付的,我们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最多!只要付款方式正确,老师就把这个卷笔刀卖给你。(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们请一组小朋友上来展示一下你们是怎么付的?

学生展示方法:

方法一:一张1 元+一张2 角。

方法二:两张5 角+一张2 角。方法三:一张1 元+两张1 角。

方法四:两张5 角+两张1 角。

方法五:12 张1 角。

方法六:一张5 角+7 张1 角。

……

师:你们用了好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怎么付1 元2 角钱”这一个问题,多么善于思考啊!我们为自己鼓鼓掌!

值得肯定的是,学生的每一种方法都是正确的,教师设置了开放的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表达的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多样化的方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了相应的知识。

总之,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应成为数学课堂的“主旋律”,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引导学生开展激情四射的探究活动等,引领、点拨、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从而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情境探究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解决问题的设计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