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宁路总管府结构及长官考述
2020-12-25张金铣
张金铣
和宁路“系边远酷寒之地”(1)(明)宋濂:《元史》卷84《选举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105页。下文引该书随文夹注。,是元代岭北行省所置唯一的路分。关于和林路建置过程,陈得芝先生《元岭北行省建置考(下)》已进行深入研究,刊于《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2-13期。世祖定都燕京后,漠北地区设和林转运司,后改置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责任之专,殆与一行省埒”(2)(元)张养浩:《张养浩集》卷12《送田信卿上和林宣慰司都事序》,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111页。,又以宗王出镇,以加强管控。大德十一年(1307)五月,元武宗海山自漠北抚军即位。七月,罢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改设和林等处行中书省,“以淇阳王月赤察儿为右丞相,太傅答剌罕为左丞相”,并设置和林路总管府(《元史·地理志一》,第1383页)。皇庆元年(1312)五月,改和林等处行中书省为岭北行省,和林路为和宁路。本文就元代和宁路总管府组织结构、附属机构及其长官达鲁花赤、总管进行考述。
一、和宁路总管府组织结构
和宁路“乃皇元兴隆之地”,政治地位特殊。有元一代,“和林犹夏后氏之安邑,殷之亳,周之岐、丰,凡官治与京畿同。岭北等处行中书、和宁路总管府、和林兵马司由是立焉”(3)(清)李文田:《和林金石录·和林兵马司刘公去思碑》,《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元朱思本《贞一斋稿·和宁释》称,“和宁即哈剌禾林,乃圣武始都之地,今岭北行省治所,常以勋旧重臣为之,外则诸王星布棋列,于以藩屏朔方,实一巨镇云”。岭北行省居民主要为蒙古牧民,“诸王分地亦棋布其间,漠南漠北并无他族杂处”(4)(清)永瑢:《钦定历代职官表》卷71《藩属各官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这些居民按照千户、百户、十户编制,隶属诸王和千户那颜。“属于和宁路管治的,主要当是和林城及其周围军、站、工、商、农、医、儒诸民及各宗教人士”(5)陈得芝:《元岭北行省建置考》(下),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研究室:《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2-13期。。和宁路所能掌管的只有兵马司以及和林城周围的诸色户计,负责和林城及其周围治安、驿站、后勤保障、学校、仓库、手工业局院等管理,其职官之置亦同内地诸路。清《钦定历代职官表》云:“和宁自中统迁都以后,即立宣慰司,其后总管之置、行尚书省之设,则皆以内地之职治之,官制与今不同,唯宣慰、元帅与吐蕃朵甘思部相同,则与今制有适相符合者矣。”(6)(清)永瑢:《钦定历代职官表》卷63《各处驻扎大臣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史·百官志七》云:“诸路总管府,至元初置。二十年,定十万户之上者为上路,十万户之下者为下路,当冲要者,虽不及十万户亦为上路。上路秩正三品。达鲁花赤一员,总管一员,并正三品,兼管劝农事,江北则兼诸军奥鲁,同知、治中、判官各一员。下路秩从三品,不置治中员,而同知如治中之秩,余悉同上。至元二十三年,置推官二员,专治刑狱,下路一员。经历一员,知事一员或二员,照磨兼承发架阁一员,司吏无定制,随事繁简以为多寡之额;译史、通事各一人。”
和宁路地处漠北,人口稀少,由于“濒冲边要”(7)(元)张养浩:《张文忠公文集》卷12《送田信卿上和林宣慰司都事序》,第111页。,“据上游而建瓴中夏,控右臂而扼西域,盘盘郁郁,为朔土一都会”(8)(元)王恽:《秋涧集》卷43《总管范君和林远行图诗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且为故都所在,故为上路总管府,品秩为正三品。其总管府长官设有达鲁花赤、总管,佐贰官有同知、判官、推官等员,经历司幕府设有经历、知事、提控案牍、译史、通事以及司吏等。清李文田《和林金石录》著录元代碑刻十三通(9)分别为至顺《三皇庙残碑》(至顺二年)、《和林兵马刘公去思碑》、《题名残碑》、《题名残碑二》、《三灵侯庙碑》(《创建三灵侯庙记》)、《四世同居立石》、《敕建兴元阁记》、后至元《三皇庙残碑》(顺帝至元己卯)、《大司农保釐朔方记》、《岭北省右丞郎中总管收粮记》、《残碑》、《题名残碑》、《汉冢石》。,其中两通有较为完整的总管府官吏人等题名。
其一,至顺《三皇庙残碑》。该碑立于至顺二年(1331),“碑上截断损,存字十行,行存二十九字,正书”,缺碑文撰者。碑阴“存字二列,十二行,行字不等,正书”,其第一列为和宁路总管府人员题名:
和宁路
达鲁花赤别速坚嘉议
达鲁花赤欢赤昭武
同知都怜奉训
治中纽邻中顺
判官蛮子奉训
经历侯瑞承直
知事眭民泽从仕
提控案牍李守正从仕
司狱刘文质从仕
司吏侯松 陶元璟 石怀宝 张思贤
冯泽 张保直 宋 侯徐道 张恒道
其二,《题名残碑》。立碑年份不详。该碑“题名三列,存十三行,行字不等,正书左行”。第二列为和宁路总管府题名:
朝列大夫和宁路达鲁花赤兀都蛮
太中大夫和宁路总管赛甫丁
进义校尉和宁路同知也失哥
承务郎和宁路判官忽都帖木儿
奉训大夫和宁路推官完颜荣祖
奉训大夫和宁路经历王囗罗帖木儿
承务郎和宁路知事囗泽
将仕郎和宁路提控案牍王克义
刘弘远 张革 侯从道 张瑄 许恭祖
司吏李霆 周郁 张从礼 张居仁
译史吴友直 囗囗 关也先 孙士元 魏思贤
通事法虎忽囗
和宁路为上路,故总管府设有治中一职。上路设有推官二员,“专治刑狱”。在和宁路两通残碑中,《题名残碑》题有推官完颜荣祖一人,至顺《三皇庙残碑》未列推官名姓,可能和宁路仅设推官一员。蒙古牧民隶属千户那颜,其词讼为千户那颜、诸王断事官(札鲁忽赤)及朝廷大宗正府管理。和宁路总管设置经历司,首领官包括经历、知事、提控案牍,统领司吏、译史、通事等吏职人员,处理文书案牍。
二、和宁路兵马司
和宁路设官亦保留部分京畿规制。元代诸路置录事司,京畿则设置警巡院。《元史·百官志七》载:“录事司,秩正八品。凡路府所治,置一司,以掌城中户民之事。中统二年,诏验民户,定为员数。二千户以上设录事、司候、判官各一员;二千户以下,省判官不置。至元二十年,置达鲁花赤一员,省司候,以判官兼捕盗之事,典史一员。若城市民少,则不置司,归之倚郭县。在两京,则为警巡院。”两都设置警巡院“掌城中户民之事”,又设置兵马司掌“捕盗”,加强城内治安管理。《元史·兵志四》称,兵马司设有巡军弓手,“职巡逻,专捕获。官有纲运及流徙者至,则执兵仗导送,以转相授受。外此则不敢役,示专其职焉”。
大都兵马司,置于至元九年,分为大都北城兵马司和大都南城兵马司。《元史·百官志六》云:“大都路兵马都指挥使司,凡二,秩正四品。掌京城盗贼奸伪鞫捕之事。都指挥使二员,副指挥使五员,知事一员,提控案牍一员,吏十四人。至元九年,改千户所为兵马司,隶大都路。而刑部尚书一员,提调司事。凡刑名则隶宗正,且为宗正之属。二十九年,置都指挥使等官,其后因之。一置司于北城,一置司于南城。”
上都兵马司,置于至元二十九年,隶属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府。《元史·百官志六》云:“(上都)兵马司,秩正四品。指挥使三员,副指挥使二员,知事一员,提控案牍一员,司吏八人。”
和宁路下不置州县,亦无警巡院和录事司。自窝阔台建都以来,城内宫殿、官舍、寺庙、仓储以及各类局院增多,定居人口也逐年增加。宪宗四年(1254)出访和林的传教士卢布鲁克记载,“城里有两个地区,一个是萨拉森人区,市场就在这个区里。许多商人聚集在这里,这是由于宫廷总是在它附近,也是由于从各地来的使者很多。另一个是契丹人区,这些契丹人都是工匠。除这些地区外,还有宫廷书记们的若干座巨大宫殿,十二座属于各种不同民族的异教徒的庙宇,两座伊斯兰教寺院(在寺院里公布着摩诃末的教规),一座基督教徒的教堂(坐落在城市的最末端)。城的周围环绕着土墙,并有四个城门。东门出售小米和其他谷物,不过,那里难得有这些谷物出售;西门出售绵羊和山羊;南门出售牛和车辆;北门出售马匹”(10)[英]道森编:《出使蒙古记》,吕浦译,周良霄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03页。。随着对漠北控制的加强,对和林城及其周边的管理也在逐步完善。
大德七年七月,仿大都、上都制度,“立和林兵马司”(《元史·成宗纪四》,第453页)。和林兵马司基本职掌为“捕盗”,同时兼管和林城内民户差役诉讼等事。皇庆元年五月,和林路改名和宁路,兵马司亦随之改称,然民间仍称和林兵马司。据苏天爵记载,后至元年间,东胜州知州周贞“除和宁兵马使,进官中议大夫。边庭法制宽简,盗多未获。侯驰驿数千里,乃尽获之,悉致于法,盗亦屏息。中州良家子女被卖于边者众,侯索得之,归其父母,家咸绘侯像事之。捐俸建龙沙书院,民亦有兴起者焉”(11)(元)苏天爵:《滋溪文稿》卷17《元故正议大夫佥宣徽院事周侯神道碑铭》,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84页。。至顺二年,和宁路兵马司儒学正张思明撰《和林兵马司刘公去思碑》,载天历年间(1328—1329)兵马使刘天锡政绩,碑称,“先皇帝(元明宗)大驾北还,行囗驻跸,百万供需,一所给公,谟谋方略,不集力而办,贷于民而偿于官,奉命弗失”。又称,“岁大旱苗槁,公沐浴斋戒,祷于神祖,未移时雨交作。越明日沾足,百谷用成”,“社稷坛壝未建,公辟而新之”,“廊庑未备,公葺而完之”(12)(清)李文田:《和林金石录》。。和林兵马司不同于大都、上都兵马司,承担管理城中民户之事,兼有录事司或警巡院的职能。
和林兵马司设官,史籍没有专门记载。《和林金石录》收录的三通石碑中,兵马司官吏人等题名较为完整,从中可窥见和林兵马司设官情况。
其一,《和林兵马司刘公去思碑》。该碑题“和宁路兵马司儒学正张思明撰(文)”,碑立于至顺二年。碑阴“文二列,上列十二行,下列十一行,正书,碑上加刻梵字”,其上列为和林兵马司题名:
司官
朝列大夫兵马张积
进义校尉付兵马马奴
前吏目梅只子温
囗囗囗
司吏
朱良弼 乔本中
王思温 王敬
张允 坚
席大川
译史
囗囗囗(此行为梵文所掩)
其二,后至元《三皇庙残碑》。此碑“上截断损,存字十一行,行存二十九字,正书”。碑题“[上阙]制诰兼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国子监丞张益撰”。考《元史·泰定帝纪》,张益,字子寿,汾州西河人,为泰定元年(1324)左榜状元。清代李文田考订,“此与《三灵侯庙碑》皆有岭北行省左右司都事李塔失帖木儿结衔,彼碑立于至元己卯(1339),此碑亦当在顺帝至元中也”。碑阴第一、第二列“兵马司”题名人员如下:
兵马司
达鲁花赤亦思马因中顺
兵马刘天锡奉议
付兵马马奴进义
吏目胡宗瀚 儒学正张思明
司吏坚童 许继先 王仪 李守德 张震
冯邦彦 张从义
其三,《题名残碑》。该碑“题名三列,存十三行,行字不等,正书左行”。第三列为和林兵马司与和林仓官吏人等题名:
承直郎和林兵马达鲁花赤脱速
承直郎和林省付兵马伯颜
吏目郭崇节
司吏荣继明 刘德 贺美 牛恭祖
译史毛朵里别歹
从《和林金石录》收录的碑文题名来看,和林兵马司设置达鲁花赤、兵马、付(副)兵马、吏目、儒学正,吏职人员包括司吏、译史等。姓名可考的,达鲁花赤有亦思马因、脱速,兵马刘天锡、张积,付兵马马奴、伯颜,首领官有吏目胡宗瀚、梅只子温、郭崇节,又有吏目陶元璟,见于至顺《三皇庙残碑》,学官有儒学正张思明,吏职人员有司吏和译史等。“兵马”即兵马使,全称为兵马司都指挥使,“付兵马”即兵马司副指挥使。和林兵马司在规模上,低于大都、上都兵马司。大都、上都兵马司首领官有知事、提控案牍各一人,和林兵马司不设知事、提控案牍,仅设吏目一人。大德八年规定:“和林兵马司掌管案牍人等,比依下州,合设吏目一员,于籍记吏目外发补,任回从九品迁用,添一资升转。司吏量拟四名,从本司选补通吏业者,六十月,提控案牍内任用。”(《元史·选举志二》,第2047页)和林兵马司吏员也较少。大都兵马司司吏十四人,上都兵马司八人,和林仅有四人。此外,和林兵马司兼有录事司(警巡院)功能,设有达鲁花赤、儒学正、译史等职。译史系从事文字翻译的吏职,置于州府以上衙门。大都、上都兵马司专管捕盗治安,职能单一,不置达鲁花赤,也未见设置学正、译史之记载。
兵马司最初仅设于大都、上都及和林路。至正十年(1350)以后,全国局势动荡,元朝在大名、东平、济南、徐州、沂州、济宁等处增设兵马司,置指挥使、副指挥使等官,“掌防御之职”(《元史·百官志八》,第2337页)。
三、和宁路附属机构
据《元史·百官志七》,诸路设儒学、蒙古字学、医学、阴阳学、司狱司、平准行用库、仓储、祗应司、税务、惠民药司等附属机构,其中各类学校设官有教授、学正、学录各一员。和宁路附属机构与内地总管府相同。
(一)儒学
儒学教授,各路设一员,“秩九品”(《元史·百官志七》,第2316页)。和宁儒学,置于世祖至元年间。大德十一年(1308)七月,哈剌哈孙担任和林行省左丞相,始建孔子庙,至仁宗延祐年间“卒其工”(13)(元)苏天爵:《国朝文类》卷54《岭北行省左右司郎中苏公墓志铭》,《四部丛刊初编》本。。和宁路儒学官员,见于记载的有张天佑、萧澄。宋本《真定张君墓表》载,真定张天佑,“和宁路儒学正”(14)(元)苏天爵:《国朝文类》卷56《真定张君墓表》。。至正十五年(1355),翰林学士承旨危素撰写《艾蜚英奇纳克实山百韵诗序》,提到“番阳萧澄,尝为和宁学官”(15)(元)危素:《说学斋稿》卷4《艾蜚英奇纳克实山百韵诗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著《和林赋》,后担任福州路古田县主簿。
《和林金石录》亦有儒学官员题名。至顺《三皇庙残碑》题名有儒学录苏仁,《和林兵马司刘侯去思碑》题“和宁路儒学正彭诣书丹并篆”。《三灵侯庙碑》(《创建三灵侯庙记》),题“和宁路儒学学正金陵余学辅撰”。《题名残碑二》题名有“敕授儒学教授颜超、学正刘枌、学囗教子长”。“学囗教子长”,缺字疑为“录”。
(二)蒙古字学
至元六年(1269)七月,“置诸路蒙古字学”。十二月,“中书省定学制颁行之,命诸路府官子弟入学,上路二人,下路二人,府一人,州一人。余民间子弟,上路三十人,下路二十五人。愿充生徒者,与免一身杂役。以译写《通鉴节要》颁行各路,俾肄习之”(《元史·选举志一》,第2028页)。次年四月,“设诸路蒙古字学教授”(《元史·世祖纪四》,第129页)。蒙古字学教授,正九品。至元二十七年规定,“今蒙古字教授拟比儒学教授例高一等”(《元史·选举志四》,第2112页)。
《题名残碑二》题有“敕授蒙古字教授郝完泽、学正吴不花”;后至元《三皇庙残碑》题有“蒙古囗学教授裴祐”。据《经世大典序录》记载,儒学教授、蒙古字学教授,“考满皆入流”,“而阴阳、医学亦仿置教授,不与流选之考”(16)(元)苏天爵:《国朝文类》卷40《经世大典序录·治典总序》。。
(三)医学
中统三年(1262)八月,“立诸路医学教授”(《元史·世祖纪二》,第86页)。据《元史·百官志七》,各路设“医学教授一员”。医学教授从太医院定拟,从九品。
至顺《三皇庙残碑》题有“和宁路医学教授贾福董役”,又题有“医学正李叔亮、宋郁、高侃”。后至元《三皇庙残碑》题有“医学教授刘明,学正贾福”。
(四)阴阳学
至元二十八年六月,“始置诸路阴阳学”,各路设阴阳学教授一员。“其在腹里、江南,若有通晓阴阳之人,各路官司详加取勘,依儒学、医学之例,每路设教授以训诲之”。“延祐初,令阴阳人依儒、医例,于路府州设教授员,凡阴阳人皆管辖之,而上属于太史焉。”(《元史·选举志一》,第2034页)至顺《三皇庙残碑》列有“阴阳学正刘进、张光”,后至元《三皇庙残碑》题有“阴阳学正张允恭”。
(五)司狱司
各路总管府,“司狱司,司狱一员,丞一员”(《元史·百官志七》,第2316页)。元朝规定,“诸大小刑狱应监系之人,并送司狱司,分轻重监收”(《元史·刑法志二》,第2635页)。至顺《三皇庙残碑》碑阴第一列题有“司狱刘文质从仕”,“从仕”即从仕郎,文散官名,从七品。《题名残碑二》列有“敦武囗囗囗宁路司狱燕伯颜不花”,根据前后文,应为“敦武[校尉和]宁路司狱燕伯颜不花”。敦武校尉,武散官名,从七品。
(六)平准行用库
平准行用库,简称平准库。“随路立平准行用库,买卖金银,倒换昏钞。或民间丝绵布帛,赴库回易,依验时估给价。”(《元史·武宗纪二》,第515页)《元史·百官志七》亦载,诸路“平准行用库,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至元三十年规定,“凡内外平准行用库官,提领从七品,大使从八品,副使从九品。若流官内选充者,任回减一资升转。杂职人员,止理本等月日”(《元史·选举志二》,第2043页)。至大二年(1309),户部奏准:“凡平准行用库设官二员,常平仓设官三员,于流官内铨注,以二年为满,依例减资。”(《元史·选举志二》,第2045页)
至顺《三皇庙残碑》碑阴第二列题有“平准库:提领王古大奉训、大囗杜师鲁”。“奉训”即奉训大夫,文散官名,从五品。“大囗”所缺字,当为“使”。
《题名残碑二》题有“忠翊校尉平准库提领囗囗思不[下阙]”,“承德郎平准库大使尚[下阙]”,“忠翊校尉平准库副使[下阙] ”,“库子韩钦甫[下阙]”。忠翊校尉,武散官名,正七品;承德郎,文散官名,正六品。
从题记来看,和林平准库官品秩高于内地相应杂职。其吏职为库子,设二名。至大三年,尚书省奏准,“和林设立平准行用库库子,宜从本省相应人内量选二名,二周岁为满,近下钱谷官内定夺”(《元史·选举志三》,第2082页)。
(七)府仓
府仓,主要是指常平仓,始置于至元六年(《元史·食货志四》,第2467页)。《元史·百官志七》载,诸路“府仓,大使一员,副使一员”。和宁路系行省驻地,“亲王帅重兵以镇”,“吏有优秩,兵有厚饷”(17)(元)苏天爵:《国朝文类》卷54《岭北行省左右司郎中苏公墓志铭》。,府仓规制、设官置吏高于中原诸路,和林仓设有都提举、同提举、副提举等官及司吏等吏职,其官员品秩高于中原诸路仓官。至大二年九月,规定“平准行用库、常平仓设官,皆于流官内铨注,以二年为满”(《元史·武宗纪二》,第515页)。
至顺《三皇庙残碑》碑阴第二列为和林仓、平准库官吏题名,所列和林仓官题名有“都提举咬难奉议”,“同提举尚桂班奉训”,“付提举彭别帖木儿承直”,“付提举本不花承直”,吏职人员有“司仓张天祐、范德诩”,“司吏张翥、马飞卿”,“提控斗子曹成、侯文秀、冯君祥”。“奉议”即奉议大夫,文散官名,正五品;“承直”即承直郎,文散官名,正六品。
《题名残碑》第三列为兵马司、和林仓官吏题名。和林仓官题名有“承务郎和林仓提举扎马鲁丁”,“奉训大夫和林仓同提举马泽”,“昭信校尉和林仓付提举成塔海”,“承务郎和林仓付提举蔡汝霖”,吏职有“司仓卫囗荣、温荣”,“仓司吏李忠、王辅、张者”。承务郎,文散官名,从六品;奉训大夫,文散官名,从五品;昭信校尉,武散官名,正六品。
(八)税务
《元史·百官志七》载,诸路总管府税务,“提领一员,大使、副使各一员”。
后至元《三皇庙残碑》,碑阴在“税使”下题有“提领章元泽奉直”,“大使完者秃忠翊”,“付使赵也先不花将仕”。“奉直”即奉直郎,文散官名,正六品;“忠翊”即忠翊校尉,武散官名,正七品;“将仕”即将仕左郎,从九品。从题名可见和宁路税务官品秩高于内地。
(九)惠民药司
《元史·百官志七》云,诸路“惠民药司,提领一员”。惠民药司,又称惠民局、惠民药局,由太医院主管,“官给钞本,月营子钱,以备药物,仍择良医主之,以疗贫民”(《元史·食货志四》,第2467页)。至顺《三皇庙残碑》题名有“惠民良医杨仲文”,又有“省医胡景勖、武舜谦、李贵”。
此外,和宁路还有祗应司、丰盈库等附属机构,见于《和林金石录》的有“祗应司提领席大川,大使郭思亨”,“丰盈库付使吕复”等。
四、文献所见和宁路长官名氏
元代各路总管府达鲁花赤、总管,并称“长官”。其中达鲁花赤为监治官,掌衙门印信,“位长吏上,监其治也”(18)(元)刘敏中:《中庵集》卷14《邹平监县布延君去思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通称为“监”“宣差”“掌印官”。总管“掌判署”(19)(清)赵宏恩:《江南通志》卷102《职官志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明)叶子奇《草木子》(中华书局,1983年)卷3之下《杂制》:“元路州县各立长官曰达鲁花赤,掌印信,以总一府一县之治。判署则用正官,在府则总管,在县则县尹。达鲁花赤,犹华言荷包上压口捺子也,亦由古言总辖之比。”,“总管一路之政,兼管内劝农事”(20)(清)沈定均:光绪《漳州府志》卷9《秩官一》,《中国地方志集成》本,上海:上海书店,2000年。。和宁路地处偏远,其达鲁花赤、总管名氏可考者仅有数人而已。
(一)和宁路达鲁花赤
和宁路总管府存续不过六十年,其达鲁花赤姓名可考者,有兀都蛮、别速坚、欢赤、暗都瑓等人。
兀都蛮,见于《和林金石录》所收《题名残碑》。该碑“题名三列,存十三行,行字不等,正书左行”。碑文第二列题有“朝列大夫、和宁路达鲁花赤兀都蛮”。据《元史·百官志七》,朝列大夫为从四品,与上路总管府正三品稍异。然元廷优待漠北官员,“吏有优秩,兵有厚饷”(21)(元)苏天爵:《国朝文类》卷54《岭北行省左右司郎中苏公墓志铭》。。清学者李文田考订,《元史·泰定帝纪》所载,泰定三年五月,“遣指挥使兀都蛮镌西番咒语于居庸关崖石”,即此人。
别速坚,见于《和林金石录》所收至顺《三皇庙残碑》。碑文称,三皇庙“经始于至顺元年之春,落成于二年之夏”。至顺(1330—1332)为元文宗第二个年号。碑阴“存字二列,十二行,行字不等,正书”,题记参与官吏人员姓名。第一列“和宁路”下题有“达鲁花赤别速坚嘉议”。“嘉议”即嘉议大夫,文散官名,正三品。雍正《湖广通志》卷一二○《杂纪》有江西元帅别速坚,至正十二年与分宜人彭继凯“同起义兵,复袁州”,击败天完将欧普祥。疑即此人。
欢赤,亦见于至顺《三皇庙残碑》。碑阴第一列“和宁路”下第二行有“达鲁花赤欢赤昭武”。“昭武”即昭武大将军,武散官名,正三品。《元史·泰定帝纪二》载,泰定三年九月,“戊辰,命欢赤等使于诸王怯别、月思别、不赛因三部”。未知是否即此人。
暗都瑓,见于《和林金石录》所收《创建三灵侯庙记》。三灵侯庙碑“十五行,行三十九字,正书。额题三灵侯庙之记六字,篆书。额下横列蒙古国书六字”。碑题“亚中大夫和宁路达鲁花赤暗都瑓助缘,和宁路儒学学正金陵余良辅撰”。亚中大夫,据《元史·百官志七》,文散官名,从三品,“旧为少中,延祐改亚中”。碑题“至元己卯仲夏吉日,古并、杨达、侯克诚立石”。至元己卯,即顺帝至元五年(1339),暗都瑓当为后至元年间(1335—1340)担任和宁路达鲁花赤。
(二)和宁路总管
和宁路地处漠北,文献记载较少。元末危素曾撰有《和林志》,虞集撰有《跋和林志》,然此书久已不存。目前可考订为和宁路总管者,仅有塔海、赛甫丁、木薛飞儿等三人。
塔海,西域哈剌鲁人,《元史》卷一二二有传。其祖铁迈赤曾从元太祖征西夏。世祖至元年间,塔海担任哈剌赤,从征叛王乃颜。大德四年,授中书直省舍人,迁中书客省副使。“武宗即位,赐中统钞五百锭,以旌其能。寻进和林行省理问所官,改通政佥院。历和宁路总管,改汴梁。”(《元史·塔海传》,第3005页)延祐二年(1315),朝廷整顿江南田赋,田多失实。“时汴梁路总管塔海亦言其弊”(《元史·食货志一》,第2353页),朝廷乃减汴梁路税粮二十二万石。后塔海改调庐州路总管,“时有飞蝗北来,民患之,塔海祷于天,蝗乃引去,亦有堕水死者,人皆以为异。民乏食,开廪减直,俾民籴之,所活其众”(《元史·塔海传》,第3005页)。
赛甫丁,见于《和林金石录》所收《题名残碑》。该碑第二列有“太中大夫和宁路总管赛甫丁”。据《元史·百官志七》,太中大夫,从三品。赛甫丁,籍贯无考,从其名氏来看,当为回回人。
木薛飞儿,见于霍有孚《岭北省右丞、郎中、总管收粮记》,收于《和林金石录》。该文作于至正八年八月,载至正丁亥年(至正七年)岭北行省和籴之事。文称岭北行省“推选资政大夫、右丞怗木囗吉,郎中赵氏景文,嘉议大夫、和宁路总管木薛飞儿等,董正其事,秋毫无犯,亿石之粮,月余而毕,可谓神矣”。据此,木薛飞儿,至正年间任和宁路总管,所属部族无考。
又,国子监丞张益撰文的后至元《三皇庙残碑》,其碑文载:“囗管曹从革始建庙四楹于省治之南,而绘像以祭之,然其规模庳冗,制度隘囗。”考《元史》卷二○五《铁木迭儿传》,延祐二年,中书右丞相铁木迭儿奏:“天下庶务,虽统于中书,而旧制,省臣亦分领之。请以钱帛、钞法、刑名,委平章李孟、左丞阿卜海牙、参政赵世延等领之。其粮储、选法、造作、驿传,委平章张驴、右丞萧拜住、参政曹从革等领之。”疑此中书参知政事曹从革曾任和宁路总管,碑文“囗管曹从革”即“总管曹从革”,缺字为“总”。
五、结 语
虞集《岭北行省郎中苏公墓志铭》称,“岭北行省治和林,国家创业实始居之”(22)(元)苏天爵:《国朝文类》卷54《岭北行省郎中苏公墓志铭》。。世祖迁都中原以后,漠北政治地位有所降低,但这块“祖宗根本之地”对维护元朝统治的合法性以及号令西北宗藩,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中统改制以后,“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元史·高智耀传》,第3073页),中原传统体制进入国家中枢并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影响到对漠北地区的管理方式。从和林转运司到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再到设置和林等处行中书省,反映元朝对漠北地区管理的步步深入。尽管漠北地区“诸王星布棋列”,广袤牧区依旧按照千户、百户编制其牧民,其统治核心区域——和林城及其周围地区,则按照中原制度设置和林路(和宁路),管理来自各地的各类人口,并为和林行省提供军需保障。
和林路设于大德十一年七月,其机构组织与内地诸路相同,包括长官达鲁花赤、总管,佐贰官同知、治中、推官以及首领官经历、知事和提控案牍,首领官统领司吏承办具体事务,其附属机构亦完全同于内地。此前大德七年七月,和林设置兵马司,后来隶属和林路(和宁路)总管府。兵马司设置达鲁花赤、兵马、付兵马,首领官为吏目,附属有儒学正,吏职包括司吏、译史等员。和林兵马司除捕盗外,还承担管理城内居民之责,兼有录事司功能。与两都兵马司相比,和林兵马司规模、品秩较低。这些表明,尽管统治者给予漠北地区以特殊的关注,随着政治中心南移,“山以南,国之根本也”(23)(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14《左丞董忠献公》,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76页。,漠北地位日益衰落,沦为边区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