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掀起诗歌的红盖头 为教学添光彩

2020-12-24刘锋

刘锋

摘要: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是中华璀璨文化中的精华。读诗入情,师生共情,整合阅读,古诗今译,一诗四读,带领学生学习佳作,犹入胜境,让学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表现力,即使是一首小诗小词,也有无穷的趣味。

关键词:入情;古诗今译;一诗四读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含课内外必背古诗文81首,这些古诗词意蕴悠远,大都能一叹三咏。可是在诗歌教学中,老师们大都是讲讲诗意、强调易错字,终极目的是学生的准确背默,很少去考虑学生是否领悟到了诗歌的情韵美,能否同诗人共情。老师们简简单单地教,学生浅尝辄止地学,只有考卷上的默写会激活学生对于诗歌的记忆。

近年来,纵观全国各地中考卷,关于诗歌的考查比重加大,除了传统的诗歌默写题型,“诗歌鉴赏”也普遍开花。笔者结合自己的从教经历,就如何掀起古诗教学的红盖头,让教与学皆出彩,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入情

语文学习需要情景化、情感化,“情感就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P265)。在情境化的背景中,教师能够更好的推进诗歌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的融人诗歌的情境,师生双方都会在诗歌的国中得到情感的抒发和心灵的洗礼。创造诗歌情境,要注意勿将诗歌复杂的背景简单化,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我们可以款款抒情,可以娓娓道来,也可以慷慨激昂地铺陈议论。韩军老师曾这样教《登高》(杜甫诗):

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P32)

韩老师未曾一开始就直奔主题,而是通过低沉的叙述创造了一种哀婉的意境。老师的人情,让学生情不自禁走进《登高》,走近杜甫,感受诗圣的沉郁顿挫,感知诗人复杂的情感。如此一来,教学效果怎会不好呢?

二、重组

这里的重组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多篇目整合,比较阅读;二是古诗今译,理解化用。

现代文本置身于历史文本中去解读,才能显示出厚度;历史文本需要与现代文本相联系,才能显示出深度——实际上,对于一首诗歌即使如此——可以把主题相同主旨相近的古体诗歌放在一起教学,当然,可以放在一起教学的一篇或多篇也绝非限于课内,限于同部教材,限于古体诗歌。做好比较阅读,建立在对所教诗文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更要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较为宽泛的知识面作为支撑,以精心的准备作为必要条件。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杜甫的《望岳》因为都有着积极的价值取向,就可以放在一起赏读。

现代文亦可与古诗相映成辉。如教学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我们可取当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四韵》拓展阅读,联类比照,以诗教诗,拓宽学路。

古诗今译,也是“重组”的方法,即把古代诗歌译为现代文。笔者曾开设校本课程《唐诗的素描》——引导学生以诗歌为载体,通过准确理解詩歌内涵,把握诗歌感情基调,用自由活泼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描写具体可感、极富感染力的形象,使诗歌具体化、形象化,最终铺陈为一篇文质兼美的小文章。如处理孟郊的《游子吟》,通过老师展示自己的译文,学生们在短短十分钟内大都能写出一篇二百来字的读来声情并茂的散文或小说,尤其是细节描写,让不少不善于写作的学生也感觉到很满意。请看学生笔端流淌出的思绪:

母亲拨亮了那灯,昏黄的灯。灯光下,鬓发苍白的母亲颤颤的捏着针尖,无神的眼睛探过针眼,寻觅着长长缝衣线的一端——正是这根线,穿过了无数个日子,跟着儿子走过了玩水千山……

传统在这里升华,文化在这里更生,情趣盎然,勾起人对诗歌的无限思量。

三、朗读

诗歌教学除了在情感上“人情”,在教学内容上重组之外,也应该重视朗诵方法的指导。

笔者曾就《泊秦淮》一诗四读——吟读,译读,背读,说读。“夜。秦淮河畔。水声浪里,欢歌声阵阵。昏黄的灯光潜入烟雾的缝隙,和昏黄的月色混合的不相分明……”这是我对《泊秦淮》的译读,同韩军老师一样,我将此段文字放在较前的环节,以此让学生感受幽婉迷蒙的诗歌意境,如此更容易吟读,可以更快的背读。学生在短短三分钟内大都可以将此诗背诵完整。而“说读”,学生们在尝试译读后,在互相交流,再构思,再修饰的基础上,将心中所想付诸笔端。果然,学生“文思泉涌”,出笔成章,而且有的章法文采颇为高妙。

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诗歌教学重视记诵,同样也需要重视鼓舞、唤醒和激励,鼓励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和摸索,唤起学生对诗歌的喜爱和珍视,激励学生对诗歌的再创作,从而不仅达到教学中有师生对话,文本与师生的多边对话,文本、诗人与师生的共同对话,更要向生活即诗,生命如诗的目标进发。愿诗歌教学的课堂因诗意的教学而生出亮色,学生因诗意的课堂而乐学诗,人生因诗意的栖居而成就不俗的诗篇。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教育文学出版社.1983:265.

[2]韩军,《登高》课堂实录[J].中学语文教学,20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