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
2020-12-24于欢欢
【摘要】本文基于中高职学生的特点对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阐述。构建“三平台+九模块+四共建”立体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衔接上实现专业知识与技能5年不断线培养;人才培养上,中职和高职各司其职,突出职业教育特点。争取使本专业毕业生达到智能控制相关企业的用人标准。
【关键词】智能控制技术 五年一贯制 人才培养方案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在智能制造产業投入和发展,智能控制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摆脱高损耗和低效率的困局、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实现“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为了更好地培养智能控制方面的技能型人才,对于应届的初中毕业生,可以提供中职和高职连读的五年一贯制的智能控制技术的人才培养。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从中职段和高职段两大方面进行定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智能控制技术的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融会贯通,制定符合学习规律和学生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中职阶段
1、培养目标。中职阶段充分考虑学生年龄、阅历和文化基础特点进行配置。中职职业教育方面主要突出学生的心智培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基本的职业观。了解基本的职业礼仪,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进行职业认识,培养职业技能,开展职业训练。
2、课程体系。根据智能控制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培养智能控制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主线,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参照相关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心智情况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专业课程体系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从岗位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岗位综合能力三层递进。
3、教学实施。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层次递进”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分解、重构课程内容,组织教学项目,通过各个教学项目的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按工作过程组织的实训项目,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为主,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体验式学习及多媒体技术应用为辅的多种教学方法,线上线下翻转课堂,形成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教学风格。
4、师资配备。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关键。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专业师资队伍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两部分构成,兼职教师主要为企业技术人员和企业能工巧匠。
二、转段要求
1.考试主体:由高职院校牵头,合作学校参与,共同制定转段标准,协同进行转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2.考核方法:方式上遵循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双重考核,突出技能考核为主的原则;在环节上既体现重视学习过程又重视学习效果的主导思想,即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3.考核时间:过程考核以平时考核加每学期期末考试进行,终结性考核在中职阶段的第4学期期末进行,同时转段学生一律参加当年对口升学考试资格报名。
4.考核内容:过程考核内容为平时成绩加每学期期末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及日常表现;终结考核内容包含知识和技能两个部分。
三、高职阶段
1、培养目标。高职阶段教育中更为突出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教育,在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心理健康与辅导能力、职业分析与职业规划能力、创新意识与创业规划能力、企业文化理解与规划能力等方面进行良好的培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高的能力储备。
2、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校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中职、企业行业及高职学校三方共为主体,三方的本源是独立的,其内在的属性和联系促成相互的深度融合而构成的协同体; 并构建“三平台+九模块+四共建”立体化课程体系。三平台:素质教学平台,专业教育平台,职业教育平台;九模块:品行素养,身心素养,学习素养,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能力,专业创新能力,职业基础知识,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创新能力;四共建:校企共建教师队伍,课程体系,教学资源,评价体系。
“三平台+九模块+四共建”式课程体系,在“校-企-校”教育协同体的框架下,着眼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需求,打破学科体系,建立三个主要的学习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项目模块,主要有如下四个特点:(1)校-企-校共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资源;(2)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体系,开发面向工作岗位课程;(3)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为核心,将理论与实验、实训、实习教学环节融为一体;(4)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以项目为逻辑主线组织课程内容。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注重职业技能与企业文化、企业案例的融入;(5)课程结构打破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封闭的格局,利用互联网,线上、线下翻转课堂。
3、师资配备。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思想,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是教师又是师傅;既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既要有新的高职教育理念,又要有课程开发能力和课程教学实施能力。因此,在师资结构上应按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进行配备,并达到不同的能力要求。
综上所述,五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优点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可以实现5年不断线,充分发挥了培养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作用,衔接课程体系具有更好的承接性。做到专业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新技术的转化与普及,技术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职业能力的提升与优化。最终达到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莉静.新工科背景下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21).
[2]张毅.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
作者简介:于欢欢(1987-),女,工学硕士,助教,任职于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