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分析
2020-12-24韩路路
韩路路
【摘要】如今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节俭生活以及对存款储蓄的观念转变成乐于消费以及投资理财的行为。这样的重大转变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是迎来新的征程。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部分,现在成为一种火热的旅游模式,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就是在研究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乡村旅游 发展现状 对策分析
新型的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灯红酒绿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多年前人们向往的是大城市的繁荣,如今追求的是乡村的自然风光和和谐优美的环境。这样的心理变化促使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起来,不仅为农村经济增加了新的产业项目,还减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村民带去更多的就业机会。
一、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目前我国一直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发展农村经济。乡村旅游产业的出现就是乡村经济新的转机,只有挖掘乡村当地的优势特色,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才能迅速带动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景区效益,餐饮业以及酒店等一系列的产业都会被带动起来,村民就业问题会随之解决。
二、农村发展旅游业的制约因素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社会而言既是新的机遇也是必将面临的挑战。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下几点就是我所认为的制约因素:
(一)景点规模小、较为单一。农村作为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带,其中各景点之间相互分离,以自然景观为主,独特优势并不明显,远远达不到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的目的。这样的景观只能针对特别喜欢自然风光的人,不然仅靠这样简单的景点无法留住游客。
(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相关服务不到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与城市的差距较大,其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体系供需不足且不够完善。大多数的游客是从城市来到农村的,雖然向往的是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但他们并不想与村民一样同住村社,甚至一些游客对住宿和餐饮的环境要求与城市的五星级酒店一样,这就加重了乡村旅游建设的投资成本。从另一方面来讲,游客来到乡村旅游必然带来环境的污染,汽车尾气的增加,生活垃圾的增多使农村生态受到严重的威胁。旅游分为淡旺季,旺季时人流量大,景点接待人员不足再加上一些村民可能兼顾农忙,直接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减少了他们再次来游玩的机率。
(三)旅游业的服务质量低。虽然我国逐渐重视农村的教育,加大了对农村教育资源的分配比例,但是一些家庭由于生活困难和子女较多还是无法让所有的孩子完全接受义务教育。大部分家庭更是接受完义务教育之后就让孩子外出打工或跟随家里耕种,因此农村旅游的接待人员大多是当地农民和文化水平比较低的青年。大多数景点和一系列旅游服务中不对员工进行在职培训,再加上他们的知识面比较窄就造成服务质量低的情况。
(四)缺乏相关的指导经验。农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大,因为景点以及相关产业的服务人员都是由当地农民组成的,他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接受教育程度不高,在工作过程不愿意听从管理者的安排,经营者又不愿意和当地村民相互沟通协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形成了双方僵持对立的局面,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农村旅游业往往不去分析游客的心理特点,以家庭为主题的宣传题材更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但是分析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就导致当地的旅游景点发展不起来,人流量比较少影响了人带人的机会。而且,农村旅游一般不注意平时的维护和修整,再加上没有专业的相关人士进行指导直接影响了旅游业的后期发展。
三、中国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和规划层次低。乡村旅游在开发的过程中简单的将该地区的人文景观作为旅游景点,没能充分的将当地文化价值和特色元素与之融合,景点优势不够突出。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盲目性,有的乡村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城市化倾向严重,没有乡村旅游的本土特色。
(二)旅游专业人才缺乏。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和当地农民担任,缺乏旅游专业培训,导致旅游从业人员不了解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的心理需求,不能提供针对性的旅游服务。
(三)乡村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挖掘不够。乡村旅游的类型主要以休闲度假和乡村的自然景观为主,当地的文化特色与风俗并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导致旅游产业层次比较低,统一性和模仿性比较强,失去了每个地区应有的乡村旅游特色。
(四)经营缺乏品牌意识。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规模小,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
四、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
(一)提高对乡村旅游的认识。发展乡村旅游就是在充分分析当地资源的基础上,将当地的特色融入到旅游项目之中。当然,政府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当地的旅游发展寻找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在发挥特色资源的基础上创新旅游产业,真正实现特色化旅游乡村。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关键环节。因为农村本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就与城市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只有增强游客的体验感,保证他们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舒适度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三)重视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带来原生态的破坏,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只能将这种危险降到最低。因此在资源开发中,要提升旅游业人员以及游客的环保意识,保护当地环境不受侵害。比如传统的耕作方式和耕作工具就是乡村旅游的一大体验项目,只有充分利用起这些元素再加以保护,会使未来的乡村旅游产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实施品牌战略。乡村旅游模仿性很强,很多地区的乡村旅游相似度极高,使游客产生了审美疲劳。要形成当地的旅游特色就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实施品牌战略。一旦产生了品牌效应,就会无形中增大宣传力度,游客对品牌产品产生信赖感,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就会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梅梅.广西发展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绿色科技,2012(2):205-207.
[2]周建明,蔡晓霞,宋涛.试论我国乡村旅游标准化发展历程及体系架构.旅游学刊,2011.
[3]王德刚.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4]陈秋华,纪金雄.乡村旅游规划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