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无接触物流模式的构建
2020-12-24宋琦霞王俊艳
宋琦霞 王俊艳
【摘要】本文整合现有的技术、装备,构建出一套符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安全高效的无接触物流供应链体系,提出了无接触物流的实现路径,以此来减少对接人员直接接触时间和次数,提高物流效率及应急响应能力。
【关键词】无接触物流 自动化 供应链
为了减少对接人员直接接触次数,减少配送人员时间成本,无接触物流技术快速发展,并且得到广泛应用。经调查,虽然无接触支付、智能快递柜、无人车、无人机、无人售货店等早已出现,但依旧有一些环节由于各方面的限制还未能实现无接触,因此构建一套完整的体系势在必行。而无接触的实现主要依赖于数字化、自动化、互联网等技术,以减少物流体系中人与人接触的频度与力度。故本文将通过整合现有的装备与技术,构建一套从货物入库到消费者收货的无接触物流供应链。货物入库到消费者收货的整个过程主要分为入库,出库,配送这三个环节,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环节逐一进行无接触式优化。
在入库环节中,货车先停靠至月台,并通过自动化装卸设备进行卸货,再进行标签扫描向系统录入货物信息(种类、名称、重量、尺寸、存储环境、运输地区等),将货物进行同种类的堆垛码盘,之后进行托盘的自动贴标扫描任务,送至相应输送线至巷道,使用高层立体货架进行存储,在这整个环节中,主要以自动化高密度存储技术为主。使用自动化高密度存储技术,不仅实现了无接触、无人化、智能化、自动化,而且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库存率。
在整个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的是RFID技术,它在入库、在库、出库作业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RFID可存储货物的各种信息,不易损坏,且具有保密性,当电子标签进入读写器范围内,便可进行数据的发送与存储。相比条码技术,它无须人工干预,可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可识别多个、高速运动物体。这种技术不仅实现了人员的精简,还大大提高了信息检测的效率与准确率,使库存更加合理化。
进行主要搬运工作的是自动引导运输车AGV,它主要用于仓库中的物料搬运工作,它可进行稳定的自动跟踪,自动避障,自动规划路线等功能。它可以有效的解决运输货物混乱的情况,提高运输能力。牵引式AGV可將装载好货物的挂车牵引运送至卸载位置,叉车式AGV可用于挂车内货物的卸载,而托盘式AGV主要用于将地面高度的物品运至指定位置处,它们均使物流系统的成本降低,保证并且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由于现代网络电商的日益蓬勃发展,物流电商的首要备选和或多或少的货物堆积,仓储内货架考虑使用可高密度存储的自动化存储系统,该系统可大幅度的调高库存容量,出入库的频率与管理水平。出库作业是入库的一个反过程,采取先进先出的原则,使用堆垛机或穿梭车进行货物的下架任务,利用AGV小车,自动化叉车将其送至分拣区域,通过扫描RFID电子标签,按照货物的运输到达地址将货物送至相应区域,采用自动化叉车或伸缩皮带机进行装车出库。相比入库作业,出库过程进行了货物不同区域运输的分拣工作。
自动化分拣作业中不可缺少的自然也是RFID技术,它通过扫描识别货物的地址信息,对分拣机下达不同命令,将货物导入相应的分拣道。自动化分拣系统解放了人力,减少了人员、货物的接触,并可进行连续、大量的分拣工作,加快了分拣效率与准确率,保证了物流物资的及时供应。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任务是整个物流过程中人员接触次数最多的环节,目前已经开始使用的有智能自提柜,无人机,无人车等设备。智能快递柜主要功能是解决快递业“最后一公里”的派件与揽件过程中成本、效率提升的问题,配送员将快递件放置智能自提柜中,不仅解决了无接触配送问题,而且消费者可按照自己的时间进行取货。无人机与无人车相比智能快递柜人员接触次数更为减少,近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式开通,为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因此,本文提出了无接触物流的实现路径,如图1所示。无接触物流的实现其在于抛弃或减少人力,使用高端智能化技术,来降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并且在此接触上使整个过程高效快捷,符合经济效益。上述所构建的无接触物流体系将减少对接人员直接接触次数,从而缓解消费者和物流过程参与者的紧张心理,保证消费者需求与市场供应间的平衡,减少了库存堆积,保证了市场活动的正常开展,最终使整个过程更安全、更方便、更高效。5G+AI的智慧落地场景与运用,将仓储与智能化技术和5G大数据进行了有机的战略结合,包括北斗开通,都将会大大提高物流行业中智能化水平,加大自动化技术在物流系统中的使用,使无接触物流供应链模式更加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王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23(12):1-7.
[2]孟一君.RFID技术在物流仓储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商论,2020(15):34-35.
[3]吕吟雪,周穆新,王超驹,陈翔宇,顾侃如.AGV 小车在物流运输行业中的应用研究[J].机电信息,2020(1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