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背景下创新高校后勤财务会计工作研究

2020-12-24史文霞

商情 2020年43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信息时代财务会计

【摘要】高校后勤会计工作对于高校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资产面临着保值增值的压力,通过高校会计创新是完善高校会计制度的重要途径,这对于提高学校财务管理质量和水平意义重大。与信息时代相联系,有必要加强后勤财务会计的创新管理,以建立基于大学信息的现代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高校财务管理也应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只有如此才能满足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并满足目标服务群体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分析信息时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会计创新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时代  創新  财务会计  高校后勤

引言: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深化,高校教育模式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学校后勤管理计划经济体系内的财务管理体系不再足够为了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成为制约高校财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众多的高校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推出了一系列完善计划,以将财务管理从物流转移到以市场为导向的运作。在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成为推动大学的后勤和财务管理中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其地位日益凸显。但是,这一改革阶段,高校财务管理仍然面临的较为复杂的难题尚待解决。因此,高校财务会计工作也必须在创新管理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高校发展改革需求。

一、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工作目标不够精准。当前体制下,高校财务管理承担者双重发展的任务,即寻求盈利和为高校教育做好基础性工作,且金融物流管理的目标则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如果大学决定单方面努力使利润最大化或提高教育服务质量,那将是单方面的。此外,高校后勤管理业务种类繁多,服务对象有一定特殊性,从而导致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面临着复杂的性质。许多大学在以牺牲经济利益为代价的基础上,更好的为高校教师生做好财务服务工作。但是,当前大学并没有脱离市场发展环境,如果高校缺乏稳定的经济财政来源,就很难保证足额高校的为学校教师生提供优质的财务服务。因此,目前大学财务管理的目标在不够精准的基础上,成为高校财务精细化的管理的重要制约性因素。

2、高校财务体系与信息化并没有实现有机融合。目前,我国大多数大学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都创建了相对完整的财务管理信息该系统,但就后勤财务会计而言,其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仍尚待磨合。高校在财务管理领域的活动主要是在《高校财务管理活动纲要》框架内根据“教学大纲”并结合其实际情况和管理发展要求制定的。因此,全国高校后勤财务在财务管理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另外,后勤财务管理涉及较多方面,例如环境保护,财产,绿化,运输等。管理体系不够集中,这对财务管理的有效实施形成牵制。上述问题会对大学财务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大学的后勤和会计人员大多是大学预科人员组成,其中大多数人学历不高,缺乏会计专业知识,并且无需专业和系统的培训。 同时,由于高校财务部门面前的高校改革已实施的会计系统是事业单位的会计系统,与企业会计准则存在差异。因此,这将导致一些会计师和管理人员的适应性和原则性较差。级别不高,不注意诸如财务分析和预算控制之类的问题并不能改善高校的后勤工作,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难以提升。

二、高校财务会计完善路径分析

1、创新高校后勤财务会计管理理念。为了在信息时代实现大学后勤财务管理的有效发展,要进一步扩展财务相应概念。高校后勤财务并不是孤立的,应该结合市场经济,综合考虑当前社会改革的现实情况,建立完善的物流金融发展理论思维方式,改变以前的财务会计和管理思维方式。在领导力与财务管理方面,积极开拓市场的管理层,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和一线会计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应积极转变思维模式,强化自身专业知识积累,进而实现财务概念和财务管理的创新。其次,对于财务目标要进一步细化。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应在实现财务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成本。换句话说,高校必须管理物流资金。具体和详细的管理目标而言,并建立全流程的意识和风险意识,以确保高校后勤财务实现跨越性提升。

2、建立健全标准化且信息化的后勤财务运行体系。建立满足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财务管理系统。例如,建立一个资金管理系统以实施一个有效的管理周期;以及确保开户流程的标准化和合法性,并禁止“帐户外”现象。同时,应采用及时有效的核算方法,进一步细化核算的真实有效;规范会计核算制度来确保基本处理数据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建立成本和财务预算管理系统以达到较高水平标准化管理。高校后勤学校的后勤和会计工作,可以尝试引入财务预算管理系统以确保资金与计划不出现大的偏差。

3、重视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由于高校后勤财务会计工作大多都是高校财务部工作人员,他们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非常熟悉,但是对企业会计制度的认识有所缺乏。因此,加强他们的教育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就相关人员的业务知识与技能方面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包括计算机与网络知识以及应用,这样能够与时俱进,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者的科学决策提供人才保障;另一方面,还要注重他们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同时,高校应该将外部招聘范围进行适当扩大,吸引更加优秀的人才加入财务队伍。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日益发达的当下,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其水平的高低对于高校工作有着深入的影响。在此,必须充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高校后勤财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春.信息时代下高校后勤财务会计工作的创新管理分析 [J].知识经济,2019(02).

[2]张辉.学校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短板及应对方式探讨[J].今日财富,2017(03).

[3]冯媛媛.网络环境下的财务会计工作探讨[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2016(02).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5SJB508)。

作者简介:史文霞(1975.09-),女,汉族,江苏溧阳人,本科,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信息时代财务会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信息时代初中全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浅析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
信息时代
高校后勤财会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召开
忘记你
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后勤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实施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