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时序双元转换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
2020-12-24马海燕
马海燕 朱 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经济管理学院)
1 研究背景
技术轨道的变化给在位企业的研发投资带来了巨大的适应性挑战。事实证明,有的企业更善于适应新的技术发展轨迹,从长周期、历史趋势分析组织研发投资动态变化规律,识别最佳研发投资布局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1]。高绩效组织的研发投资在时间维度上具有何种特征?早期的答案是研发投资水平趋恒。因为研发投资具有高调整成本、沉没成本以及时间压缩不经济效应[2],研发支出稳定在同一个水平可规避这些问题。研发投资波动被视为危险的信号,是高层管理者通过操纵研发支出、满足短期收益目标的决策近视症,会破坏研发节奏,损害企业价值[3]。然而,新近研究指出,随着企业核心能力价值存在与丧失的演变,研发活动体现为利用与探索活动战略定位的转换,组织正是通过研发投资轨迹的急剧变化实现高绩效的,其实质是企业主动采用时序双元,通过时间分隔来实现探索与利用的平衡[4,5]。
利用与探索是组织发展至关重要,但内在对立的活动,组织同时追求利用现有能力和探索新机会被定义为双元[6]。与并行采用利用与探索的双元相比,研发时序双元的矛盾焦点在“转换”环节上,而目前对时序双元的研究是欠缺的,尤其缺乏对其如何发生以及如何实现转换的研究。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既是一种战略选择[7,8],也是一种深刻的组织变革[9],存在诸多风险,需要组织具备动态的转换能力。良好的战略必须与强大的动态能力相结合,才能有助于组织实现强劲的绩效[10]。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不同的转换幅度和转换方向与组织绩效关系如何?时序双元转换能力包含哪些元素,如何影响这个转换过程?遵照“研究双元最合适是动态能力视角”的建议[11],本研究拟依据动态能力理论,探讨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时序双元转换能力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2.1 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
利用的本质是对现有的能力、技术或者范式进行改进,旨在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探索则致力于适应和拥抱新知识,旨在进入新产品市场领域[12,13]。在动态环境中,组织竞争优势的获取和保持乃至组织生存,必须处理利用与探索的关系[14]。利用与探索相互冲突的活动可以通过3种方式将其区隔开来:结构、领域和时间[15]。前两种方式将探索与利用分别区隔在不同的组织单元和业务领域,组织高层管理团队面临协调利用与探索同时性的压力。鉴于利用与探索所需的技能从根本上是互不相容的[16],以时间区隔的时序双元侧重“相继”[17],能够缓解以“同时”为核心的双元在资源和管理上的限制,被视为在理论和实践中平衡利用与探索的重要方式[18,19]。
时序双元根植于间断式均衡模型,该模型认为由于技术的非连续性,那些关键且具有前景的研发机会是偶然的,长期渐进的变化会被短暂且剧烈的变化打断。它将组织适应过程视为利用与探索的交替循环,主张利用“现在”和探索“未来”两类行为接续展开,从而把双元研究里的时间维度从内隐、不言而喻的背景角色提升到“前台”,成为区别于其他双元范式的重要标志。组织对探索与利用的战略抉择外显于企业研发投资战略,研发时序双元是组织采取间断式平衡的创新战略[20]。面对长期的稳定以及短暂的破坏性变革所组合的现实,有效的研发管理在研发支出上体现为:在长期稳定时期以利用现有能力为主,保持稳定的研发支出;在短暂的混乱和动荡期以探索新能力为主,大幅提高实施研发支出,创造新知识。企业在低研发支出和高研发支出活动之间剧烈转换,会随之产生偏离组织历史研发支出水平趋势的波动,成为研发时序双元转换的信号[4]。
2.2 时序双元转换能力
既然研发时序双元的矛盾焦点在“转换”环节上,实现时序双元的关键,在于组织需要具备利用与探索之间转换的能力[3]。当一个组织试图在利用与探索之间转换,精心设计的过渡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织是否具备这种能力是时序双元成功的重点[21]。利用和探索活动之间存在本质冲突,管理者应该具备应对这些冲突的能力,以确保时序双元的成功[16]。
在研发时序双元的探讨中,吸收能力被视为组织研发时序转换过程极为重要的一种能力,是企业识别、吸收和应用新的外部信息价值,以实现商业目的的能力[22]。SWIFT[9]指出,从利用到探索转换中,要求组织有能力识别外部具有商业价值的新知识,并将其融入创新过程的吸收能力;贾慧英等[19]则认为,吸收能力能够帮助组织更有效地转换创新活动类型;COHEN等[22]强调,吸收能力是组织已拥有知识与外部新知识相关性的函数,侧重于对外部知识获取与利用的能力。然而,时序双元的研究仅仅强调外部知识的内化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资源和目标之间的中间转换能力,将资源投入转化为企业所需产出的效率。只有那些最终“实现令人满意的效率”的组织,才能被认为具有良好的双元转换能力。
时序双元转换能力的提出根植于动态能力理论。动态能力被定义为企业整合、构建和重新配置内部和外部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23]。该理论在解释战略领域的关键议题“企业在系统维持内部与外部动态一致性的差异”方面独树一帜。从本质上讲,动态能力的概念引入了一种重要的时间代理,分析组织通过将其与过去的惯例和实践分离来重新配置资源,从而捕捉变革机会,为组织在利用式与探索式研发之间的转换奠定了理论基础。
2.3 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与组织绩效的主关系
目前,涉及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与组织绩效关系的研究并不多,但结论却充满争议。有学者基于美国制造业数据,得出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有利于提升组织绩效[4]。该结论得到了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支持[20]。然而,这更多分析的是“成功者的故事”[9],成功实现了时序双元转换的企业是卓越绩效者,容易产生幸存者偏差,很多公司在这一重大战略变革中消亡了,它与企业失败正相关。贾慧英等[14]指出这是“成功者故事的一半”,研发跳跃幅度与企业绩效呈倒U形关系。不难发现,已有研究没有同时关注转换幅度和区分转换方向。由此,本研究将只关注转换幅度,不区分方向的称为总体战略,将从利用到探索研发投资激增的称为正向战略,从探索到利用研发投资猛减称为负向战略。
研发时序双元战略能带来的收益本质,就是组织实现双元的好处——享有利用旧的确定性带来的当前效率,以及探索新的可能性带来的未来发展优势,同时确保当前和未来的生存能力和经济回报。研发时序双元将利用与探索在时间上区隔开来,在技术环境相对稳定时,致力于产品改进和技术完善的利用式研发,有助于高效地利用现有产品和技术的优势,形成渐进式创新,捍卫当前竞争优势,获得稳定的经济收益;当技术环境发生动荡和深刻变革时,原有核心能力逐渐丧失优势,致力于进入新知识领域的探索式研发,有利于培育破坏性创新,使得企业顺利进入新技术轨道。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每一阶段集中于特定类型的研发活动,具备“专业化”带来的优势。从收益的角度看,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可使得企业在较长时间段内实现探索与利用的动态平衡,获得稳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势力,保障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的获取,无论是正向转换还是负向转换,都有利于提升组织绩效。
研发时序双元战略的风险,主要来自转换过程中管理层主观判断错误及组织层面的惯性。从利用到探索正向转换战略需要适时地捕捉重大、有前景的技术机会,如果过早,即现有能力依然具有价值,不能充分发挥现有技术的效用,机会成本高[4],还得为进入全新的技术轨道承担更多的试验成本。从探索转换到利用负向转换战略的理想时机,是企业如期发现了新的、有价值的竞争优势来源。过早转换,提前结束探索过程,可能错失良机。尤其是在竞争对手成功地抓住新的、卓越创新成果时,代价会非常高昂[10]。研发作为创新性投资,具有难以观测性和专业性,高层管理者很难预测项目前景,使得时机判断难度增加。高管人员与研发人员在信仰系统、声誉评价系统及知识背景上存在差异,很难充分交流;公司管理者和研发项目经理之间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加剧了研发活动在利用与探索之间转换的时机捕捉。利用与探索的知识过程是冲突的,原先运作良好的研发战略往往具有紧密的内部耦合性,当组织结构逐渐形成大量惯例时,容易形成组织惯性和核心能力惰性[24],研发利用与探索适时转换需要克服组织内部障碍,避免存在过度利用的“成功陷阱”和过度探索的“失败陷阱”[25]。
除此之外,区分不同方向的时序双元转换战略各自还有独特的风险隐患。负向转换战略中,当管理者面临收益目标的巨大压力时,会专注于短期收益而不是专注于价值创造;如果企业在探索期间发现的新创新结果并没有如期价值,转换到利用式研发不能带来新的竞争优势,反而负向影响企业绩效。正向转换战略中,探索式研发的风险具有首创性,知识搜寻范围较广[11],知识学习的难度相对较高;探索式研发也是一个随机过程,具有不可预测性;正向转换战略比负向转换战略的变革更为深刻,需要企业所有要素的系统性调整[12],组织变革幅度越大风险越大。
在一定的时间窗口,研发支出偏离预期的变化越大,所牵扯的组织变革幅度越大,组织震荡越明显。当组织转换幅度过大,无论哪个方向的研发时序转换,决策层的认知负担都会加重,对转换时机的决策失误概率上升[19];克服组织刚性的时间短,转换阻力大。从利用到探索弥补知识距离的时间有限,从探索到利用管理层的收益压力增大,时序双元转换战略的风险因素也会放大。最终,过大的组织转换幅度,可能使得转换带来的组织风险超过时序双元带来的收益,拖累企业绩效。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a研发时序双元总体战略与组织绩效,在形态上呈现为转换幅度较低时,与组织绩效正相关;转换幅度较高时,与组织绩效呈现负相关的倒U形关系。
假设1b从利用式研发转换到探索式研发的正向战略,与组织绩效呈现倒U形关系;从探索式研发转换到利用式研发的负向战略,与组织绩效也呈现倒U形关系。
2.4 研发时序双元转换能力的作用机制
追求双元要求组织对变化中的机会灵活且快速的响应,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资源配置。研发时序双元转换能力,包括将外部知识切换到内部的吸收能力,以及切换后内部运作的转换效率,它有利于组织降低利用与探索之间转换的风险,发挥研发时序双元战略的优势,实现双元带来的收益。
仅从外部知识切换到内部的水平,即组织吸收能力这一角度看,良好的吸收能力使得企业可以克服双元的内在紧张,更充分地实现双元效益[26]。SWIFT[9]认为,吸收能力可以减缓组织从利用到探索正向转换时的风险;贾慧英等[19]指出,吸收能力不仅有助于企业了解、接触和消化新领域的技术,有助于企业判别转换时机,降低风险,也有助于组织扩展和更新知识基础,提高组织柔性,促进双元转换。已有研究将吸收能力视为研发时序双元转换与组织绩效的重要调节因素,但探讨范围局限于研发时序双元转换的正向和总体转换战略。一旦探索式研发形成新技术,大多数公司就会回归利用式研发,这一过程中的研发支出会骤减[4]。相对于从利用到探索的正向跳跃,从探索到利用的负向跳跃过程侧重于企业精炼、选择、生产、效率等活动,更强调内部运作的效率水平,而不是对外界新知识的捕捉、内化及应用。由此可以推断,吸收能力在研发时序双元转换的负向战略中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从时序双元转换能力的整体来看,它兼具外部知识响应能力和内部运作能力,组织可以不断重新配置其活动,以满足其内部和外部环境中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有效缓解伴随利用与探索组织结构调整时产生的冲突,帮助组织确定正确的切换时间,克服组织惯性,降低不同方向转换战略的独特隐患,促使利用与探索之间顺利切换。具有高水平研发时序双元转换能力的组织,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快速有效组合资源,灵活应对转换节点的冲突局势和过渡期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保障研发时序双元转换过程的顺利过渡。由此,从外部知识切换到内部,以及切换后内部运作的效率两个方面发力,无论在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总体战略还是分方向的战略中,都有助于组织转换中风险的降低和收益的获取,提升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的正向绩效效应。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a作为时序双元转换能力的要素之一,吸收能力单独在总体研发时序双元总体战略和正向战略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在负向战略中则没有。
假设2b组织时序双元转换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改善企业研发时序双元战略的绩效,这一改善作用体现在研发时序双元总体战略、正向战略和负向战略中。
3 数据与方法
3.1 数据来源
参考文献[4],本研究以2007~2018年我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依托CSMAR数据库获得基础数据,进行了如下步骤的筛选处理:①剔除奇异值、ST类以及期间被终止上市的公司;②剔除研发投资数据年份缺失值过多的企业,保留至少连续提供了7年研发投资观测值的企业;③剔除衡量关键变量所需研发支出、专利及绩效等关键数据缺失的企业;④考虑到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的绩效具有滞后性,剔除研发时序双元转换节点发生在2018年的企业。最终获得1 114家企业共9 037个观测数据。
3.2 变量设计
(1)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总体战略以年度为时间单元,用企业研发支出剧烈且紧凑的变动作为企业研发时序双元战略的识别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区分出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总体、正向和负向战略[4]。整个计算过程以GARCH(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为基础。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
(2)
式中,学生化残差绝对值最大值的原值为负,即出现了研发支出的急剧减少,代表研发时序双元转换负向战略,用SED表示;当该原值为正,则是出现了研发支出的急剧增加,代表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正向战略,用SEU表示。样本企业中,采用研发时序双元转换负向战略和正向战略的分别有792家和322家企业。
(2)时序双元转换能力时序双元转换能力(SEC)包括吸收能力和转换效率两个元素。衡量的思路是:以企业为单位,先分别计算两个元素的值,再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变量。
(3)组织绩效本研究从研发投资动态性的角度考察组织绩效,存在时间进程,关注企业的成长性,难以通过短期即时绩效得到反映。托宾Q值是来自资本市场估值的绩效指标,高托宾Q值意味着高投资回报率和业绩成长性,能够同时反映当前及未来的预期收益率。本研究采用TQ为组织绩效的代理变量,计算公式为企业市价/企业重置成本,并用账面价值估计重置成本。
(4)控制变量本研究纳入如下控制变量:①企业规模(SI),采用企业销售收入测量,取销售收入的对数形式;②流动比率(CR),作为企业冗余资源的衡量指标加以控制;③资产负债率(D),反映企业杠杆效应对托宾Q的影响,用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值测量;④每股收益(P),用以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对托宾Q的影响,取净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值;⑤营业收入增长率(R),用以衡量组织成长对绩效的影响。
3.3 模型设定
为检验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对组织绩效影响的倒U形效应,以组织绩效为因变量,分别以研发时序双元总体、正向和负向3种转换战略为自变量构建二次曲线方程
(3)
式中,i表示企业;TQi,t+1表示被解释变量TQ延后一期值;β0表示截距项;β1、β2、π均表示回归系数;SEi,t包含SEQi,t、SEUi,t与SEDi,t3个变量;CT表示控制变量;λ表示时间效应;ε表示随机误差项。
在此基础上,根据检验调节效应的要求,引入调节变量CAPi,t,它与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的交互项,以及与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平方项的交互项形成如下公式:
(4)
式中,CAPi,t包含SECi,t与Ai,t两个变量,分别检验时序双元转换能力与单独的吸收能力在主关系中的调节作用;β3~β5均表示回归系数。
4 分析与发现
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Pearson相关系数见表1。由表1可知,所有变量方差膨胀因子(VIF)值均小于2,说明不需要考虑多重共线性问题。主要解释变量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与组织绩效相关系数为正,研发时序双元转换能力的两个要素,以及企业规模、流动比率等控制变量与组织绩效相关性显著。
4.2 面板数据回归
4.2.1模型与估计方法
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固定效应优于随机效应,Wald检验结果表明样本面板数据存在异方差。使用适用异方差情况且稳健的DWH检验,以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的滞后一期为工具变量,模型p值大于0.1,即本模型不存在内生性问题。权衡稳健性与有效性后,本研究选择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进行模型参数估计。
表1 描述性统计及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N=9 037)
4.2.2回归模型
本研究变量的回归结果见表2。在表2中,模型1仅含控制变量;模型2、模型4、模型6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自变量的一次项,分别检验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总体、正向和负向战略对组织绩效的线性影响结果;模型3、模型5、模型7同时包含了3种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的一次和二次项,是二次曲线模型。调节变量的检验涉及模型8~模型10,在二次曲线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加入时序双元转换能力及其与3种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的交互项,其中,所有交互项的变量在相乘前均已做中心化处理。
4.2.3回归结果讨论
本研究的回归结果如下。
(1)主关系回归结果模型1中,除了流动比率,其他控制变量均显著影响组织绩效。模型2、模型4、模型6结果说明,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能够促进组织绩效,无论是总体、正向和负向战略都是如此,这表明,利用式与探索式研发活动的柔性转换整体上有利于企业成长。模型3、模型5、模型7是对曲线关系假设的检验结果。使用三步流程对倒U形关系进行检验[27]:步骤一,自变量的平方项显著为负。3种研发时序双元战略SEQ、SEU、SED平方项均显著为负。步骤二,数据集范围内两端的斜率(X)必须足够陡峭。取XL为X取值范围的左端点,XR为右端点。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总体、正向和负向战略XL处斜率均显著为正;XR处斜率均显著为负。步骤三,拐点位于数据集取值区间内。总体、正向和负向的3种研发时序双元战略与组织绩效构成的3条曲线,拐点均在各自的取值区间。从三步流程可以判断: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与组织绩效的倒U形关系是成立的。模型3、模型5、模型7分别是在线性模型2、模型4、模型6的基础上增加平方项,增量F值检验结果显著为正,表明曲线模型相对于线性模型2、模型4、模型6解释力更强,可进一步支撑上述结论。本研究补充了区分方向的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结果显示,从利用到探索和从探索到利用的过程,都同时存在收益与风险,与组织绩效也是完整的倒U形关系。可见,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受制于转换幅度,无论是否区分方向,当研发时序双元转换幅度在合适的范围内,组织可以同时实现双元所带来的当前效率和未来先机,使得收益超过风险。然而,过犹不及,一旦这种转换幅度过大,组织所面临的风险和成本会反超收益,从而损害组织绩效。假设1a与假设1b得到支持。
(2)调节变量回归结果模型8~模型10是对倒U形关系中时序双元转换能力(SEC)调节作用的回归结果。3个回归模型中,SEC分别与SEQ、SEU、SED的交互项回归系数均显著,表明时序双元转换能力对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与组织绩效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展开来看,调节效应体现为两种类型[28]:①改变拐点相对于横坐标的位置,使作用方向变化的节点向左或向右移动。SEC与SEQ、SEU、SED的交互项回归系数β3均显著为正,说明时序双元转换能力高的组织,更容易实现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的正向收益。拐点的位置不单根据β3决定,还受制于β1、β2和β4。选取调节变量均值、均值加一个标准差分别代表低转换能力和较高的转换能力(见图1)。由图1可知,同等程度的转换幅度下,时序双元转换能力高的组织绩效更高。②调整曲线的陡峭程度。当β4为正数,视为曲线变平缓,反之则变陡峭。
SEC与SEQ2、SEU2、SED2的交互项回归系数β4均显著为负,表明时序双元转换能力没有改变二次曲线关系,该能力高的时候,曲线更为陡峭。这进一步说明,时序双元转换能力在捕捉和利用新机会,其整体资源转换效率的优势有助于降低转换风险。综合来看,企业时序双元转换能力越强,转换过程更为平稳,越有利于改善企业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的绩效,这一改善作用体现在总体战略、分方向战略中,假设2b得到检验。
由图1显示,高水平时序双元转换能力在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总体,以及正向战略中的调节作用基本保持着完整倒U形曲线,而低水平时序双元转换能力只是曲线的右半边,且此种转换能力高的组织所获得绩效明显高出低转换能力的组织,这种趋势随着转换幅度的提高变得更为突出。研发时序双元转换负向战略中,转换能力的绩效正向调节作用保持着比较稳定的状态,可能是由于从利用到探索,这种需要加大研发投资的正向转换战略风险性,以及不确定性远大于探索到利用的负向战略,时序双元转换能力作为一种动态能力,更善于在高度动态变化的环境中赢得组织的竞争优势。
(3)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检验已有研究表明,吸收能力在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总体战略[19]和正向战略[9]的绩效作用中发挥调节效应,作为对照,本研究进而单独以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进行检验。一方面补充检验吸收能力在研发时序双元转换负向战略中的作用,另一方面用以比较它与时序双元转换能力作用的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3)囿于篇幅,回归结果及调节作用图留存备索。,吸收能力与SEQ和SEU的交互项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同样采用模型8~模型10的分析方法,选取XL、XR点,分别计算该点处切线的斜率。XL斜率显著为正,XR斜率显著为负,拐点在SEQ的取值范围内。通过绘制高水平吸收能力和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图发现,在SEQ和SEU两种情况下,高吸收能力情境的拐点比低吸收能力的拐点向右移动量分别为0.006和0.002。这表明吸收能力更强时,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总体战略、正向战略分别与组织绩效关系曲线的拐点更高。吸收能力分别与SEQ2和SEU2的交互项回归系数β4均显著为负,高吸收能力的曲线更为陡峭。综合来看,吸收能力在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总体和正向战略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然而,吸收能力与SED的交互项回归系数统计上并不显著,对比不同方向转换战略的特点可以找到原因:研发从利用切换到探索出现在技术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需要组织保持对外部机会的响应能力,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及时识别和消化,侧重强调外部知识切换到内部的水平;而从探索到利用的转换,更强调切换后内部运作的效率水平,即转换效率。由此,吸收能力只是时序双元转换战略的要素之一,它只在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总体和正向战略绩效中具有绩效改善作用,在负向战略中则不然,假设2a得到支持。
4.3 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上述回归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采用3种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4)囿于篇幅,稳健性检验结果留存备索。:①检验主关系是否为三次方的S形曲线,在方程中加入自变量的立方项予以检测;②进一步排除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以董事会规模为工具变量,采用工具变量法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③更改组织绩效的衡量方式,分别采用总资产报酬率(ROA)与营业增长率测量组织绩效,重新回归。结果都体现出上述结论具有良好的稳健性。
5 研究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总体上,在研发支出具有紧凑而剧烈变化特征明显的组织,绩效越高。具体形态上,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携带的双元性正收益会减速递增,随着转换幅度的变大,该战略所带来的风险会抵消并超过双元性的正收益,组织绩效呈增速递减;同时,具有高水平吸收能力和转换效率的组织更容易获得更好的绩效;以单独的吸收能力作调节变量,它在负向战略中的作用并不显著。
5.2 理论贡献与启示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体现在:①补充并推进了研发管理,尤其是研发投资波动性的研究。组织选择哪种研发战略定位是权变的,在不同的技术环境和组织能力条件下,纯粹的研发投资持续性和波动性都不能保证可持续的高绩效。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同样会引发研发投资的波动,这种主动的研发管理,不仅具有利用当前核心能力和抢占未来核心能力先机的优势,而且在深刻转换的过程中也充满风险,随着转换幅度的增加,风险递增,会带来绩效损失。②丰富并深化了时序双元的理论研究。在研发情境下,研发时序双元转换战略在制造业企业是广泛存在的,且是否具有高水平的时序双元转换能力,是影响研发时序双元战略绩效效果的重要机制。③提出“时序双元转换能力”的概念,并合理地将它区分为吸收能力和转换效率两个元素,回应了现有研究[10]使用动态能力框架作为研究双元性的理论视角的呼吁。
本研究的结论对企业的研发管理也颇具实践价值:①企业管理者要辩证地看待研发投资波动现象。在竞争中,要在战略上重视并勇于选择研发时序双元。②管理者需要明确:实施不同方向的研发时序双元战略所需要匹配的能力各有侧重,在培养从外部引入知识的吸收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拥有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形成系统而完整的转换能力。③追求时序双元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可能的存在错失机会节点的风险,面临项目甄别及研发人员沟通的难度、思维模式限制,以及组织路径依赖等困难和挑战,提前做好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