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督灸联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不寐的随机对照研究

2020-12-24姚艳玲王丽芬

吉林中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心脾证候疗效

姚艳玲,胡 珊,刘 昊,王丽芬

(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2.西安交通大学,西安 710000;3.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 710000)

“天有昼夜,人有卧起”。睡眠是与自然界昼夜交替规律相一致,恢复人体精力维持生命的生理过程[1]。早在古代就有“不觅仙方觅睡方”的说法,可见其重要性。睡眠由心神主导,遵循“阴平阳秘”的变化规律,任何打破阴阳平衡的原因,都会导致“不寐”。不寐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主观感受[2]。现代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人多情志不舒,思虑过多、心理负担过重,作息紊乱,以致心神耗伤,脾胃受损。心为脾之母,脾虚运化无力,心失濡养,心神不宁,胃不和则卧不安,故临床上心脾两虚型为多[3]。西药治标不治本,不良反应多[4];为寻求更优疗法,本研究探讨改良督灸联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不寐临床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8 月-2019 年9 月陕西省中医院针灸一科门诊及住院心脾两虚不寐患者8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组,B 组和C 组,其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表1 3 组间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5]制定:1)入睡困难(30 min 不能入睡);2)睡眠难以维持;3)日间疲倦,工作、学习等能力下降;4)症状≥3 次/周;5)持续3 月以上。中医辨证诊断标准按照《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WHO/WPO) 》[6]《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制定: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 23~70岁;PSQI >7 分;本人愿意配合完成治疗。

1.4 排除标准 引起失眠的器质性疾病;引起失眠的精神类疾病,如妄想症等;近一个月内口服西药安眠药者;语言障碍者,无法客观描述病情者;孕期、哺乳期妇女;经常从事夜间工作或睡眠时间不规律者。

2 治疗方法

2.1 A 组 西药治疗。右佐匹克隆 3 mg(国药准字H20100074,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日1次,临睡前口服,治疗30 d。

2.2 B 组 归脾汤治疗。方药组成:黄芪 30 g,党参30 g,炒白术 10 g,龙眼肉 30 g,茯神 10 g,当归 10 g,木香 6 g,炙甘草6 g,远志 15 g,酸枣仁(炒)30 g,大枣 3 枚 。日1 剂,水煎服,头煎、二煎混合,早晚各200 mL 温服,共治疗30 d。

2.3 C 组 改良督灸加归脾汤治疗。

2.3.1 改良督灸治疗 1)药材准备:鲜生姜1 000 g,清洗后,剁碎成姜末;高良姜1 g,当归1 g,白术1 g,水煎后与生姜末混合备用。使用时用热水或微波炉加热至40 ℃。将艾绒用特定模具制成直径和高均为3 cm的三角锥型若干个备用。2)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充分裸露胸背部。3)操作:①消毒胸背部皮肤,将加热的铺料均匀铺在患者督脉及膀胱经(心俞至胃俞)部位,长约30 公分,宽约10 公分。在姜末上放置锥形艾炷3~4 壮,每壮间隔约8~10 公分,依次点燃,使其自然燃烧。燃尽后予以更换,更换4次后结束治疗。时刻关注患者,避免烫伤,未施灸区域盖以毛巾等保暖。②待艾炷完全燃尽,温度降低后,祛除铺料及艾灰,用毛巾擦拭施灸部位,嘱患者离开治疗床。③时间选择在上午10时-13时,每次约2 h,5 d 1次。治疗30 d,且在治疗结束后1 月对3 组患者进行随访。④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嘱患者多饮水,饮食清淡,禁食辛辣刺激之品;忌冷饮、吹空调;24 h 内禁洗冷水澡,注意保暖[8]。

2.3.2 归脾汤治疗 同上。

3 疗效标准

3.1 临床疗效 根据国际统一的睡眠监测法[9]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0]相关标准制定:治愈:夜晚睡眠时长>6 h,睡眠效率>75%,醒来精神饱满;显效:夜间睡眠时长延长>3 h,睡眠效率>65%;有效:夜间睡眠时长延长<3 h,睡眠效率>55%;无效:经治疗症状无好转甚至更严重,睡眠效率不足40%。

3.2 睡眠质量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11]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和随访时评分记录,评价患者近1 月的睡眠质量,参与计分的共包含7 个因子,每个因子评分从0 到3,总分从0 到21 分,总分与患者的睡眠质量成反比。

3.3 中医证候积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0]中心脾两虚证候[12]。睡眠不安:偶有、不影响生活,2 分,时有,一定程度上有影响生活,4 分,彻夜不眠,严重影响生活,6 分;心悸不安:偶有,不影响生活,2 分,时有,一定程度上有影响生活,4分,常常发作,难以自制,6 分;健忘:偶尔,无记忆力下降,2 分,记忆力轻度下降,4 分,记忆力显著下降,6 分;面色少华:偶见面色少华,无光泽,2分,常有面色少华,或面色苍白,4 分,面色少华严重,无光泽,6 分;神疲乏力:偶有、轻度、不影响生活,2 分,中度、一定程度上有影响生活,4 分,严重影响日常生活,6 分;头晕目眩:时有,2 分,经常有,4 分,持续发作,6 分。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单因素ANOVA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

5 治疗结果

5.1 临床疗效比较 3 组患者治疗后即时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1 个月,C组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P<0.05。见表2、表3。

表2 3 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3 3 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 个月临床疗效比较 例

5.2 睡眠质量(PSQI 评分)比较 3 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A 组及C 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1 个月随访时,A 组PSQI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B 组睡眠质量较西药组优,P<0.05;C 组PSQI 评分最低,P<0.05。见表4。

表4 3 组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 个月的PSQI 评分比较

5.3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 组治疗后除A 组外中医证候均得到了改善,P<0.05;C 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1 个月随访时,A 组未见明显变化,B 组中医证候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C 组对患者心脾两虚的证候改善更明显,P<0.05。见表5。

表5 3 组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 个月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例

6 讨论

人体寤寐有赖于阴平阳秘,气血充足;阴阳失交,则发为不寐。“不寐之证,虚证尤多”。其病位在心,心神不安则不寐;与脾胃密切相关。现代人多因劳倦、思虑过多、暴饮暴食等损伤脾胃,耗心气;水谷精微物质无法正常吸收、运输、散布,气血亏虚,心神失养;二脏相互影响,日久人体免疫力下降,终致“心脾两虚”[13]。

《济生方》记载,归脾汤是治疗心脾两虚不寐之良方[14]。方中白术“健脾益胃”,配伍黄芪、党参健脾益气,脾健则气血生化有源。当归为“补血第一要药”,与龙眼肉同用补益气血;酸枣仁为“安神之要药”,与茯神、远志配伍宁心安神;木香味辛,具有发散,行气作用,与党参、黄芪等益气健脾药配伍,既可复中焦运化之力,又能防补药之滋腻,补而不滞;大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全方配伍健脾养心安神,心神宁则寤寐规律[15]。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此方能明显调节大脑皮层功能,既可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相关症状,又可防止患者醒后疲乏嗜睡之弊,疗效确切[16]。

督灸,是指在人体督脉及膀胱经部位施以灸法,将经络、腧穴、药物、艾灸等综合作用于人体的隔物灸疗法[17]。其热力持久渗透,直达病所,调和阴阳,治病求本,增强机体抵抗力[18]。本研究在传统督灸的基础上辨证改良,只在心俞至胃俞部位施灸,减少施灸面积,针对性更强。从经络穴位讲,背俞穴反映脏腑精气,心俞配脾俞健脾养心;脾俞配胃俞健脾胃,生气血,气血足,则心神得养,眠可安。华佗夹脊穴循行于背部的督脉与膀胱经之间,能调节脏腑阴阳,疏泄外邪,合膀胱经穴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19]。从灸法上讲,《本草纲目》记载艾叶可通十二经,灸之可治百邪。研究表明,艾灸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达到调和气血阴阳,使寤寐有节,睡眠恢复规律[20-21]。铺料中生姜能降低艾绒燃烧产生的高温,其温热之力使当归、白术等药物更易经皮肤吸收,健脾补气。

本研究治疗后,改良督灸联合归脾汤即时疗效与另外2 组相当。但治疗1 个月后随访时其总有效率仍达81.5%,可见其远期疗效较好。另外,改良督灸联合归脾汤从整体观念出发,不但可以改善心脾两虚症状和睡眠质量,且治疗后1 个月效果仍然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脾证候疗效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过桃花村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安卧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90例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