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敬老院五保户老人认知功能与抑郁的关系

2020-12-24招俊华聂光辉谭莉娜石广念莫云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24期
关键词:五保户敬老院功能障碍

招俊华 聂光辉 谭莉娜 石广念 莫云杰

(1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心理学与行为医学教研室;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

老年认知功能损害和老年抑郁是老年人中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老年认知损害出现注意力、记忆及认知功能的下降,严重时可出现痴呆,老年抑郁表现为郁郁寡欢、度日如年、行动缓慢、闭门独来独往、甚至有无望无助感等,这些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将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1〕。有研究认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抑郁有关〔2,3〕,抑郁很可能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表现〔4〕,还有人认为认知损害比抑郁情绪出现更早〔5〕,对于二者的关系研究仍未有定论。而自中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以来,很多地区的五保户老人虽然得到了集中供养,但社会在关注五保户老人吃、穿、住、行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他们的身心健康〔6〕。本旨在调查农村敬老院五保户老人的认知功能及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并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1~8月抽取了南宁市邕宁区、青秀区两个城区,其所管辖范围内的农村敬老院共9所,对其中所有60岁以上符合入组条件的五保户老人进行调查。纳入标准:①在敬老院连续居住3个月以上;②神志清楚并无沟通障碍;③无急性病及慢性病急性发作;④能独立或协助下完成调查。调查人数249人,平均年龄(74.84±8.96)岁。

1.2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面对面,一对一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前征得老人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问卷填写结束后当场检查,发现疏漏及时补充及修改。每人次调查需20~30 min。(1)一般人口学情况:采用自编一般人口学调查表进行调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及兴趣爱好等;(2)认知功能评估: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7〕评估老年人认知功能,总分30分,文盲组(未受学校教育)<17分,小学组(教育年限≤6年)<20分,中学或以上组(教育年限>6年)<24分,为认知功能障碍;(3)抑郁症状评估,采用老年抑郁量表简版(GDS-15)〔8〕评定,该量表是专为老年人创制并在老年人中标准化了的抑郁量表,简版共15题,总计15分,评分标准为:GDS总分≥6分者,本文称为有抑郁症状;(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ADL量表〔7〕评定老年人的ADL,共有14项,包括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和工具性ADL量表,总分>20分为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五保户老人认知功能障碍及抑郁的发生率 在调查的249位五保户老年人中,133位(46.6%)认知功能障碍46.6%,检出抑郁症状的有77例(30.9%)。

2.2五保户老人认知功能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的五保户老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抑郁症状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抑郁症状组(P<0.01)。见表1。

表1 五保户老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n=249〕

2.3五保户老人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日常生活能力及抑郁症状作为自变量,以是否有认知功能障碍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日常生活能力及抑郁症状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并且在校正了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因素后,抑郁是认知功能障碍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老人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调查显示南宁市农村敬老院五保户老人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国内外学者对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调查结果(7.55%~23.2%)〔9,10〕。本次调查的老年人年龄偏大,高龄老人居多,加之五保户老人的特殊性、脆弱性等问题可能增加了认知功能损害,可见五保户老人的认知功能损害情况不容乐观。同时证实了年龄与认知功能障碍是明显相关的〔11〕,而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也验证了年龄是五保户老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12〕。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注意力、记忆、全局认知的能力均大幅度下降,患脑卒中的风险增高,社会交往活动明显减少,均会加重认知功能的损害。另外,研究数据提示认知功能与ADL密切相关,ADL可预测老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国内研究也指出ADL与认知损害相关度高,老人使用工具的能力及ADL的下降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疾病及衰老等,而这些因素均会影响认知损害〔13〕。

本调查显示敬老院五保户老人的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谢姣等〔14〕用相同的测量工具对城市空巢老人的测查结果(15%)。可见抑郁症状在五保户老人中仍有一定的比例,即便在五保户老人采用集中供养方式后,物质生活条件及生活照料方面得到了改善,生活质量有了提高,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国内学者在研究中也指出养老院老人因其社会功能减弱,居住环境的特殊性,也易出现抑郁等负性情绪〔15〕。

有研究指出抑郁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最常见的精神行为症状,抑郁的出现可能早于认知功能损害〔16〕,并且在认知完整的个体中发现,抑郁症与视觉空间技能,执行功能,精神运动速度和记忆力等多项认知功能的缺陷有关〔17〕,另有学者指出,与没有抑郁症的患者相比,患抑郁症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即刻记忆,延迟记忆和执行功能方面的认知功能有更大的缺陷〔18〕。除此之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似乎有与老年痴呆相关的潜在脑部变化,包括颞叶减少,海马和杏仁核体积减少,抑郁很可能是导致并促使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9〕。可见抑郁可能增加认知功能损害的风险,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关于抑郁对认知功能影响的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明确,但已有研究发现患抑郁症的老年人体内发生的病理生理改变可能会导致认知功能损害:①抑郁症患者血清中皮质醇水平增高,糖皮质激素增多,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上发挥负反馈作用,从而导致海马神经元的死亡,海马体积缩小,影响认知功能〔20〕;②抑郁症患者存在慢性炎症,会导致神经退行性变,促发神经元死亡〔21〕,认知功能下降;③老年抑郁患者大脑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减少及海马体积缩小,均可能导致认知障碍〔22〕;④抑郁与海马体积缩小有关,而海马体积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23〕。

综上,五保户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同时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增加,抑郁情绪可能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随着人口老龄化,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和社会负担正在逐渐增加,迫切需要干预。对于五保户这个特殊群体,我们在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识别他们的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同时,应一并检测他们的认知功能变化,以期及早发现,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另外,本研究样本量有限,且仅仅是横断面研究,不能做出因果关系的结论,也无法确定这样的关系在疾病进展中的影响,未来的研究会采取纵向研究以进一步明确抑郁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

猜你喜欢

五保户敬老院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敬老院老人遭虐待:乡镇敬老院出路何在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敬老院的微笑
农村五保户供养方式对心理的影响
浅析农村“五保户”供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爱心送到敬老院
浅析农村“五保户”供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