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ABC定位抢救法的效果观察
2020-12-24李洁
李洁
(吉林市永吉县人民医院 康复科,吉林 永吉)
0 引言
急诊科的主要任务就是能够及时、快速以及准确地给予危重症患者针对性的救治,而能否迅速、有效地救治各种为重症患者是衡量该医院甚至是该地区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这就要求急诊科必须具备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医疗队伍,制定和完善规范化的急救管理制度与急救流程[1]。根据以往研究发现,在医院各种危重症患者的急救中,由于团队护理人员流动性大,护理工作职责模糊不清,使得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出现交叉操作情况,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从而影响急救措施的及时实行,最终减少了救治成功的概率,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威胁[2]。通过本人在吉大一院进修学习中总结出,在急救护理工作中实施ABC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68例急诊患者进行分组讨论,旨在为临床研究利用此方案提高急救患者的治疗质量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急诊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依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20~77岁,平均(48.23±3.18)岁;发病到医院就诊时间0.2~9.3 h,平均(3.72±2.18)h;疾病类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8例,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7例,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7例,创伤患者12例。观察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21~76岁,平均(48.56±3.45)岁;发病到医院就诊时间0.2~9.3 h,平均时间(3.73±2.54)h;疾病类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8例,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7例,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7例,创伤患者1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做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急救措施,在急救的同时,对部分意识清醒的患者要加强心理干预,由于患者受到病痛的折磨,常常会出现紧张、害怕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急救的过程中要做好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通过握手、拍肩等肢体动作给予患者鼓励和心理支持,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在患者抢救的过程中,对于护理人员的站位无明显的要求。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则行ABC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进行急救护理,其主要分为3人、2人、1人定位抢救配合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患者相对应的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方法,具体为:(1)3人定位抢救法主要是指由3名护理人员负责对患者进行抢救,3名护士分别站立在患者的头侧、足侧以及体侧。头侧护理人员负责照料患者的吸氧、吸痰以及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等工作,以确保患者呼吸畅通,同时还需要负责急救现场,指挥其他两名护理人员的工作;足侧护理人员主要负责抢救联络、记录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体侧护理人员则负责建立静脉通道、输液以及输血等工作,同时还需要协助医生进行穿刺检查等[3]。(2)2人定位抢救法主要是指由2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抢救,2名护士分别站立在患者的头侧与体侧。头侧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呼吸系统,同时还需要兼顾足侧的护理工作;体侧护理人员主要负责患者的循环系统管理。(3)1人定位抢救法主要是指由1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抢救,对患者进行心脏复苏治疗,同时通知值班医师与二值护士配合进行治疗。当只有1名护理人员时,护理人员需要保持沉稳、冷静状态,优先处理患者的致命性伤害,待其他人员就位后立即进行分工配合抢救。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抢救成功情况,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创伤。(2)通过后期跟踪到病房观察统计出两组患者急救以及预后情况,包括急诊停留时间、急救评估时间、急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76.47%显著低于观察组94.12%(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急救以及预后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急救以及预后情况对比( ±s)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疾病谱的增加,各种疾病侵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也是衡量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医院的特殊部门,急诊科通常为患者提供全年无休的24 h医疗救治服务。由于急诊科就诊患者的病情比较危急且复杂,大多数急诊科患者为危重症患者,比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以及创伤等。患者在临床抢救的过程中,往往存在护理人员岗位不明确现象,从而导致急诊抢救护理工作中出现忙乱的局面,最终出现差错,耽误患者抢救的黄金时间,增加患者治疗的危险性[4]。因此,在抢救的过程中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是非常有必要的。
此次研究主要探讨了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ABC定位抢救法的效果观察。ABC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是目前医院急诊科常用的护理方法,此方法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身体部位分配护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及时为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急救治疗,从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5]。ABC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具有工作规范、抢救过程急而有序等特点,多名护理人员通过互相合作,防止出现护理工作混乱的发生,从而保证患者能够及时迅速的得到救治;同时有序化的急救工作为患者争取了较多的抢救时间,最终提升了患者抢救成功的概率。相较于常规急救护理,ABC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的优点主要为:(1)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合理的职责分工,并在医师的指导下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确保各项工作合理有序的进行,为患者的急救争取的时间,有助于提高急救成功率。在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疾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说明ABC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可有效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2)此方法有助于锻炼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与判断能力,提高团队整体配合能力与综合素质,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急救素质。(3)此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首先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在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向医师报告患者的病情,这有利于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患者的病情,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急救以及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证实了急诊患者采取ABC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的效果更好,患者更为认可满意,对比常规护理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在急诊护理工作中采用ABC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优化患者的急救以及预后情况,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急救结局,同时还可提升抢救团队的整体能力,促使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学习相关急救护理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