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实施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2020-12-24李通拉嘎
李通拉嘎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精神康复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引言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症疾病患者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表现,这是常见于精神科之中的严重疾病,抑郁症也被称为抑郁障碍是俗称为“心的感冒”,一旦患病患者会呈现明显的情绪低落、交流抵触、缺乏主动性以及自责自罪等临床表现,严重患者还可能出现自残、自虐行为,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虽然据大量数据显示此类疾病是能够被治愈的,但是近八成的患者可能病症反复发作,并且长时间的心理疾病可能最终表现在身体之中,致使病症更加严重[1]。在临床之中单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的有一定欠缺,因此本次研究特别增加了心理认知护理干预,最终得到了较为科学有效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特别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4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入选所有患者需要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对于抑郁症的诊断要求,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中10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30~40周岁,平均(35.36±1.97)周岁;观察组中9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31~39周岁,平均(35.41±2.03)周岁,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比较有可比性(P>0.05),其中还需要排除以下存在:(1)由于生理疾病致使的精神疾病;(2)实际性器官受损患者;(3)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干预,药物选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生产厂商: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599;规格:5 mg×14片),口服,可以与食物同服,剂量控制在10 mg/次,1次/d,根据不同患者用药后表现,每日最大剂量增加到20 mg/d,通常2~4周即可获得抗抑郁疗效。症状缓解后,应持续治疗至少6个月以巩固疗效,如若需要停药则应当从逐渐减少药量。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遵医嘱进行合理用药,实时观察患者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特点进行饮食的合理安排,保障能能量供给,积极做好健康教育指导。
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认知护理干预:(1)评估:在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应当进行抑郁情况的评估,并且分别增加同患者以及家属的交流,了解患者具体情况,探求其困扰因素,并且根据行为表现判定抑郁程度;(2)认知:了解患者抑郁原因后应当将最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指导,让了解患者抑郁症的严重性以及危害,逐步让患者明白不良认知的表现以及具体应对方式;(3)指导:逐渐对患者进行理性化指导,通过认知重建、归因重塑以及灾变去除等一系列方式疏散患者内心诉求,给予其支持以及指导;(4)心理强化:正确为患者树立自尊、自爱的认知,增加其直面负面情绪的能力,在出现问题障碍过程中能够选择正确的方式应对;(5)家庭社会:患者始终是需要面对社会的,因此需要进行家属的指导,尽可能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以及关爱,并且可以使用集体活动的方式提高患者的积极性。
1.3 效果判定
护理人员应当使用HAMD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SGL-90评分(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均应当进行测评,了解患者具体抑郁程度以及表现,并且使用SF-36评分(健康调查简易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中各项评分进行观察,护理人员应当将问卷调查进行打印然后监督下发患者完成填写后统一收回,护理效果应当由经验丰富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评估,其中分为:有效,患者依然恢复正常的认知功能,并且不影响日常社交;好转,患者抑郁表现得到改善,减少自杀自伤认知得到控制;无效,均无以上表现出现,患者甚至出现强烈的自杀自伤倾向[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行数据计算,其中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在HAMD评分、SGL-90评分之中较为相近(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护理之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观察组患者在两项评分中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数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评分( ±s, 分)
观察组在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中也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数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 ±s, 分)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数详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效果[n(%)]
3 讨论
抑郁症患者由于心境出现障碍,可能诱发一系列持续心情低落表现还可能诱发严重精神疾病,如若抑郁表现长期未得到控制诱发身体疾病后,心理生理相互影响作用,致使病症更加严重。近年来随着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之中的压力未得到有效释放,压力逐渐累积,对于自身、家庭乃至社会都是较重的压力,治疗此类疾病的重点在改善负面情绪,减少自伤、自残率。
本次研究在常规用药以及护理之中增添应用了心理认知护理干预,这是针对抑郁症病症的特殊护理方式,主要首先从外部进行调节,然后逐步进行控制,减少患者情绪失控力不从心的表现,并且能够使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宣泄。以往的药物治疗虽然能够减少患者负面情绪,但是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容易病症发复,预后效果较为欠佳,因为治疗以及护理是为了让患者治愈后更好地回归社会,在患者对外进行交流认知的过程中,是情感以及行为的媒介,因此首先需要对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减少负面情绪的增生,进一步强化患者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心理适应力。本次研究仍然具有一定不足之处,需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不断深入对于抑郁症患者的观察研究,探寻更加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为广大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提供支持[3]。
综上所述,使用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实施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极为有效,在保障患者抑郁表现的同时还能够减少自杀自伤率,保障生活质量以及社交功能,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