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2020-12-24张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8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神经功能脑梗死

张霞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人民医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 引言

脑梗死属于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属于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卒中疾病。患者主要以中老年群体为主,我国老龄化趋势导致脑梗死发病率上升,并有低龄化趋势[1]。有资料显示,脑梗死患者多数合并着老年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病变,从而导致梗脑梗死。该病通常采用手术治疗,但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术后康复极为重要。科学的康复护理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尽量恢复患者基本的语言、行动能力,保证患者生活可自理[2]。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减轻患者和家人的痛苦,避免严重负担[3]。康复护理干预介入越早,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越好,可做到基本重建神经功能。本次研究选取7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分析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共70例,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脑梗死,临床症状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颁布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的诊断标准。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女性18例,男性17例,年龄53~75岁,平均(60.59±8.25)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分别20例、15例;观察组女性17例,男性18例,年龄52~76岁,平均(60.62±8.34)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分别21例、14例。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对比。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脑梗死患者;年龄40~80岁;接受动脉溶栓术治疗;家属知情治疗研究并接受;患者本次研究用药耐受;配合顺利完成研究。

排除标准:肝、肾等器官功能严重受损;凝血功能异常者;合并恶性肿瘤;非脑梗死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者;存在传染性疾病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方式护理。主要是在患者动脉溶栓术后,密切关注病情并给予全身常规检查。在护理期间,监测患者血压、血糖等常规指标,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患者对应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给予饮食健康干预[4]。

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健康宣教以及心理干预:患者和家属在脑梗死发病后,会出现焦虑、恐惧的不良情绪,主要是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到位,不了解脑梗死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此时,护理人员可以采用口头宣教的方式,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说明。让其正确认识疾病,促进心理疏导工作有效开展[5]。说明脑梗死护理时的注意事项、早期康复训练的积极意义,鼓励患者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康复训练,树立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患者依从性。

(2)体位和肢体护理:术后患者会长时间卧床休息,注意患肢和良肢位摆放,术后每6 h由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活动肢体,按摩四肢及背部肌肉,预防痉挛现象。早晚各一次对患者进行按摩,被动活动患者关节和肌肉,被动锻炼取侧位,进行上下肢伸展屈曲,充分活动关节。可定时帮助患者变换体位,辅助患者取侧卧位休息,在患肢下方摆放软枕。术后1~2 d指导患者逐渐过渡主动运动[6]。可在扶持下进行翻身、坐起等简单活动,3次/30 min,缓慢进行手足屈伸、手指脚趾活动等主动运动,逐渐加强康复训练。从翻身、坐立到肢体平衡,最后逐渐到主动站立、行走。并将训练活动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洗脸、梳头穿衣等动作。

(3)功能训练:包括认知功能、吞咽功能以及语言功能训练,平时多饮温水,鼓励患者发音,通过撅嘴、呲牙等面部动作,训练患者发音,利用交流、电视、音乐等方式循序渐进指导患者开口说话。饮食以清淡软食为主,少食多餐,加强吞咽功能训练。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评分(NIHSS)、生活能力(ADL)评分变化;(2)对比两组治疗效果;(3)对比两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1.5 疗效判定标准

(1)评分判定:NIHSS评分与患者神经功能呈反比,分数越低患者神经功能越好,ADL评分与患者生活能力呈正比,分数越低说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差。

(2)疗效判断: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判断治疗效果,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运功功能、语言功能障碍以及认知障碍等基本消失,生活能够基本自理;有效:患者功能障碍有所改善,临床症状消退,生活能力有所改善;无效:护理后症状基本无改善,生活无法自理。总有效=(有效+显效)/总例×100%。

(2)满意判断:根据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6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的处理由软件SPSS 20.0执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准,说明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NIHSS、ADL评分

护理干预前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评分改善,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NIHSS、ADL评分( ±s, 分)

2.2 护理有效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有效率(85.71%)低于观察组(97.14%),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有效率比较[n(%)]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脑梗死会导致患者神经功能受损,从而影响肢体、语言等能力。患者在术后需要长时间恢复,并不能只通过手术治疗完全康复。术后待患者体征变得平稳,尽早介入康复治疗能够避免继发性损伤,减少疾病带来的后遗症[7]。术后对患者进行按摩、以被动方式充分活动患者四肢关节和肌肉,具有活血活络的作用,能够刺激患者肢体功能,改善运动障碍[8]。早期康复护理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以康复为重点,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可尽快改善患者中枢神经状况,恢复发病后梗死的神经组织。早期康复护理主要以心理干预、肢体训练、体位指导、日常活动、饮食指导为主,早期康复具有一定针对性,训练强度会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而定。通过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鼓励患者下床活动。锻炼日常生活必备动作,帮助患者回复正常生活能力。

本次研究将70例患者分组探究,其中,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结果显示,常规护理对照组治疗效果不如观察组(P<0.05);两组治疗前NIHSS和ADL评分均较差,治疗后改善,并且观察组评分更优(P<0.05)。

综上可得,脑梗死患者在动脉溶栓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疗效较好,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神经功能脑梗死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