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促红细胞及铁剂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2020-12-24周斌
周斌
(吉林省敦化市中医院,吉林 敦化)
0 引言
肾性贫血是由于患者肾脏功能因各种原因受损所导致的正色素正细胞性、增生低下性贫血[1]。患者发病后将出现畏寒、疲惫、嗜睡、注意力集中困难等症状,甚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心悸、心绞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2]。临床治疗此症以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与铁剂为主。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效果各不相同,患者对于铁剂的吸收程度亦不相同。本次研究即主要分析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及铁剂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并探明更为有效的铁剂给药方案,为后续提升此类患者疗效做出参考,具体内容现展示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患者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共计22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共1100例,男697例,女403例,年龄23~79岁,平均(49.78±4.51)岁;对照组患者共1100例,男684例,女416例,年龄25~84岁,平均(50.13±4.63)岁,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互比对,其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间存在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收治入院后,均实施血液透析治疗,3次/周,4 h/次,其后给予研究组患者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联合铁剂静脉滴注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重组人促红细胞联合铁剂口服治疗。
研究组:给予患者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山东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00008)皮下注射治疗,20 IU/kg,3次/周。同时给予患者蔗糖铁注射液(南京恒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043)静脉滴注治疗,具体补铁量根据患者自身所需适当补给。注射前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与蔗糖铁注射液100 mg相互混合,并于患者血液透析完毕后2 h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控制滴注在30 min以上完成,持续3个月。
对照组:在上述研究组患者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琥珀酸亚铁片(湖南华纳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230)温水送服,200 mg/次,每日餐后2 h服用,3次/d,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其红细胞压积(Hct)、血红细胞(Hb)、血清铁蛋白(SF)、转铁饱和度(TSAT)水平以及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不良反应主要比对两组患者发生急性肺水肿、过敏性休克、皮疹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将两组患者研究结果输入SPSS 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间血清治疗指标比对
将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治疗指标比对,研究组患者Hct、Hb、SF、TSAT水平均较对照组患者更高,两组患者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间血清治疗指标比对( ±s)
2.2 两组患者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
将两组患者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互比对,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差无几,两组患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n(%)]
3 讨论
引发生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是患者自身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的减少,导致患者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减少,引起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下,形成肾性贫血[3-4]。
长期患有肾性贫血的患者,将出现较多非特异性的症状表现,如嗜睡、食欲匮乏、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与智力下降,严重时将出现心悸、心绞痛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需在患病后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治疗[5-6]。
临床常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铁剂进行综合治疗[7]。通过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可作用于患者体内的骨髓中红系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8],从而有效提升患者体内的红细胞水平。辅以铁剂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体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缓解贫血症状。但临床常见铁剂给药方法可采用口服给药与静脉滴注给药两种。通过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给药,其整体治疗效果较采用口服给药的对照组患者佳,前者的Hct、Hb、SF、TSAT水平均较后者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差无几(P>0.05),且均较低。提示铁剂的静脉给药,可更为有效地促进人体对于铁剂的吸收,避免铁剂通过口服给药时被消化道吸收,影响铁剂的补充效果,是一种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以及铁剂静脉注射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可显著提升患者血红细胞水平,改善其铁缺乏状态,整体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均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