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自杀性自伤与人格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0-12-24罗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5期
关键词:人格障碍杏仁核皮质

罗康

(西安医学院,陕西 西安)

0 引言

非自杀性自伤(Non Suicidal Self Injury, NSSI)是指在没有自杀意念的情况下,个体采取一系列故意反复伤害自己,且不被社会所允许的行为,该行为不会导致死亡。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是一种常见的人格障碍,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行为易冲动、身份识别障碍、紧张的人际关系、空虚感持久存在和厌倦感,最终导致患者生活各方面关系紧张[1]。BPD 和NSSI 均多发于青少年,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被严重影响,现就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1 非自杀性自伤与人格障碍流行病学特征

国内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非自杀性自伤这一行为发生率上,我国青少年普遍高于西方。郑莺[2]对1283 名武汉市中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其中57.4% 的中学生存在NSSI。张芳[3]对上海市中心区2402 名初中学生进行调查,有21.7%的初中生存在NSSI。潘珍等[4]关于73677 名中国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Mate 分析显示,有16.6% 的大学生存在NSSI,多次自伤行为也会导致自杀率的上升。

Girolamo 和Reich 于1993 年统计分析了1952~1991 年14 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人格障碍的患病率最低为林宗义等1989 年的研究,仅有0.1%,发病率最高为1986 年Casey的调查,为13.0%。最终于1994 年,美国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监测进行的成人人格障碍患病率的调查,结果发现肯定的人格障碍患病率为13.0%[5]。同时,BPD 患者往往因为情绪调节能力低,人际关系及其不稳定,导致其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对日常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的影响大,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2 非自杀性自伤与人格障碍的关系

2.1 两者之间的关联

李瑊妮等[6]的研究显示患者童年创伤经历及心理亚健康状态和非自杀性自伤的产生有关。非自杀性自伤者往往责任感较低,情绪管理困难,对自我评价低[7]。青少年早期具备自卑、攻击、偏执、冲动、抑郁等性格NSSI 发生率更高[8]。

童年期遭受忽视和虐待对于人格障碍(特别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是非常普遍的存在,人格障碍患者往往能追溯到童年期遭受虐待(特别是性虐待、暴力行为)经历[9]。BPD 患者在情感、冲动控制欲望满足、与人相处方式等领域中一种以上发生偏离,往往具有反复自杀、自伤和冲动攻击性行为等倾向。

综上所述,NSSI 患者往往患有各种常见的心理人格问题,同时BPD 患者也常有反复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不过对于两者相关性,由于研究较少,对于到底是BPD 导致了NSSI,还是NSSI 导致了BPD,或者说两者之间往往并列发生,目前尚难确定,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机制。

2.2 两者关联发生的机制

为了进一步明确BPD 与NSSI 的联系,需要更深一步地探究BPD 与NSSI 之间的关联机制。随着科技发展,我们有更多仪器来研究大脑功能,对于两者之间的关联不仅仅停留在心理层面,脑科学的机制也逐渐被我们了解,两者之间关联也有了深层次的发现和构想。

对于大脑的解剖生理来说,杏仁核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杏仁核包含10 多个核群,与海马相连,对于我们神经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在调控情绪、造成行为引发和记忆形成等起作用[10]。Balducci T 等[11]发现BPD 患者的杏仁内侧前额叶皮质、杏仁核-腹侧前扣带回皮质和杏仁核-眶额叶皮质静息状态功能连接性(RSFC)较低,下部杏仁核-内侧前额叶皮质RSFC 与较高水平的自我冲动和情绪失调相关。

情绪失控假说认为患有BPD 的个体具有更大的冲动和更多的情绪调节困难的特征,BPD 患者个体报告显示更高的冲动水平,更多的人际反应性情感不稳定,焦虑水平更高,以及更频繁的情感转移。BPD 患者情绪反应较一般人更易爆发、更强烈,同时对于情绪刺激更容易出现过激反应,如自伤、自杀行为。童年的创伤经历会导致个体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会通过自伤行为将矛盾痛苦指向自己。有研究提示[12]BPD 患者杏仁核-额叶中回减少与较高的冲动、人际情感反应性和特质焦虑水平以及较低的整体总体功能有关。杏仁核- 额叶皮质连接较弱与更高水平的冲动和自我的调节负面情绪困难相关,即患有BPD 的个体具有更大的冲动和更多的情绪调节困难的特征[13]。当BPD 患者面对负性情绪之后,通过自伤行为来缓解情绪问题,最终可能导致自伤成瘾,反复通过自伤的方式来调节情绪。

还有痛觉调控的机制失效假说,认为作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痛觉能帮助个体应对危险。当体会痛觉的个体失去这种体验,就会通过自伤等刺激来找回痛觉体验,这最终会使得对于痛觉的阈值不断上升,对阈值下的痛觉不敏感,也会导致自伤行为的发生,最终成为恶性循环。Ludäscher 等[14]研究发现,BPD 患者疼痛敏感性降低,一般是厌恶情绪状态的一部分,但它们可以通过强烈的高于阈值的疼痛刺激来终止(例如在自我伤害的情况下),这些发现可以解释为BPD 的一种抗伤害机制,这可以通过改变对疼痛的情感评估或增加自上而下的调节来解释。

3 结论

非自杀性自伤已经成为目前心理学领域一个研究重难点,同时人格障碍也是精神科的“难治病”之一,对于目前的诊疗,如果想有进一步的进展就必须从源头抓问题,明白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发生机制。对于二者之间的联系仍需我们进一步研究,证明以上假设或者能够发现新的机制,同时希望学界及临床工作中能够重视这个问题,期待进一步的发现来指导临床治疗。

猜你喜欢

人格障碍杏仁核皮质
享受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行走减少杏仁核的活动
儿童心理虐待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关系: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
颞叶内侧癫痫患者杏仁核体积变化的临床研究
探究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三不稳”“一冲动”
皮质褶皱
迎秋
暗香浮动
简述杏仁核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