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脉插管误入股动脉1 例的护理体会
2020-12-24苏南南
苏南南
(解放军第960 医院,山东 泰安)
0 引言
股静脉置管技术操作简单,较其他血液透析置管方式而言要求较低[1],较为安全,是急诊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一条重要生命通道,可延缓其生存时间,常用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在临床工作中,发生1 例急诊行股静脉置管误入股动脉的病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后,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现将处理过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李某某,女,65 岁,因胸闷、憋喘1 周,加重1 h 入院,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并发心力衰竭、肺炎。急查血生化示:肌酐801 μmol/L,钾7.7 mmol/L,医嘱给予股静脉插管后急行血液滤过治疗。医生进行股静脉插管时,将导管插入血管后,拔出导丝的过程中,血液从导管的静脉端喷出,误入股动脉。
医生立即关闭静脉夹,并用肝素帽封管,使用盐袋加压按压。后从另一侧腹股沟处重新置管,行血液滤过治疗。由于患者憋喘严重,病情危急,同时为防止大出血的发生,医生未立即将误入的导管拔除,而是在误入股动脉的置管处继续使用盐袋加压按压,并使用绷带固定,血液滤过结束24 h 后,主治医生边按压穿刺处动脉边将置管拔出,协助按压2 h 后,继续给予盐袋加压按压48 h,在此期间为防止出血,未再行血液净化治疗,48 h 后,患者给予第2 次血液滤过治疗,医生协助按压1 h 后,给予盐袋加压按压24 h,观察穿刺处无出血及皮下血肿现象发生,16 d 后患者好转出院,穿刺处愈合良好。
2 护理
2.1 紧急处置与护理
协助医生对穿刺失败侧进行封管、加压包扎及按压,妥善固定导管,防止患者过度活动造成管路脱出。处理血液污渍,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同时稳定患者情绪,摆好体位,协助医生在另一侧重新置管。
2.2 病情观察
①意识的观察:观察患者有无意识模糊、烦躁不安等低血容量休克的现象;②生命体征的监测:给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该患者血液喷出量<100 mL,心率、脉搏、血压平稳,无低血容量休克的情况发生。
2.3 血液滤过的护理
①用药的护理:严格控制肝素的使用剂量,密切观察穿刺处有无血液渗出;②体位的护理:患者胸闷憋喘,不能平卧,给予半卧位,待憋喘缓解后,改平卧位。双下肢按摩,防止血栓的形成。患者血滤0.5 h 后,憋喘症状缓解,改为平卧位,床头抬高30°;③体温的观察:血液滤过时由于加入了大剂量的置换液,且一部分血液在体外进行循环,易造成体温降低[2]。每小时监测患者体温,在血滤机上设置温度为37 ℃,同时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整个血液滤过过程中,患者体温一直保持在36.5 ℃以上,无低体温现象的发生。
2.4 并发症的预防
①感染的预防:不同途径的置管中,股静脉的感染率最高[3]。观察两侧置管处皮肤有无红、肿、热、痛及脓性分泌物出现。保持皮肤皱褶处清洁,做好会阴护理,防止细菌的滋生。保持置管处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换药,每天1 次,包扎敷料有污染时立即更换。监测体温变化,如有原因不明的发热立即拔管。该患者两侧股静脉均有置管,更应严密观察预防。
②血栓的预防:由于患者高凝状态、置管时间较长、管路易扭曲等原因,易导致导管内血栓形成[4]。禁止从下肢抽血、输液,观察双下肢有无肿胀、疼痛的现象。由于患者插管,活动受限,每天进行被动活动,预防血栓的形成。
2.5 拔管的护理
误插的管路于血液滤过结束24 h 后拔出,拔管过程中配合医生做好按压工作,管路拔出后,按压穿刺点2 h,在此期间,患侧要制动,继续给予盐袋加压48 h,也要减少患侧的活动,避免出血。此患者48 h 后局部皮肤有2 cm×3 cm 的淤青,约5 d 后吸收,未发生出血现象。
3 讨论
一般情况下,静脉置管误入动脉后,都应立即拔出后给予加压按压,该患者可能由于缺氧严重,血氧饱和度较低(85% 左右),进针后抽回血时,血液并不是鲜红色,误入动脉的症状并不明显,经过扩皮器扩皮,将导管植入血管后,才发现误入动脉,因为在透析治疗中需要应用抗凝药物,此时,若立即拔管,可能会造成大出血,而且大量血液有可能并不从针眼处流出,而是进入腔隙巨大的腹腔,表面症状并不明显,后果十分严重。并且该患者肌酐较高,同时存在高血钾、心衰,如果拔管后2 d 内不行血液透析治疗,也会有生命危险。护士积极配合医生紧急处置,做好病情的观察与护理,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转危为安,最终能好转出院。
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提高自身穿刺技术,同时,遇到特殊病例及突发事件时应沉着应对,妥善处理,确保病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