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20-12-24赵美玲张勇王淑红葛凤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5期
关键词:输液有效率胃癌

赵美玲,张勇,王淑红,葛凤芹

(黑龙江省鸡西鸡矿医院有限公司城子河中心医院,黑龙江 鸡西)

0 引言

胃大部分切除术是普外科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用于治疗胃癌、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穿孔[1]。由于术后胃生理结构的改变,机体的代谢和抵抗力减弱,容易导致并发症。术前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病情、减少不良反应、胃肠功能完全恢复、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2]。现对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2 月至2019 年6 月收治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70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 例给予常规护理工作,观察组35 例实施护理干预,对比各组患者恢复情况及护理效果。对照组中,男23 例,女12 例,年龄34~65 岁,平均(45.7±2.5)岁;其中胃癌14 例、胃溃疡11 例、胃穿孔10 例;观察组中,男21 例,女14 例,年龄35~63 岁,平均(46.5±2.5)岁;其中胃癌13 例、胃溃疡11 例、胃穿孔11 例;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无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前做好准备工作,术后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术后进行健康指导。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

1.2.1.1 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手术的必要性和方法,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2.1.2 营养支持

对于胃癌患者的营养支持,特别是梗阻性和出血性患者,往往由于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手术前消耗增加而营养不良[3]。护理人员应指导饮食。对于进食少或不能进食的患者,肠外营养是必要的,必须给予血液和白蛋白以改善营养状况和耐受性。

1.2.1.3 胃肠道准备

幽门梗阻患者在术前3 d 需要空腹、胃肠减压,每日用3%保暖盐水洗胃,以清除胃内的食物残渣,减轻胃黏膜水肿;术前1 d 进流食、术前12 h 禁食及禁止饮水[4]。

1.2.1.4 术前准备

协助患者完成各项相关检查。术前、术后1 日晚间给予常规灌肠,清除肠粪,减轻术后腹胀。术前留置胃、鼻、肠营养管,防止术中呕吐和误吸,便于营养管在手术中的定位。

1.2.2 术后护理

1.2.2.1 病情观察

术后30 min 测量1 次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直至病情稳定。记录24 h 的输入和输出,并将各种检查结果相结合,为合理输注提供依据[5]。

1.2.2.2 体位与活动

全麻苏醒血压稳定后取半卧位,可缓解切口缝合的张力和疼痛不适,有利于呼吸和循环。应鼓励患者尽快下床,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1.2.2.3 引流管护理

胃大部切除术后留置胃管护理,患者常置有胃管、尿管、腹腔引流管及空肠营养管[6]。护理中各引流管固定正确,清晰准确,提示患者及家属对引流管的护理注意事项,防止引流管打滑或脱出;它不能自行插入,必须将未完全脱落的管子固定好,防止进一步滑脱,然后立即通知医生处理。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堵塞,防止折叠、变形、受压等,保持排水通畅[7]。准确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数量。及时联系医生,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1.2.2.4 营养支持护理

①肠外营养支持:禁食期间,应给予静脉补液,包括电解质、水和营养物,以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必要时,应给予血浆、全血或白蛋白,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纠正贫血。

②肠内营养支持:对放置肠内营养管或空肠营养管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液,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维持肠屏障结构和功能,促进肠功能早日恢复。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伤口愈合。正确固定和防止营养管移位;每次输液前使用20~30 mL 温水脉冲管,每隔4~6 h 输注后进行冲管1 次,防止营养管堵塞。营养液的适宜温度为38~40 ℃,过高的温度会灼伤肠道黏膜,甚至引起溃疡或出血;过低的温度会引起肠道痉挛,导致腹痛和腹泻;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浓度,第1 次输液速度应为20 mL/h,根据病人的耐受性,逐渐提高输液速度和量。患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恶心、呕吐等不适,在输液过程中,立即放慢或暂停输液肠内营养,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治疗[8]。

③饮食护理:术后5~7 d,可恢复患者的肠道功能,拔出胃管。在早期阶段,主要食物是流质食物,逐渐转变为一般食物。在饮食过渡过程中,饮食清淡,宜少吃产气食品,避免生、冷、硬、刺激性食物,观察患者是否有用食后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不适。如果有异常,建议减少或暂停进食,症状缓解后再尝试进食。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35 例,肠鸣音平均恢复时间(1.26±0.73)d,肛门排气平均时间(3.02±1.58)d,平均住院时间(5.89±1.55)d;对照组35 例,肠鸣音平均恢复时间(2.28±2.01)d,肛门排气平均时间(4.86±1.42)d,平均住院时间(10.15±2.20)d;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35 例,显效20 例(57.14%),有效14 例(40.00%),无效1 例(2.86%),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35 例,显效6 例(17.14%),有效19 例(54.29%),无效10 例(28.57%),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明显,观察组护理效果更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35 例,发生残胃出血1 例(2.86%),倾倒综合征1 例(2.86%);对照组35 例,十二指肠残端破裂2 例(5.71%),残胃出血2 例(5.71%),倾倒综合征2 例(5.71%),胃肠吻合破裂1 例(2.8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 察 组35 例,满 意23 例(65.71%),基 本 满 意10 例(28.57%),不满意2 例(5.71%),总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35 例,满意14 例(40.00%),基本满意13 例(37.14%),不满意8 例(22.86%),总满意度为77.14%;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29%和77.14%,比较有差异性(P<0.05)。

3 讨论

胃大部分切除术,做好术后观察,注意病情变化,给予患者健康知识指导和心理护理,进行康复指导,防止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营养缺乏等并发症。对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给予护理干预,促进手术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输液有效率胃癌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很有效率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