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诗词翻译技巧研究

2020-12-24孙华丽

关键词:原诗英译诗句

孙华丽

(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古诗词是一种高度概括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载体,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人类情感和复杂的意象,具有极其丰富的文体特征和艺术内涵。随着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力的日益增长,中国文化也正在被更多的国家和文化接受,中国古诗词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其进行贴切而传神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鲁迅先生认为,诵习文章,要注意形音义三美,即: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1]。许渊冲认为这个原则也适用于诗词的翻译:“内容”就是要传达原诗的“意美”,“押大致相近的韵”就是要传达原诗的“音美”,“有节调”就既要传达“音美”,又要传达“形美”。许渊冲在《翻译的艺术》一书中指出:“翻译中有几对矛盾,那就是理解与表达的矛盾,忠实与通顺的矛盾,直译与意译的矛盾。”[2]任何一种语言都需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译者只有用正确的形式表达出原文的内容,才算完成了翻译。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古诗词翻译过程中的增译、删译、词性转换和句子重构这4种翻译技巧,旨在更好地对古诗词进行翻译,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弘扬中国文化。

一、古诗词翻译中的增译

中国诗歌往往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在表述时多有省略。在英译的过程中,需适当增加对原文中某些略去部分的翻译,必要时,还要增加一些关于原文意象隐含意义的注释。在确保译文用词正确,语法结构完整的同时,准确表达作者的创作背景、写作意图及情感。

1.增译词法

中国古诗词用字简练,文中经常省略一些字词,英译时要以诗人想表达的确切意思为准,添加适当的字词,使译文清晰准确。如在翻译“十年生死两茫茫”时,有译文这样表达:“Ten years now, I’m here, you’re gone. Though not thought, not forgot.”译文ten years是对原诗中“十年”的直接翻译,但这种对时长的简单直译,并不足以体现作者对亡妻的无尽思念。为了使译文更贴切,许渊冲将这句古诗英译为:“For ten long years, the living of the dead knows nought.”介词for的使用,符合英文中对于持续时间的表达方式,强化了10年岁月的漫长;译文中long的使用,更是还原了作者怀着对亡妻从未间断的怀念之情,度日如年的煎熬。这两个词的增译,让译文较好地传递了原文的信息。

再如,古诗“种豆南山下”的原诗句中并没有主语,如果简单地把“种豆”英译为“sow bean”,不符合英语语法。从诗的上下文中不难看出,种豆这个动作的发起者其实就是作者自己,所以根据英文句法,译文中应该添加上主语“I”,译为“I sow bean”。这样,在英语语境下,读者能清楚明白诗句所指的对象到底是谁,句子意思才能得以完整地体现,避免造成歧义。

2.增译隐含意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古诗词寓情于景,文中通常会有许多的隐含意,这往往就是他国读者理解的难点,因此在英译时需要适当进行增译。宋词《鹊桥仙·纤云弄巧》中有一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词人将民间流传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暗含其中,借以表达思念之情。英译时,如果只是进行字面直译,则词中所蕴含的深意,很难为不熟悉此典故的外国读者所领会。因此,加上对这一用典的补充与扩展,将其增译为:“Clouds float like works of art, Stars shoot with grief at heart. Across the Milky Way the Cowherd meets the Maid (In a fairy tale in ancient China, the Cowherd and the Maid were married, but they were restricted by the Queen Mother to meet each other once a year) ”,来自其他文化的读者或许就能体会到作者要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悲欢离合之情。

同样,在诗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李清照借项羽这一人物形象表达坚强的意志。不了解项羽的读者,是无法体会到作者这一深层思想情感的。因此,在翻译这句古诗时,应该加上对项羽的简单介绍。如 “Think of Xiang Yu (a patriotic militarist in Chinese history, who chose to end his life rather than went through the river to meet his fellow villagers after the deaths of many soldiers) who had gone. His men, whose blood for him was shed”。增译部分为读者描绘了楚霸王项羽因一同作战士兵伤亡惨烈,无颜再见家乡父老而慷慨殉难。借此,读者能了解到项羽所代表的壮怀豪情,以及作者借古讽今,批判了当时统治者的忍辱偷生。

二、古诗词翻译中的删减

运用“夸张”“叠字”“反复”等修辞手法来进行创作,在我国古代乃至现代诗词作家的作品中都十分常见。其巧妙之处在于通过具有冲击性的文字描述,或是词语的回环往复,使情感表达更加充沛[3]。而在对古诗词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这往往成为困扰译者的一个难点。翻译时,应在忠于原文、不影响原诗创作目的的前提下,根据英语的逻辑、句法、修辞和表达习惯,删去原文中一些不必要的词或短语。合理的删减既能避免用词重复和内容累赘,也会使译文句子结构更紧凑,原诗要表达的情感在译文中也更能被加深。

以中国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数字为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和“千锤万凿出深山”中的“千锤万凿”其实就属于“夸张”的运用。如果仅仅只是对数字进行简单的直译,译作“It flows down three thousands feet”和“Only through tens of thousands of blows, can it be extracted from the mountains”,既失去了原文“意美”的特点,又丢掉了原诗给读者留下的无尽想象空间。因此,在了解原诗背景后,意识到诗人所要描写之物并非恰好三千尺长,或一千次锤炼、一万次开凿,而是他想借用这些数字,表达对瀑布壮观之景的感慨,体现开采石灰过程的艰难,那么在英译时,可以将这些数字删减掉,改为用形容词进行修饰,译为“an incredible height”和“a hard hammer blows”,更能体现作者对眼前之景的感慨。

古代诗词中也常用叠字来加深情感表达。例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字的使用渲染了气氛,也成倍增加了文字的情感力量。此类叠字在翻译的过程中,应按照英文用语习惯进行适当转换。冰心将此句翻译为“Still seeking, however desolate my life is”,删减了原文中重叠用字,选择用写实的“still”和“desolate”传递刻画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悲伤[4]。而在林语堂的版本中,同样没有对叠词进行重复翻译,而是将它们译作7个不同的形容词的排比:“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5]而添加在形容词前的7个so,不仅实现了语义层面的强调,还同时体现了原诗的“音乐美”,着实绝妙。

三、古诗词翻译中的词性转换

英汉两种语言在形态和语言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翻译过程中只能在异中求同,在同中存异[2]。要使译文忠于原诗,并且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和流利度,使译文更加容易被外国读者所理解,词性转换便是译者需要掌握的一种翻译技巧。所谓词性转换,是指由于两种语言的不同用词习惯,在翻译时通过改变一些用词的词性,使原文内容得到正确流畅的表达[3]。

1.动词向名词的转换

在翻译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如果将“把酒”翻译为“hold the wine glass”并且把“问青天”翻译为“ask the sky”,那么,译文中就会出现两个并列的谓语。从英语句法的层面来说,并列的成分在表意层面具有同样的重要性。而认真研读原词就可以发现, 词人想要借由“把酒”这一方式来凸显“问青天”的豪迈之情。许渊冲将这句翻译为“How long will the full moon appear? Wine cup in hand, I ask the sky.”而林语堂的译文则是:“How rare the moon, so round and clear! With cup in hand, I ask of the blue sky.”对比这两个版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两位大师在翻译过程中,都将“把酒”处理为名词短语,分别译作“wine cup in hand”和“with cup in hand”,从而使得 “问青天”的对应翻译成为英文句中唯一的谓语,突出了这一动作在原诗语义层面中的重要性,使译文更贴合原文的意义表达。

2.名词向动词的转换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有一名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风雨声”看似简单概括,实则有极大的想象空间,蕴含了一幅可供读者自行想象的有声画卷。吴钧陶在翻译中,将此一句处理为“Last night I heard the rain dripping and winds weeping.”其对“风雨声”一处的翻译之妙,就在于并未使用sound来直译诗句中的名词“声”,转而将其用具体的动词drip和weep来进行描声,仿佛将夜间春雨落到地上的滴答之声和春风吹拂植物所发出的簌簌之声都鲜活地呈现到了读者的耳边。

3.名词向介词短语的转换

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中,后半句描绘了原上草年年枯黄却又年年新生,表达了生命的生生不息之态。诗文中使用的“一岁”看似简单,实则并不单单表示“一年”,还暗含“岁月”变迁之意,以呼应随后“枯荣”所代表的兴衰。在译文“Wild grasses spread on the ancient plain, with spring and fall the grasses come and go”中,译者使用介词短语“with spring and fall”将原文中“一岁”在中文中代表春夏秋冬一个轮回的含义完整地展现给了读者,更吻合原文含义,同时,也使得译文更加符合英语中介词短语高频出现的特点,更容易被英语国家的读者所理解。

四、古诗词翻译中的重构法

中国古诗词和现代英语的差异还体现在句子结构上。古诗词注重韵律和谐,而英语则注重意义和谐。古诗词往往用字简练却蕴含深意,同时依托文字间的对仗与押韵,使诗句兼具音美的特点。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只是机械地对照,恐怕很难得到传神的译文。茅盾在1954年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提出:必须把文学翻译工作提高到艺术创造的水平。因此,在英译中国古诗词时,为了使译文能清晰地传达出诗人、词人创作时的情感与他们通过作品想要传递的意境,有时必须对句子进行创造性的拆分或者合并。

1.句子拆分

所有合格的翻译都会考虑到原诗的创作环境。对于中国古诗词而言,我们必须透过诗句去思考和揣测作者创作时的状态。通过对背景信息的更好理解,我们能了解诗歌中的意象群,以此找到句子拆分的最佳方法。以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为例,了解了诗歌的创作背景后,我们知道,诗人年少离乡,再次归家时却已生白发。脑中还留有年少时对故乡的记忆,但时过境迁,故乡的一切都已发生变化。所以翻译时,一定要体现诗人的伤感。在译文“I Left home when a mere stripling, and returned in old age”中,译者将一句话拆分为两句,无形中延伸了作者离家的时长,诗中体现的悲伤也更加形象化。

照此方法,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可译为“Being a stranger all alone, in a strange land far away. I think of my parents all the more, on fair festival days”,原文的两句古诗被拆分为四句,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和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都被详细地展现出来,更加易于被西方读者理解。

2.句子合并

中国古诗词中有很多对仗的句子,在翻译时,可对这些句子进行合并,以便更符合英文的行文习惯。如诗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的译文将两句合并为一句:“Love not your golden dresses more than your youthful golden hours, I pray.”原文中的“金缕衣”和“少年时”被使用到了“not … more than”的结构中,通过短语的比较功能,更突显了“惜取少年时”的重要性。

有译者在翻译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时,将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翻译为“Please don’t stop, O wind. But carry my leaf-like boat to three scared isles”。没有经过重组的句子虽然也表达出了原诗的豪放,但却失去了韵律美。而在另一个版本中,译者对句子进行了重组:“O wind mine! Don’t stop but carry my boat to the three isles divine.”合并后的句子不仅构成了气度恢宏的意境,显示了作者的豪放不羁,还原了原诗的“意美”,mine和divine用韵,更是体现了诗句的音美。

五、结语

中国古诗词以其意美、音美、形美的特点描写景物、表达感情。古诗词文化不仅是中国独有的,更应该被全世界共享。因此,掌握中国古诗词的翻译技巧对译者来说非常重要,在对两种不同的文化和诗人的创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之后,才能够进行翻译。范存忠教授说过:“有些译诗经过译者的再创造,还可以胜过原作。”[2]如果译者能有这样的创作能力,就能给世界文化输入新的血液,使世界文化更加光辉灿烂。

猜你喜欢

原诗英译诗句
峨眉山月歌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改诗为文三步走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
巧用诗句育新人
“小”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