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模式下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策研究
——以三峡大学日语专业为例
2020-12-24陈莉莉
陈莉莉
(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21世纪人类开启了新纪元,也进入了高科技为主流的新世纪,AI、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纳米技术等领域都将实现突破性进展,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家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把教育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此背景下,高考改革、高校改革应运而生,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6年教育部继续提出“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夯实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高校大类招生培养理念逐渐成为高校改革的主流趋势[1]。
2021年开始湖北省也将实行新高考“3+1+2”的模式,即3(语文、数学、外语3科必考)+1(物理、历史中选考1科)+2(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考2科)。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三峡大学也将在2020年开始逐步实现大类招生。外国语学院为了适应外语类高等教育的新发展,在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理念下,决定从2020级开始进行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入学后第一学期进行大类培养,第二学期开始实施专业分流。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目前有英语、法语、日语三个专业,学生先进行一个学期的通识课程学习,对各专业有大致了解后,再进行专业选择,这无疑给日语专业带来新的挑战。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成立于2008年,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以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1998]2号)为依据,参照多所与三峡大学水平相当的高等院校的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制定的,10年中进行了3次修订,都只是进行了局部课程、课时增减,并没有大幅调整。但在本专业努力建设的10年间,无论是中国高校的大环境还是全国日语专业也都是突飞猛进、快速发展的10年,迎来了新的转型期,整个社会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与时俱进,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一、日语专业面临的形势变化
1.教育环境和政策的变化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和高等教育四十余年来,逐步实现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教学内容、社会需求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新意识成为高等教育优秀人才的必备条件。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上海、浙江作为第一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于2017年开始实行“3+3”的高考模式,2020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作为第二批改革试点已经顺利启动,2021年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作为第三批改革试点各省已经发布实施方案。
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大类招生已经成为各高校的共识。清华、北大、北师大、浙大为代表的第一批试点高校在大类招生改革顺利平稳推进的基础上,均在专业设置、培养方式、招生规模等方面进行了微调,以满足社会和学生需求,突出学校特色。例如,清华大学新增“丘成桐数学英才班”和临床医学类(医学实验班);中国人民大学在理科实验班和人文实验班新增2个分流专业。同时各高校都放宽了转专业的条件,给与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权。三峡大学此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正是顺应了高招改革的大趋势,提前进行布局准备的体现。高校通过专业的现代化、专业的整合改造,推动人才培养方案更有特色,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也给各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文)做出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决策部署,推动高校转型发展,提出了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明确提出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2]。新《国标》在前言中也指出“日语专业可与其他相关专业结合,形成复合型专业或方向,也可以建立双学位或主辅修机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各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应根据本标准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本校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培养方案。”[3]
2.日语专业规模的变化
日语专业办学规模空前,学生人数剧增。1949-1972年设有日语专业的高校不足20所,1972-1999年也只增加了十多所,2013年便达到506所。日本国际交流基金《2015年海外日本語教育機関調査》显示,日语学习人数在2012年达到顶峰1046490人,2015年日语机关数达到2115所,教师人数达到18312人[4]。同时日语专业教材的出版种类与数量,日语、日本文学相关的高水平国际会议的召开频率、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教学团队数量等也都有了突破性发展。全国规模的日语教师研修、教师基本功大赛、各种类型的日语演讲比赛、毕业论文大赛等活动也远远高于英语以外的语种[5]。这些数据都说明日语专业办学规模空前,早已经是“小语种”里的“大专业”。
3.社会需求的变化
近些年来,由于中国土地、劳动力等价格的不断上升,人民币不断升值,以及对外优惠政策的一些调整,投资成本不断增加,投资收益逐渐降低。日企为了规避降低由于成本上升而产生的经营风险,开始尝试分散投资,在其他国家另建生产基地,越来越多地选择“中国加一”(China+1)的投资模式,但是在亚洲,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取代中国生产、销售中心的地位。日企对中国制造业的投资已达到较高水平,未来在该区域的投资应该不会有多大增加[6]。
日本劳动力缺失问题由来已久,目前缺口非常大,15到64岁的劳动力人口比例降低,出生率持续偏低,日本整个社会面临严重的劳动力不足。到2050年,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40%,日本政府于2018年6月15日通过了一项新政策,计划到2025年引进50万外籍劳工进入日本,以缓解日本国内劳动力严重短缺问题。2019年4月新增两种签证“特定技能1号”和“特定技能2号”以缓解日本国内劳动力不足的现状。因此,一方面国内日企数量不会有大幅度增加,一方面日本国内劳动力需求有明显上升,学好日语对中国人在日本求学求职至关重要。
在我国历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通知》中,对外语考试科目的语种给出了明确的说明,外语考试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六个语种。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用日语代替英语参加高考的人数逐年攀升,2016年全国选用日语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有9600人,2017年有16000多人,而2018年学生人数达到23000多[7]。可见在全国范围内用日语作为高考外语科目的学生人数不断上涨,随之高中日语教师的需求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大类招生模式下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策
不论是社会需求变化还是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都已经从单一的语言翻译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但要在本科4年时间里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却具有极大的困难。当下许多高校日语专业在尝试“日语专业+X”模式中,就反映出种种困难。首先,绝大多数高校日语专业招收的学生都是零基础,也就是进入大学才开始接触日语,要在4年本科阶段扎实地学好日语基础知识已非易事。在近年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学分普遍下调,这也意味着课程与之减少,想要在有限的课程和学分框架下既保证夯实基础又实现复合型课程配置,非常困难。其次,社会需求多样,学生的特性和爱好也各不相同,如果只是按照学校的设想制定某一种复合模式,很难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最后,目前大多数高校日语教师自身缺乏复合型课程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所以能否复合,如何复合还是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慎重考虑。
2020年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法语、日语三个专业将进入大类招生,日语专业如何在继续重视“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以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为导向,结合自身专业现状,找准专业特色,修改大类招生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建立“3+1”的培养模式
目前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以重视语言基础培养,强调对异文化知识的积累和理解,突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特色。从近十年全国日语专业四级考试的结果来看,本专业在日语基础知识的培养上略显成效,但因地域限制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上略显不足。笔者认为可以和日本大学建立友好学校实现“3+1”的联合培养模式,以达到具有国际视野的较流利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了解日本社会和企业文化的国际化人才。本培养模式的两个阶段连续贯通、相互补充,在三峡大学进行3年的基础语言知识的培养,夯实基础,大四在日本大学进行学习,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日语能力的基础上,可充分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满足个性化需求。同时可利用日本丰富的资料优势,在进行资料收集、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论文写作。同时在第二阶段也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想在日本继续深造考研的同学运用这一年的时间可以好好选择相关专业课程积极备考,想在日本就业深入社会实践的同学可以在这一年完成课业的同时充分进行就职活动,为以后回国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学习日语的同学如果能够在日本进行一年或者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既能提高日语综合实践能力,又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更能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扩大了自己的选择空间,为进一步提升和就业都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2.鼓励双学位,实现语言加技能的培养模式
日语专业真正要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非易事,从三峡大学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学分分布便能看出端倪。日语专业课程设置分为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部分。通识课程包括通识核心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两类,本专业学生需分别修满41学分和10学分,分别占课程总学分的24.8%和6.1%;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3个模块,学生须分别修满28学分、69学分和17学分,分别占课程总学分的17%、42%和10%[3]。在165分的总学分里只有17分的专业拓展课程是学生选修课程[7],想要在日语专业课程内做到复合型人才培养难度极大。马上进行大类招生模式下的培养方案,第一学期为通识课程,第二学期才开始日语专业课程,在课程占比上选修课程学分不会有多少增加。因此,在当前课程分配模式下,只有对学习能力比较强、学习尚有余力的学生,鼓励其在夯实日语技能的基础上选修双学位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来达到专业加技能的培养。如果学习日语尚显吃力,就鼓励其全身心地学好日语专业课程。这样结合学生的特性和爱好因材施教,学生也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复合学习更符合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3.优化课程设置和考核机制
以上两种培养模式并不矛盾和冲突,需要通过合理完善的课程设置和考核机制得以实现。日本东京大学通过近一个世纪的实践与摸索,精心打造了一套成熟的专业选择、专业分流和课程考核机制,对三峡大学大类招生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特别是通识类课程的GPA计分方式,即对通识课程里的必修基础课程与选修基础课程进行比重设置,然后根据一个计算公式计算学生得分,一年级通识课程的得分决定了后面专业方向的双向选择机制[9],有效地落实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理念。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大类招生模式下第一学期的通识分层必修课程里,日语方向课程可开设日语、日本概况和日本历史,一方面让学生对日语这门语言、日本国家、日本社会和历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后面的专业选择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对后期不选择日语专业的学生也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厚他们的学识,符合“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理念。第二学期至第六学期两年半的专业课程平台里,主要以夯实日语基础,培养学生扎实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为主导进行课程设置,开设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日语阅读、日汉互译、高级日语视听说、日语写作等必修课程,同时开设商贸日语、日语词汇学、日本近现代文化作品选读、日语演讲与辩论、日语语言学概论、国际贸易与实务、市场营销学等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大四课程全部设置选修课程,方便与“3+1”培养模式的学分置换衔接。不管选择以上哪种培养模式,都离不开扎实的日语基本功,除了需要好的课程设置,更需要好的教学方法、现代化手段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努力。高校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习惯,着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
在低年级课程设置中加强交际能力的培养,高年级课程设置中注重学生多元化需求,加大专业拓展课的广度和深度。
三、结语
社会变化带来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方案也必须与时俱进。正如修刚所说“学校不同,地方不同,生源质量不同,自然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步伐也不同,但是面对新的挑战必须要有新的思考。”[5]本文对大类招生模式下普通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如何衔接?如何进行分流?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的实现?还需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上具体优化,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大力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等具体环节来做保障,对于以上诸环节问题有待今后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