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2020-12-24钱海燕
钱海燕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中医医院,江苏 无锡)
0 引言
糖尿病即为以高血糖为典型表现的慢性疾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的分泌异常影响或生物功能刺激下造成的破坏,有时还可产生两者并存的现象。若糖尿病长时间未获得及时有效的调节,极易产生高血糖的表现,从而损害病人的其他身体系统,比如眼、心脏、肾以及血管等慢性疾病等。病人没有按时遵守医嘱用药,属于导致血糖异常极易波动且产生诸多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大部分病人住院治疗过程中,可以按时服药,疾病获得良好的改善,然而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减弱,无法按时服药,疾病极易反复,同时病人对于糖尿病的出现原因、预后影响因素等了解缺乏,无法经过自我改善不良因素对疾病给予有效的控制[1-2]。相关文献报道,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的分泌较少造成的,病人进行治疗时还应该开展优质的护理方法,联动式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增强病人掌握疾病知识的综合水平。该报告中分析糖尿病患者采取联动式健康教育模式的作用,体会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信息
选取在本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6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探讨,纳入要求:①确诊糖尿病。②有自理能力,没有并发症。③知晓并同意参加。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包括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55~80岁,平均(64.5±3.6)岁。病程1~8年,平均(4.3±1.9)年。实验组32例包括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55~80岁,平均(65.4±3.1)岁,病程1~9年,平均(4.6±1.8)年。通过分析所有病人的常规信息,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开展联动式健康教育模式的延续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1.2.1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在病人开始入院治疗后,需要积极详细的掌握病人的心理情况,对于病人顾虑的问题给予及时认真的回答。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还需要随时监测病人住院过程中具体的心理状态,针对病人产生的焦虑和抑郁为典型症状的不良心理进行个性化的治疗,保证病人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主动接受治疗工作。
1.2.2 集体化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按时组织住院的糖尿病人员进行群体性的教育活动,具体包括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疾病表现、治疗方法与相关禁忌事项等内容,此外,护理人员须根据病人产生的问题,给予个性化的回答,保证病人提高对疾病的了解[3]。
1.2.3 个体性教育宣教
根据《糖尿病自控饮食实用手册》为标准的情况下[4],依照糖尿病病人的主要表现,进行个性化的饮食方式指导,保证病人可以形成健康合理的饮食方式。
1.2.4 出院健康教育
在病人出院时,应该检查糖尿病的指标,同时做好交接工作,医院与社区要签订管理协议,每两星期须掌握糖尿病患者的情况,积极处理出现的相关问题,每月对病人开展一次家庭随访,全面掌握病人的病情与遵循医嘱的情况,依据具体情况对其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
1.3 疗效判定
①出院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遵医行为与患者满意度分别采用百分制给予评分。②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重指数(BMI)[5-6]。
1.4 数据处理
采取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准,说明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患者满意度、知识掌握程度与遵医行为
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存在临床对比价值,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效果分析( ±s)
2.2 对比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
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糖值比较( ±s)
3 讨论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缺乏或胰岛素功能异常造成的以高血糖为典型症状的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时间代谢异常等会造成病人产生诸多急慢性并发症,进而损害病人的身心健康,严重时危害生命安全。若糖尿病长时间未获得及时有效的调节,极易产生高血糖的表现,从而损害病人的其他身体系统,比如眼、心脏、肾以及血管等慢性疾病等。病人没有按时遵守医嘱用药,属于导致血糖异常极易波动且产生诸多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大部分病人住院治疗过程中,可以按时服药,疾病获得良好的改善,然而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减弱,无法按时服药,疾病极易反复,同时病人对于糖尿病的出现原因、预后影响因素等了解缺乏,无法经过自我改善不良因素对疾病给予有效的控制[7]。对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联动式健康教育护理,可以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医院和社区间构建有效信息传递平台,让医院、社区、护理人员以及病人之间可以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沟通,同时形成医院、护理人员、社区、病人等共同参加的方式,能够显著的增强对健康知识的认识[8]。这种护理方法能够让病人以及家人全面认识到并发症、糖尿病的产生机制、主要症状、治疗措施以及护理工作等内容,使得绝大多数病人可以了解到糖尿病对人体会产生的不良影响,主动的提高健康意识,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行为,有效的缓解病情[9]。本报告中对照组选择一般护理,实验组选择联动式健康教育模式,结果说明,实验组的知识掌握、遵医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出院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体重指数等参数值皆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糖尿病患者采取联动式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可以发挥良好的临床效果。比如:病人住院期间,为病人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具体分为:胰岛素的注射、口服降糖药物等。应用健康行为评分等途径,有效加强病人的健康行为,提高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等。出院后对知识薄弱点进行强化指导,在家人的辅助下开展延续性护理措施,配合健康教育,对于难题给予反馈,并告知护士共同商讨方法,有利于病人积极有效控制血糖,显著的缓解病情。
总的来说,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联动式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病情,提高疾病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能显著地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产生率,改善生活质量,适合临床的大力推广与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