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的方法探究

2020-12-23毛群仙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6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教学小学

毛群仙

摘 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虽然这句话常常被应用于化学、物理这样强调于实践的科目,但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这句话仍旧有效,并对道德与法治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活事件;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教学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与,我会理解。”这说明只有学生获得了切身实践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道德与法治的新教材不再是以抽象的道德概念、理论体系为内容,而是以“儿童生活事件”为原材料,在儿童生活所需要的基础上,把国家社会需要的要求贯彻下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对话”“活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到生活事件中去体验、去实践。那么,如何运用不同的教学实践方法在课堂中解决儿童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呢?

一、参与式体验,呈精彩无限的“不同”

教材中展示的是千挑萬选的生活事件,反映儿童成长遭遇的道德基本问题,具有普遍性、适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才能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的现代化教学观念,要利用情感与实践帮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不一样的你我他”时,教师充分引领学生运用参与式实践的方法,领悟“不一样”的你我他。游戏是学生喜欢的一项活动,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同学入手,通过玩“我说你猜”的游戏,让学生说说同伴的“不一样”,在互动中,学生轻而易举地获得了第一层面上的“不一样”:从外表认识了自我和他人。

我们知道,即使是同一棵树上的树叶,也不完全相同。同伴之间虽然有很多的相同点,但又具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你发现了多少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每个学生都纷纷参与到了寻找更多的“不一样”之中,渐渐的,揭开了更深层次的“不一样”:性格、想法、特长、喜好、心理感受……

面对怀揣种种“不一样”的你我他,在集体生活中,彼此之间会如何相处呢?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将“不一样”背后丰富的教育意涵给慢慢地挖掘出来了:与“不一样”的同伴友好相处是美好的,能共同成长;与“不一样”的同伴友好相处是快乐的,彼此的理解、宽容和欣赏,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客观地认识到每个人的不一样。老师将这些不一样的生活事件经过加工和提升,成为激发儿童反思与建构自己生活的“桥梁”,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获得自发生成的道德力量。

二、对话式体验,品有滋有味的课堂

知识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道德与法治也不例外[2]。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紧扣生活事件展开教学。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学相伴”的时候,教师从“遇到矛盾”这一切入口设计教学活动。在课前,教师要事先调查学生之间发生矛盾的缘由,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原因才和他人发生矛盾的。随后,教师将班里同学间发生的矛盾,拍成“矛盾事件”小视频带进课堂,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与组内的同伴尽情对话,剖析矛盾产生的原因,探求解决矛盾的方法。案例中,学生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会被情绪所主导,不知不觉间会伤到他人。如何引导学生处理好同伴之间的关系呢?此时开展小组对话式的讨论,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剖析问题,从而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角色互换,让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体会当时不同的情绪,从而学会正确解决问题。对话式的教学实践,一方面让学生明白了与同学相伴是快乐的,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形成了群体意识,不让群体中的一人落下。

新型的教材引导教学从知识学习到生活建构,不仅帮助学生培养了正确的三观,也培养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活动式体验,展多姿多彩的生活

教无定法,想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进行教学,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的家在这里”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首先,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去搜集家乡变化的信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家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学生年龄小,无法全局地看待家乡的变化,也无法正确地评价家乡的变化,所以教师引导学生课前当一次小记者,去采访家人和邻居,收集家乡以前的照片,将收集到的照片整理好,呈现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进行家乡的今昔对比。接着,组织学生以“家乡的美”为主题的演讲活动,用语言表达对家乡的赞美,用行动彰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在教学中,学生了解了社区生活的意义,找到了社区的归属感,愿意关心并积极参与社区公共生活;同时体会到了邻里间的温情,做到邻里间交往能讲礼、讲理。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家乡的变化,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对改变家乡的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构建美好家乡的观念。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次亲身实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进行多元教学方法的实践,是顺应时代所趋,也是新课改不断深入造就的结果。立德树人要从娃娃抓起,教师要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期待这样的课堂教学能够成为学生未来一生取之不尽的道德成长资源。

参考文献:

[1]陈连章.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8):91-92.

[2]李瑞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有效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9(8).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教学小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