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利用问题资源,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2020-12-23李晓霞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6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培养方法小学生

李晓霞

摘 要:新课改赋予当代小学数学教学新的任务和使命,要求培养学生健全的数学素养,教会他们真正地学习和理解数学,有效发挥问题资源的作用,实现自身能力和素养的升华。

关键词:问题资源;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方法

基于问题资源开展小学数学授课,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其本身的数学素养也将得到强化和发展。基于此,文章以数学问题资源问题为切入点,对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一、精心设计问题,强化数学素养

基于问题资源开展小学数学授课,课堂需要精心设计好“资源”内容,也就是“教学预设”要明确。我们无法不疏漏地预测课堂中生成的问题,然而有很多“问题生成”我们是可以提前预测的,也就是老师应该将相应的问题情境有意识的创设出来。所以,老师要将充裕的“问题生成”空间留设出来,给学生自由发挥和思考的天地,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处理问题和总结问题的素养。这样一来,不但顺利完成了预设的教学任务,而且学生也解决了生成的问题,进而将“问题生成”资源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

案例分析:我在班级组织学生展开口算竞赛,把班级同学划分成5个人数不等的小组,在20秒内要求每人完成9道题的口算作答。20秒后,同桌之间相互批改,并且把本组得分统计出来。按照统计结果,发现最高分为第四组,因此,他们这组获胜。就当我要颁发奖品时,有的同学发出了质疑的声音:老师我认为有问题,他们组人数多,当然会得到最高的分数,而我们组中有个成员没有时间作答了,自然分数就会低;还有人说:我发觉各个组人数都存在差异,这样进行总分对比不公平,要比平均分,不能比总分。

大家情绪十分激动,在此问题资源下,我将“平均数”的概念引了出来。在设计此课前内容时,我预设了“人数不等”这个问题情境,进而有“比赛不公正”“每组总分存在差异”等问题生成,然后在教学“平均数”的内容,进而非常自然地进行了过渡,有效引导了学生学习,强化了其数学素养。

二、发挥错误资源价值,养成探究素养

“教室是一个出错的地方”是由成尚荣学者提出的观点,而且,学生所出现的错误都有一定的价值。问题属于资源,优化问题和错误更是一门艺术。学习中出现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错不改。学生通过尝试各种错误问题,这样对于学习中的苦和乐才能有效地体验,才能感受到学习、探索的艰苦历程。错误和问题资源本身就为一种重要的授课资源,我们思维中的很多问题都将被暴露出来,充分应用问题资源,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生成课堂问题,创设更加精彩的课堂。

案例分析:在对“环形面积”内容教学中,课堂中出现了此插曲:某直径为10米的圆形花坛,将一条1米宽的小路修建于花坛周围,求此小路面积。

在我的引导下,大家明确了求环形的面积即为求小路的面积,很多孩子都将这样的算式列了出来:3.14×62-3.14×52。大家异议很少,在第二种解题方案中:3.14×(62-52),然而不明白结果为何会存在差异。接下来,学生在这种错误和问题资源下开始了探究。

在此节课的授课中,我们能够发现引而不发的“问题引导”,引导孩子自主学习,进行教学过程的动态构建,在错误和问题面前,老师需要稳住,应该耐心等待学生的思维冲突,等待他们将自己的思路构建起来。实践教学证明,课堂中的错误与问题,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可以充分地予以应用,若是在我们的思维中不可避免某些错误,那么,只有暴露出这种错误,在后续的思考中才会得以纠正和改进,进行错误的不断尝试,也是有效学习的一种方法,也是强化自身学科素养的一种策略。

三、强化问题处理,强化自身素养

我们可用一个互动生成的过程来认识小学数学课堂,在过去的课堂授课中,一些老师会反映,经常有不好的效果出现在课堂中,例如,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反应速度缓慢等问题,实际上对其原因分析得知,这与学生课堂参与中自身主觀能动性的发挥不足有关,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其一,老师可能过难的设计了课程内容,或者过于简单,导致学生探究这些问题的积极性不足,进而对其有效互动就会产生影响。其二,在教学小学数学知识内容中,老师将传授知识作为重点对待,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反馈问题,这对最终的授课效率和质量都将产生影响。而老师不够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学生自然就会消极地对待和反应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从而对实施教学过程产生影响。其三,课堂授课质量不佳,这与老师互动环节不够有关,对于学生的具体情况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没有按照知识能力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在此过程内,老师没有及时评价学生的反应情况,所讲授的内容与本节课的培养目标存在分歧,这样使得学生投入课堂的主动性不够,为了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在引导学生中要充分发挥问题的正面价值和作用,科学引导学生去思索,在运用活动时,老师需要多关注,发挥活动的价值,有效引导学生去理解知识。一边认识问题,一边去应用,这样学习过程就会被学生所关注,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总之,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不再是单一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师生已经开始将重点放到了对知识的引导、问题的发现以及学生自身素养的培养,努力让学生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不断探索课堂中的知识,从而自己总结出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在问题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总结好的学习对策和技巧,进而努力提升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强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实现自我的突破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馥伊.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研究[J].读与写,2018(32):189-190.

[2]潘小香.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8(10):11-12.

[3]马婷.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核心[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8(5):15-16.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培养方法小学生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