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无声胜有声
2020-12-23周阳
周阳
【摘 要】 静思默想是小学语文课堂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进行到某个阶段时,教师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进行静思默想,独立思考课上提出的问题,不仅能让学生梳理课堂思路,构建知识体系,进而提升课堂效率,还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反思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本文将从学生、教师和课堂这三个方面出发,结合课堂具体实例,探讨静思默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關键词】 静思默想;小学语文;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教育方式,然而教师很少去了解是不是每个学生都在认真动脑思考,大多时候往往踊跃发言的只有少数学生,其他同学的思绪是否还在课堂上都无从得知。活跃氛围是好,但还是要关注学生课上状况,因而静思默想在课堂上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让学生在“沉默”中思考,一方面能强化学生独立思考的语文思想,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引导课上节奏,除此之外,对课堂效率的提升也有所帮助。
一、静思默想助学生锻炼思维
雨果曾说,“沉思就是劳动,思考就是行动”,思考带给人的不只是短暂的通透,还有经得起时间积淀的思维能力。从小学阶段就开始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学生锻炼思维,强化语言素养,同样也能够使学生学会自我梳理,提高学习能力。
首先,静思默想能够对学生的想象力及发散思维进行锻炼。比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进行静思默想,根据自己的了解想象“西沙群岛里有什么?”学生们开动脑筋,在三分钟的沉思时间结束后将自己想到的事物写到纸上,在本节课结束后对照课本,看自己的想象是否准确,而后笔者对所有参与想象的学生都进行鼓励。其次,静思默想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思考,梳理框架的习惯。例如,在《秋天的雨》的课堂教学快要结束时,笔者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秋天的雨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五分钟后,笔者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有的学生画了画,也有的学生做了框架,不管内容如何,通过自己思考表达的学生都得到嘉奖,对于暂时没有思路的学生也给予一定程度的安慰鼓励。
通过静思默想,学生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想法来表达学到的知识,短时间内或许看不到效果,但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就会加强,同时语言表达上的逻辑性与结构性也会得到完善。
二、静思默想帮教师协调课堂
传统师生互动多是教师抛出问题,学生短暂思考后积极回答,虽然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绽放,但难免会出现思维摩擦碰撞的情况。这时候维持班级纪律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甚至课堂任务也没法顺利完成。而通过静思默想来进行师生互动,教师能够较好地协调课堂状况。
一方面,静思默想可以确保课堂进度的顺利开展。比如,在《陶罐和铁罐》一节的教学中,笔者在课上询问学生,“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笔者给学生一定时间静思默想,然后将自己的想法进行小组讨论。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直接观察到学生的思考状况。教师课上直接提问仅仅只能观察到小部分学生的课堂状况,而通过一定时间的静思默想,教师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思考状态,对课堂情况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在学生静思默想的同时观察课堂状况对教师接下来的教学计划调整有很大的帮助。如果班内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静心思考,那么教师可以按计划进行,而如果大部分学生对静思默想的内容不明所以,在这个时间内交头接耳,教师就应该从多个方面反思,调整课上节奏。
三、静思默想利课堂效率提升
有些自学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不仅会利用静思默想的时间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还会联想相关知识,或者去反思自己课上哪些地方没有听懂。这些学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而静思默想在课堂上合理使用,可以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课堂在“活跃”与“静默”之中有机转换,有张有弛,一个高效的课堂便由此产生。比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时,笔者首先带领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其次让学生默读,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情。有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较强,找到答案后又发现了自己不了解的内容,于是在静思默想时间结束后询问文中“租界”是什么意思,班内其他学生也有同样问题。而这是接下来要讲的内容,为解答学生疑惑,笔者将这一知识点提前讲解清楚,学生理解后再去看课文内容就非常明白了。
虽然这种情况很少出现,但可以看出,学生在静思默想时并不是单纯地老师问什么就想什么,而是会发散自己的想法,这对课堂效率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以后学习生涯最坚实的基础,只是单纯教授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静思默想”在课堂教学中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蕴含着学生活跃思维的迸发以及个人能力不断提升的暗涌。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静思默想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教师协调教学计划,还能够助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此处无声胜有声”无疑是对静思默想最好的诠释。
【参考文献】
[1]付丽丽.浅谈静思默想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8).
[2]季月华.语文课堂也需静思默想[J].辽宁教育,2014(01).
[3]史小艳.沉默——语文课堂中的隐形亮点[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