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行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对FPG、HbA1c的效果分析
2020-12-23钟爱兰李小婷郑丹凤
钟爱兰 李小婷 郑丹凤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行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对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效果。方法 于2018年1月—2019年10月选择该院住院部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疾病认知度评分、不良情绪评分、FPG、HbAlc。结果 护理后,疾病认知度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4,P<0.05)。护理后,SAS、SD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00、4.512,P<0.05)。护理后,FPG、HbA1c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4、4.831,P<0.05)。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减轻其不良情绪,有利于控制血糖。
[关键词] 糖尿病;全程健康教育;空腹血糖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11(a)-003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full health education and nursing care on fasting blood glucose (FPG)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8 to October 2019, 70 diabetic patients in the inpatient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35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35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full health education, and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disease awareness scores, bad mood scores, FPG and HbA1c.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disease awarenes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ically significant(t=4.634, P<0.05). After nursing, the SAS and SDS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ically significant(t=4.500, 4.512, P<0.05). After nursing, the FPG and HbA1c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ically significant(t=4.774, 4.831, P<0.05). Conclusion The whole course of health education for diabetic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disease awareness, reduce their bad mood, and help control blood glucose.
[Key words] Diabetes; Full health education; Fasting blood glucose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病,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目前,临床上关于糖尿病的治疗尚未发现特效方法,其治疗手段主要为降血糖药物治疗,利用降血糖药物可使患者血糖水平降低,但在治疗期间,由于糖尿病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易出现不良情绪,对治疗的配合度低下,甚至抵触治疗,不利于患者血糖控制[1-3],故需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是一种临床护理中常用的护理手段,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的关键,临床上的健康教育方案无统一规范,有多种形式,近年来,全程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健康教育手段,被逐渐应用于临床护理中,该健康教育手段主要是对患者整个诊疗过程施行健康宣教[4],该研究为探讨糖尿病患者行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对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针对2018年1月—2019年10月该院住院部7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一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另一组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住院部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0~78岁,平均(63.89±8.52)岁;糖尿病病程为3~10年,平均(6.57±2.18)年。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50~79岁,平均(64.03±8.47)岁;糖尿病病程为3~10年,平均(6.59±2.15)年。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该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口头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基本事项等。
观察组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组建全程健康教育小组,由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组成,明确其责任范围,再实施以下健康教育指导:①入院后健康教育:由责任护士为刚入院患者介绍医院规章制度、主治医生、病区环境等,确保患者对医院环境有初步了解,发放给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手册,告知患者有需要时可第一时间与护士沟通,再由主治医生为患者介绍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各阶段治疗目标),确保患者对糖尿病具有初步了解。②心理健康教育:以患者文化水平、年龄特点为根据,选择合适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了解患者内心想法,分析和总结患者心理问题,对其进行针对性开导和安抚,并邀请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分享血糖控制心得,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流。③饮食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病情及营养状况,计算其每日需摄入的热量和营养物质,向患者强调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列出饮食注意事项,严格限制钠盐、糖分、脂肪摄入,戒烟酒,忌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还应注意保持适量、规律进食,过多进食、过少进食均不利于血糖控制。④运动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适当的运动,运动量、运动时间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一旦发生头晕、恶心、胸闷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待患者出院后,根据患者个人喜好给予其运动建议,可选择广场舞、太极、跑步、快走等运动锻炼方式。嘱咐患者在运动期间注意适量,以自身耐受為宜,切勿空腹运动。⑤自我血糖监测教育:首先需为患者讲解血糖监测的时间位点及各时间点血糖监测的意义,主要是在空腹(至少8 h未摄入热量)、餐后2 h、睡前进行血糖监测;再为患者讲解血糖监测方案,明确血糖控制目标,使患者明确自我血糖监测时的血糖水平参考范围及控制目标;再为患者讲解血糖仪的选择方法,详细说明血糖仪使用时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再为患者讲解和示范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和技巧,点明要点。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疾病认知度评分、不良情绪评分、FPG、HbA1c。
疾病认知度评分:采用自制疾病认知度调查问卷(信度为0.87,效度为0.89)评估,问卷总分为0~100分,患者认知度越高,得分越高。
不良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份量表的最高分值均为100分,得分与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成正比[5]。
FPG、HbA1c均在实施护理措施前、实施护理措施后4周进行检测。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表示为(x±s),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疾病认知度评分
两组的疾病认知度评分在护理后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疾病认知度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情绪评分
两组的SAS、SDS评分在护理后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的SAS、SD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FPG、HbA1c比较
两组的FPG、HbA1c在护理后均低于护理前,而护理后的FPG、HbA1c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在临床上较常见,是一种病程漫长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以中老年患者较为多见,临床表现以血糖水平异常增高为主,患者发病后还往往伴随有口渴、多尿、疲乏等症状,严重危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上关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尚缺乏根治糖尿病的手段,其治疗目标以控制血糖为主[6-7],然而,在治疗期间,患者面临着疾病认知度不足、心理状况欠佳的问题,导致其血糖控制效果受到影响[8]。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护理对象疾病认知度的重要手段[9],常规健康教育主要是由护理人员按照医嘱口头告知患者简单的健康知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记忆深度往往不足,导致干预效果欠佳。全程健康教育是一种将健康教育与全程护理相互结合的优化健康教育模式,充分融合了全程护理的“全程化”优点,使健康教育的实施更加有序,有利于保证健康教育措施落实到位,且该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内容更加全面、连贯,具有更强针对性,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健康需求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使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有效提高[10-11]。该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疾病认知度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FPG、HbA1c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全程健康教育可对糖尿病患者起到良好的干预作用,如提高疾病认知度、改善心理状态、提高血糖控制效果等,所得结论与孙红霞等[12]结论基本接近。这主要是因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下的入院健康教育可消除患者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使其更加信任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使其更加积极地配合医护工作;饮食健康教育可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降低饮食风险,确保营养摄入充足;运动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体质,帮助患者控制体重;自我血糖监测教育可帮助患者学会如何自我监测血糖,有利于促使患者对自身血糖变化情况有所了解,使患者能够更加配合降血糖药物服用。
综上所述,全程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减轻其不良情绪,有利于控制血糖。
[参考文献]
[1] Palmer JR,Castro-Webb N,Bertrand KA,et al.Abstract 5286: Type 2 diabetes and increased risk of estrogen receptor-negative breast cancer in African American women[J].Cancer Research,2017,77(13 Supplement):5286.
[2] Zhu WW,Yang HX,Wang C,et al.High Prevalence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in Beijing: Effect of Maternal Birth Weight and Other Risk Factors[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17,130(9):1019.
[3] 朱戊冲,陈文亮,黄燕杏,等.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J].广东医学,2018,39(9):1395-1397.
[4] 张艳.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工作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6):137-138.
[5] 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6] 曾暉,颜萍平,汤观秀,等.不同自我管理水平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现状和需求[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4(6):679-684.
[7] 付立平.同步强化健康教育在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z1):248-249.
[8] 敖莉,高雨婷,潘亚红,等.动机性访谈联合行为塑造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体质指数控制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20):1839-1843.
[9] 李燕,叶玉琴.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0):1608-1609.
[10] 宋涛,王海文.全程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3):3909-3911.
[11] 盛晨怡.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7):76-78.
[12] 孙红霞,沈晓,李文霞,等.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3):314-316.
(收稿日期:20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