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分析

2020-12-23杨丹

科技经济市场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产业转移吉林省城镇化

杨丹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包括雁行模式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然后分析了城镇化的宏观动力——经济增长,城镇化的中观动力——产业结构转变,城镇化的微观动力——生产要素流动;得出产业转移可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拉动产业转移的脚步,产业转移与城镇化在耦合互动中螺旋推进的结论。最后提出了促进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优先发展粮食产业与畜牧比较优势产业,承接高技术产业、环保产业、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整合区域资源,促进产业和城镇协调发展,做好城镇化发展的配套工作。

关键词:产业转移;城镇化;吉林省

1 产业转移相关理论

1.1 雁行模式

该理论指出,后进国家可以通过国外引进这一途径利用先进国家的技术和资金,同时利用本地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优势抢占先进国家的出口地位,从而实现后进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先进国家的已有产业构成威胁,这种反超现象,被叫做“返回头效应”。如果后进国家善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时机,采取可行的产业政策,就能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产业结构跃迁,加快工业发展,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1.2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理论把决定投资的本素分析三种,分别是: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

和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 跨国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拥有的优势种类和数量会发生改变,这就导致跨国企业选择的产业转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基于该分析,最终给出了不同优势组合下,产业转移方式的最终选择。

2 城镇化相关理论

2.1 城镇化的宏观动力——经济增长

居民的收入水平必然会伴随着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一旦上升,其需求结构和消费层次也会发生显著变化。而产业结构的转变必然会导致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集中,这一过程表现在空间上就是城镇化逐渐形成的过程。

2.2 城镇化的中观动力——产业结构转变

城镇化是个极其缓慢的历史演进过程,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每个不同的阶段,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动力也在发生变化。无论是在消费商品的种类、数量,还是在消费商品的档次上,农民的消费需求会持续向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靠拢。

2.3 城镇化的微观动力——生产要素流动

从城乡之间的比较利益来看,农村的农业收入明显要低于城镇的二、三产业收入,收入的明显差异必然会导致城镇对农村极具吸引力,而农村内部贫困程度的加剧又形成了巨大的推力。因为内在推力和外在拉力的作用方向是一致的,所以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就使得农业部门的生产资料向收益更高的城镇集聚。

3 产业转移与城镇化的关系

3.1 产业转移可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首先,对于产业转出区而言,转出区会选择将一些已经失去或者即将失去竞争优势的产业转移出去,这样就可以释放更多的资源和空间用以发展高端产业,完成高端产业的集聚,用高端产业吸引高层次的人才,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规模和品位,最终通过产业聚集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其次,对产业转入区而言,转入区可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有选择地承接那些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的产业。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配套设施的逐渐完善,人口的集聚效应会逐渐显现,转入区内的新增人口会产生大量的消费需求,从而进一步的刺激转入区内地产、金融、卫生、教育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建更加舒适的人居环境,稳步推动城镇化建设。

3.2 城镇化拉动产业转移的脚步

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不断集中于城镇、原有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必然会导致扩大对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城镇化建设还可以为投资的企业提供竞争的平台,吸引更多有竞争力的企业参与其中,同时带动众多上下游的生产企业汇聚在一起,形成竞争力更强的产业集聚体,实现第一、二、三次产业的联动协调发展。

3.3 产业转移与城镇化在耦合互动中螺旋推进

城镇化对产业转移的拉动作用不仅单纯的作用于产业本身,同时还广泛的作用于伴随产业转移同时发生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现代的生产理念和现代生活方式等。产业转移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也不仅局限于城镇化建设本身,随着相继转移产业的发展,以及“加速因子”发挥作用后,城镇化的数量和质量都会有所提升。承接地选择那些能发挥自身优势的产业进行发展以后,产业结构得到调整,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必然能够吸引到与其相关的配套产业以及生产服务业共同发展,慢慢形成产业集群。同时,产业转移的过程还会伴随着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尤其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引进,会推动新兴产业部门的成立。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城市,通过承接产业转移,经济增长迅速,竞争实力增强,很有可能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增长极,从而带动和促进周边区域的发展。通过产业互补、产业分工等行式组建关系更加紧密的经济体,形成城市集群。

4 促进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4.1 优先发展比较优势产业

粮食产业类,吉林省玉米、大豆目前的发展模式属于自然资源型模式。从总体上看,吉林省的玉米大豆无公害、品种多、品质优良,属于天然食品。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粮食品种相继问世,但是针对产品的加工略显不足。所以应注重提高其效率,提升其单产来进一步发挥其优势。针对性地采用“专业品种开发+基地建设+精深加工”的发展模式。通过扩大专业品种种植、建立专业种植基地、加大培育龙头企业深加工能力,扩大出口提高综合效益。

畜牧业类的发展,吉林省畜牧业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用工业化的思维来谋划,用市场化的理念促进吉林省畜牧业产品流通。要建设几个规模性的项目,集聚释放优势产能,增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能力和提高牲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夯实畜牧业产业链基础,培育发展具有吉林特色的畜牧类产品,根据需求结构变化调整畜牧产品的有效供给应,全力发展具有吉林特性的畜牧类产业,开发建设经济增进新空间。依据市场需求,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发展吉林梅花鹿、蜂、蛙等特色動物饲养业,发展相关产业,升级产业链。

4.2 承接高技术产业、环保产业

吉林省在承接企业转移上,对企业类型的选择上要有所把控。对那些高科技企业要放低接纳门槛,对于重度污染企业的引进要慎之又慎。只有在这样的原则之下,才能在促进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除了在企业承接转移的工作上要坚守底线,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做好日常的环境保护工作,督促污染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建设绿色生态城市。

4.3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城市带动农村建设,两者之间共同协调发展,才符合新时代的城乡要求。在城乡发展过程中,政府引導企业到城镇中去建设,不仅解决劳动力剩余问题,还促进了城镇的经济发展。每个城市应该合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特别是那些偏僻的城镇地区,要想促进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资源利用。政府要做好引导工作,对于相关的政策方面要给予最大的方便,每个地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承接企业转移。

4.4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以人为本。一般而言,当前主要通过增长极这类实质性基础的产业中,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将会有很多新型企业入驻进来,进而带来非常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当然,工人中不只是本地的一些富余劳动力,还包括了外省、外市的转移人口。正是由于城乡二元制度的存在,所以城市里面的农民工大部分都还是无法体验一把市民的待遇,这些曾经付出的农民工却是被边缘化。可是一旦城市出现任何问题,农民工群体便刮起了一片回乡的浪潮。城市出现用工荒,那么任何一项产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都无法实现可持续。为此,政府应该由自身出发,真正为农民工谋福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他们融入这个城市。

4.5 整合区域资源,促进产业和城镇协调发展

首先,对于城乡之间的差距要有清楚的认知,城乡之间的差距只能缩小,并不能完全消失。其次,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做好环保工作,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同一地区之间尽量选择同类型的高科技产业承接,形成产业集聚。由此产生的核心竞争力使城市的发展越来越顺畅,而在城市的不断发展中,发达的城市经济使越来越多的产业愿意在这里扎根。城市的发展好处不但体现在城市之间,同时还能带动周边的城镇共同发展,其辐射的范围会随着城市的扩大而扩大。城镇的经济发展,缩小了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差异,实现了城乡之间的协同发展,促进了整个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此时的政府还要做好资源的分配工作,引导城乡之间更长远的和谐发展下去。

4.6 做好城镇化发展的配套工作

扩宽城镇化融资渠道,吉林省应利用有效的融资平台,吸收来自全社会的优质资本投资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吉林省应当采取市场化运作方法,充分发挥市场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挥金融领域的积极作用,采用招商引资等措施,丰富融资途径。将吉林省的山水资源、土地矿产等资源有效的转变为地方资产,并通过资本的有效运作,转化为资金,形成政府认可、法律认同的稳定的资金,打开了基础设施投入的资金渠道。例如长白山以其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当地的冰雪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成功的吸引了大连万达集团对其进行投资,并且成功的建立了国际旅游度假区,实现了多元化的资金投入和市场化的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康春鹏,齐志强.城镇化、FDI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技术经济,2013(8):40-46,52.

[2]吴莉娅,顾朝林.全球化、外资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江苏个案研究[J].城市规划,2005(7):28-33.

[3]尹航.推动和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的文化权益的几点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4(24):32.

[4]彭继增,邓伟.FDI、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实证分析——以1984~2010年江西省时间序列为例[J].金融与经济,2013(1):30-33.

猜你喜欢

产业转移吉林省城镇化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