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漕运发展之运输方式变革浅析
2020-12-23黄晓娟朱明明
黄晓娟 朱明明
摘 要:漕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交通运输系统,是贯穿古今的重要的社会和经济行为。清代漕粮河运制度虽然在早期已达到鼎盛状态,但是随着历史的前进,漕粮河运的弊端逐渐凸显,受到当时自然条件和政治时局的影响,漕运由河运转变为海运,成为清代后期主要的漕运方式。本文根据历史资料和文献,梳理清代漕运发展过程中的运输方式及变革,剖析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河海转型”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清朝漕运;河海转型;运输方式
0 引言
漕运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特有的水运形式,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制度,主要目的是通过水路转运官粮等物质,供应皇室和京师官僚等机构用度,供养军队、赈济灾荒及百姓的生活需要,最终维系封建政权的稳定。漕运与封建社会的政权、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清代漕运与盐法、河工并称为“三大政”。清朝早期,漕粮运输实行的是河运的方式,在前期康乾盛世的状况下,一度发展至鼎盛的状态。伴随封建王朝渐渐走向没落,漕粮河运显现出一定的缺陷,但也还未完全失控,尚能得到维持。直到清朝中后期,漕粮河运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并持续恶化,表现为运河通航条件日益恶化,以致无法继续满足正常的通航,清政府当局迫于形势,只能谋取其他的出路,于是漕粮海运重新进入皇帝和大臣们的视野。漕粮海运具有一定的优势,如便利、成本低,且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漕政出现的一些弊端。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反对势力的极度阻挠,皇帝再三踌躇最终妥协,导致漕粮海运具体实施过程并不顺利。直至咸丰五年,黄河流域极度泛滥,形成灾难,运河堤岸已经被严重破坏,造成河运彻底瘫痪,不能够正常运行,此时海运再次兴起,并成为定制。漕粮运输由河运转变成海运,成为清代后期主要的漕运方式之一。本文将结合几次历史事件,对清朝漕运发展过程中的“河海转型”的尝试与实践进行梳理,并从历史和现代物流角度对“河海转型”的优劣势进行分析。
1 清代漕运发展中运输方式变革重要事件梳理
1.1 清朝前期的漕运发展情况
清代前期大运河,大体上通畅,只是黄河决口带来一定影响。顺治时,逐步恢复漕运制度,漕粮征收额持续增长。康熙年间,治理黄河兼顾济运,修筑了河、运堤防,连续堵塞多处决口,使黄淮重归故道。雍正时期从弊源着手整顿漕政,基本革除因沿用明朝旧制留下的一些漕弊陋习。漕运畅通,仓储充裕为康乾盛世时期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支撑,这种漕政整肃的局面一直维持到乾隆中期。
1.2 嘉庆年间的“河海转型”设想
乾隆晚期,漕运制度长期积累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到嘉庆年间已充分暴露出重重弊端并完全陷入了危机之中。面对这一困境,嘉庆帝开始整饬漕务,采取各种措施,却不得其果,于是就产生了漕粮由河运转为海运的设想。虽然海运较运河而言,优势众多,且呼声很高,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皇帝和绝大多数官员对海运缺乏客观合理的认知,将海运视为河运的对立方,意识不到海运对于河运的益补作用,最终“河海转型”的设想破灭,然而本次的设想也为后来的漕粮海运做了铺垫和思想准备。
1.3 道光时期漕粮海运的两次试行
道光时期,漕粮河运已经从清初“大政”变为“弊政”,而漕粮海运的呼声越来越高,它的实施实则是为挽救漕运危机,然而由于漕粮河运以及利益集团覆盖范围较广,涉及巨大规模的水手集团,如果水手们的生活发生变化,一定会产生某种程度的社会问题继而发生动乱,这是清政府没有办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也成为了限制漕粮海运变革的主要障碍。
道光时期的两次漕粮海运即改河运为海运,改官运为商运,都是迫于形势下的权宜之计,未将其作为未来漕运的发展方向,所以无法彻底拯救当时的漕运制度。但这两次试行,在缩减开支、扩充仓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海运实践已经展现出其巨大潜力,也是未来漕运的发展方向。
1.4 咸丰时期的漕粮海运
咸丰帝继位的时候,运河已经严重淤塞,南漕受到阻碍,时任两江总督陆建瀛向皇帝奏明,请求把苏、松、常、太的白粮改变为海运,进而节约漕运经费。咸丰五年,海运再兴,并自此“遂以为常”。咸丰早期,江苏漕粮海运的兴起,是对道光时期两次漕粮海运试运行的总结与改进,因为有了前两次的经验与教训,令初期的漕粮海运运行相对顺畅,也令许多对海运持有支持态度的官吏再度产生了信心。漕粮河运积弊已深,漕运改革在所难免,“河海转型”已经是当时唯一的选择。从此以后,漕粮海运逐渐替代河运,成为清朝后期漕粮运输的主要方式。
2 “河海转型”优劣势分析
2.1 海运与河运相比,更加便捷
雖然运河的路程比海运的路程短,但是运河两边驻闸建有大坝,到处都存在激进的水流和浅滩。如果遇到急流反方向前进,必须有大量的劳动力挽拽;漕船经过大坝时,则需绞车盘脱,这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漕船来返的时间可能达到七八个月,如果严重的话会持续好几年。咸丰时期,由于河运道经常拥堵,航程大多延续到十个月,有时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还可能被困在北方,只有等到第二年天气变暖,冰雪消融时才可能返回南方,严重延长了兑漕的时间。尽管海运航程比河运航程长,但相较河运却更加便捷。以上海至天津为例,根据史料记载,海运通常情况下需要航行20天左右,假设所载货物比较轻便,亦或是顺风行进的情况,仅需要十几天就能够到达目的地,相比河运的常常需要几个月的运输周期,要快得多。
2.2 海运有利于精简漕运体系,节约大量费用
漕粮河运制度发展到清朝,且在清朝又持续了二百余年,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型且繁杂的漕务组织机构,官员设置数量之多,且开支庞大。这些漕务官员大多通过办理漕务来获取利益,漕官勒索运丁,运丁就会对兑粮的各个州县进行勒索,每个州县又继续将其加在纳粮户的身上,严重加大了他们的负担,粮户无法交付出足够的漕粮,就只能拖欠,最后则会导致征额遂减,如此往复恶性循环。漕粮改为海运后,既有利于精简庞杂的漕务机构,还有利于革除漕弊,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漕粮的足额征收,节约了大量的费用。
2.3 海运的危险系数较大
海运的安全系数不如河运高。“河运迂而安,海运便而险”,中国自古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老百姓习惯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模式,对海洋充满陌生和恐惧,缺乏对海洋的探险精神。由于海运存在风险,海中突如其来的风暴和潜藏的暗礁让人提心吊胆,除此以外,海寇的频繁侵扰更是加剧了海运的危险系数。
3 结束语
清代漕运的“河海转型”,本质上为元、明两个朝代的南北大漕运及其河海互相弥补、争斗的历史延续。清政府最初在权衡漕粮运输方式时,仅仅是出于当时各种政治与社会稳定的需要,中夹杂着复杂的权力和利益纠葛,并没有从战略高度上进行全面考虑。但从历史发展的趋势以及现代物流发展的角度上来分析,海运方式的产生并非偶然,其定然会逐渐取代漕运。海运表现出的成本低、速度快等优势成为清政府改变运输方式的重要参考依据。此种运输方式的变革和政策的调整是必然趋势,具有进歩意义以及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马俊亚.集团利益与国运——明清漕粮河运及其社会生态后果[J].南京大学学报,2008(02).
[2]倪玉平.漕粮海运与清代运输业的变迁[J].江苏社会科学.2002(01).
[3]刘璐.千帆竞渡:清代漕运的河海转型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
[4]付海月.“河运”还是“海运”——明代漕运方式的嬗变及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6(04).
[5]袁飞.略论嘉庆朝漕运治理的困境[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1(04).
[6]武翠,王敏.试析京杭运河山东段在近代的衰落原因[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02).
[7]官冠.晚清漕粮流通政策分析(1826-1904)——以江浙地区漕粮运输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2.
[8]穆万娟.道光朝两次漕粮海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9]曹志敏.从漕运的社会职能看道光朝漕粮海运的行之维艰[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