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的若干问题之思考

2020-12-23张耀庭马金焕张鑫鑫

学周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问题学校

张耀庭 马金焕 张鑫鑫

摘 要:当前,尽管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在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纵观现有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研究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的问题,可以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服务;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6-01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6.09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心理学研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日益得到加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尽管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许多成绩,但是仍有不足。

一、心理健康服务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对心理健康的投入不够,进而造成心理健康服务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尽管国家颁发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件和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但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仍然突出,经济发达地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投入较大,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水平较中西部地区明显高出不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这种不平衡和差异体现在组织管理上,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校长比较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该项工作往往由校长或主管副校长负责。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一般都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规章制度齐全。学校设有心理健康教育岗,并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培训制度等。第二,体现在硬件设施上,经济条件发达地区的学校一般有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学校建有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学生心理档案,配备心理健康相关书籍、杂志等。第三,体现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一般都设有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并且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一职。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可以指导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了解基本的心理学健康知识,使任课教师能够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二、科班出身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不足

当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专业素质高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不足,这种不足既有量上的也有质上的。有调查表明全国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有几十万的缺口,现有的专业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严重不足。虽然教育部等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但不少学校对文件落实不够。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提出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1]。这给学校留了不少退路,所以很多学校没有招聘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只是按照要求让教师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必须能够应对各种复杂问题,能够解决来访者的实际问题,同时必须具备心理辅导人员的职业道德。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人员要定期接受培训和技术督导,也需要通过督导来释放其内心埋藏的心理垃圾,保持其自身的健康。一些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根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培训,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专业性是很强的,可想而知这些兼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心理辅导效果难以保证。此外,有些学校虽然也聘任一些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但这些教师很多时候只是挂個名,没有真正开展实质工作。专业的事情必须要有专业的人来干,因此,学校必须要有专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

三、心理健康服务联动机制未形成

教育领域开始出现了心理健康服务,起初主要在高校,后来在中小学中得到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主要对象是在校学生,主要是帮助学生处理在校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发展问题等。还有一种心理健康服务形式,那就是各种社会力量开设的心理健康服务,这种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发展、起步都比较晚,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由于三者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致使医院、学校、社会各成体系,三者之间的交流沟通机制不畅通,造成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的浪费。因此,这需要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制定三个机构的协调沟通的联动机制,形成分工明确,针对心理问题的不同,让需要心理健康服务的人能够选择合适的机构接受辅导。

四、心理健康服务研究内容不平衡

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上,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调查研究较少。同时,现有的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不均衡,定量研究较少。从现有研究所使用的方法看,许多研究使用文献分析法的较多,这种方法研究的成果多是描述性的,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客观研究。当前,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还处于婴幼儿阶段,理论和实践上还都不是很成熟。例如,心理健康服务理念的理解不到位,理论基础薄弱,实践领域存在一些不足,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缺乏对国外先进理念的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国外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为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合理的建议。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形式要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服务形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的宣传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办板报、阅读橱窗、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这种形式易获得、接近学生生活,所以学生愿意读、愿意看,教育效果明显。

五、心理健康服务家庭监护缺位

有父母的陪伴,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关爱。学生长时间远离父母,缺少有效的亲子交流,是导致其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2]。家庭是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父母是学生的法定监护人,其在孩子的监护、教育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让学生体验家庭温暖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造成学生缺乏有效监护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或工作原因,其监护的重任就落在了其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身上。但是由于他们自身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造成对学生的监护难以发挥应有的监护职责。有部分父母监护意愿不强,对孩子的监护形同虚设。其主要原因有,有些家庭是离异重组的家庭,孩子难以接受继父或继母,家庭关系极其不融洽,造成对孩子的监管不力。也有些家庭监护人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对叛逆期的孩子教育不当,缺乏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进而影响了对孩子的有效监护。

六、理论与实践脱节影响服务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脱节,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得到广泛重视,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略显薄弱。一些高校的心理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出现了重理论课轻实践课的现象,心理咨询技能训练课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因素很多,首先,一些理论工作者缺乏对实践的了解,他们做研究的目的就是发表论文,而不是去服务实践、指导实践,这是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一些理论研究者不了解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有些理论研究者写东西头头是道,但与人沟通的能力欠佳,特别是在社会实践中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非常差。再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操作性有时是理论研究者想不到的。理论研究者如果不走进学校,在实践中体验,很难提出科学合理的理论,势必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由于我国的心理学研究起步较晚,在许多方面还处在探索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心理学的发展水平在许多方面比我们高,值得我们学习。这就要考虑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本土化问题,他们的理论并不一定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实事求是,符合国情的我们积极学习,不符合国情的坚决摒弃。西方心理学的本土化并非要与西方隔离,而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去探索出适合我国人民的心理学理论与知识,方法无国界,国外研究所使用的先进方法、先进技术可以借鉴过来为我们的研究服务。

七、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始[3]。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课程体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通过相关心理健康课和心理健康讲座来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理性看待各种心理问题,增强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现有的学校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课重视不够,原因很多。一方面,有些校领导对心理健康课的理解不到位,认为该课程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他们不知道心理健康课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意味着什么。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但这些文件并未对学校做出硬性规定,致使相关文件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再者,学校缺少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不少学校也开设有心理健康教育课,但该课程一般是由班主任或者德育教师来代。这些教师缺乏专业训练,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组织实施方法单一。从学校的教育实践来看,有不少学校即使开设了心理健康课,但授课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采用讲授的方法向学生传授一些心理健康知识。此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不够丰富。首先,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课程内容忽视了学生的年龄差异,过于强调课程的认知特点,使课程缺乏应有的实用性。最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滞后,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当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八、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少且服务内容简单

现有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太少,只有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可能设有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一些地区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只能从事简单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开展一些心理健康講座,服务内容相对单一。一旦涉及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心理治疗、需要对心理问题做出诊断和测评、需要进行危机干预和相应的康复指导时,就无能为力。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学历层次不高,且大部分属于兼职。他们有的接受过短期的心理培训,有的从未接受过相关培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J].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2(21).

[2]张耀庭.寄宿制对小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3(1):13.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张耀庭(1981— ),男,汉族,山东菏泽人,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马金焕(1979— ),女,汉族,河南南阳人,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张鑫鑫(1998— ),女,汉族,河南商丘人,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孝道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6BJY02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压力知觉、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2017BJY026)。

猜你喜欢

问题学校
避开“问题”银行股
学校推介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