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研究
2020-12-23陈聪
陈聪
摘 要:在实践育人的大学教育改革背景下,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自主意识的关键路径。因此,建立一个以公益为引领、以专业为导向和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三维”一体的高校志愿服务长效规范模式势在必行。建立完善的高校志愿服务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是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高校志愿服务规范化和长效化的重要保证,本文重点对此分析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评价体系;保障体系
一、建立规范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搭建广泛的志愿服务平台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不同于社会志愿服务工作,基于学生的特殊属性,在制定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的时候,要以校内志愿服务平台为主,辅之校外实践服务。且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立足于校党委和团委的统一领导,以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依托,打造全方位、具有学习特质的志愿服务新常态。
一方面,志愿服务活动要涉及广泛,建立在积极健康的大学生精神引导和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要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服务知识的培训、服务技巧的学习,还要以社会实践、义务服务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让志愿者服务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跳板。另一方面,建设完善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在校党委团委的指导和带动下统一活动,践行志愿服务理念、展现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精神。同时,基于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大学志愿活动以学生主导规划,由学生会和青年志愿者协会协同宣传组织,并带动全体大学生广泛参与。
二、构建优质的志愿者服务评价体系,积极推动服务机制有效运行
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价的全面合理,是及时发现志愿者服务工作不足、改进并提升工作水平、激发青年志愿者服务热情的关键,是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有效运行的动力。
第一,评价标准制定。合理的活动评价标准是基础,建立从志愿服务活动策划、志愿者服务活动执行到志愿者服务活动评价“三维一体”的评价标准。
第二,评价内容的优化。科学的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是提升活动效果、提升大学生德育效果的保障。(1)志愿服务策划的可行性和操作难易程度评价,突出对服务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需要、人员分配的合理性进行考察,并综合评定组织活动开展过程中是否存在人员组织困难、资金筹措困难、活动技术要求过高等问题;(2)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学生实际表现的考察。重点从行为和心理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志愿服务态度是否良好,能否对自身社会定位有效把握、志愿服务行为是否规范,我校大学生提供的志愿服务能否为受助人员带去帮助。(3)将志愿服务工作效果评价与“十九大”精神融合,贴近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发展观,实现与时俱进。首先,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提交总结报告,让学生“自评”;其次,对服务对象和单位进行满意度调查,客观审视本次活动是否有效;最后,重视志愿服务活动造成的影响力,将社会群众、媒体对本次志愿服务活动的关注度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评价标准。
第三,评价方法优化,以大学德育教育课程为依托,并以修学分的方式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切实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另外,还要建立奖惩机制,学校党委和团委应基于学生表现、服务单位评价、社会反响对志愿服务先进个人、集体进行表彰,真正让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获得满足感和荣誉感。
三、打造系统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统筹活动的资源配置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具有公益性质,非盈利性特点导致其必须靠学校、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支持,方可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针对中国大学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经费问题,可以借鉴国外和其他院校的工作创新举措,统筹志愿活动的社会资源配置,建立起资金保障、制度保障、人身保障体系。
第一,高校方应当积极保证大学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来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社会募资为中心、以慈善机构和个人资助为辅助,保障志愿服务活动有足够的资金保障。第二,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不断加强志愿服务活动顶层法律文件设计,积极统筹协调志愿服务立法保障工作,不断清晰界定志愿服务中的模糊问题,促进中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还要针对大学生群体制定专门的志愿服务专项法规,目前比较完备且成熟的是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未来需要有更多的法规制定,对志愿服务的选拔、奖惩、退出机制进行规范化指导。第三,加强安全教育,着力进行志愿者的安全风险规避和突发情况应急培训,还要积极建立志愿服务险种投保方案,切實免除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陆庆海.高校德育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创新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4):42-43.
[2]李凯芸,刘晓菁,郑亚晨.大学生参与社区助老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9(36):26-27.
[3]丁瑞萍,郭峥春.实践育人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规范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184-185.